• 首页>诗词 > 诗词
  • 苏轼诗歌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

    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高超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纵观苏轼诗词的特点可以用“从容、豪放、创新、丰富多彩”四个词概括。

    二、思想根源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世间人不是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沉江,贾谊泪逝,陈子昂之“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都是翰墨抒怀。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

    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甫关心国计民生,但抱负不能施展,多有失意的悲愁之吟。

    像《登高》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等。

    但苏轼则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了谅解,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

    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

    苏轼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放浪不羁的性格以及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成为其诗词特点的主要源头。

    苏轼少年读书时,就能把儒、释、道三家最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1]。

    一方面他从小就有坚定的儒家思想志向,即“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

    苏轼少年时,母亲程氏教其汉书《范谤传》[2]。

    范谤是东汉党争时受迫害的一个忠臣,任命为清诏使的时候,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后受迫害时,不苟且偷生,宁愿付出生命,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一样。

    临别辞母时说:“为儿不孝,没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范母说:“一个人既想成就名节,又想富贵寿考,岂能两全?母亲愿你去完成理想。

    ”读到这里时,小苏轼发誓自己长大了也要做范谤。

    苏母说:“你能做范谤,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苏轼曾用“坦荡之怀”来概括自己的性格特征。

    苏轼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回到朝廷上,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盲从哪一派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

    因此,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其志愿、理想、操行始终一致。

    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

    他的这种狂放性格,势必与“摇手举足,辄有法制”的专制社会发生尖锐矛盾。

    据说苏轼很喜欢《庄子》也深受其影响。

    《庄子·逍遥游》[3]有这样一个比喻:“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这个比喻是描述一种很高的修养。

    说是在藐姑射的山上,有一得道真人,肌肤像冰雪样洁白,姿态像处女样美丽,洪水滔天而不会被淹死,大旱使金石融化、土山枯焦而他不会被伤害。

    ——这实际上表达的是道家在精神上自我保全的一种操守。

    此外,《庄子·养生主》中还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今臣之刀近十九年矣,所解牛数千矣,而刀刃如新发于硎。

    ”这讲的是修养的问题。

    而在《庄子·逍遥游》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

    南冥东,天池也。

    ”这种高远的、不受拘束的、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想象的故事,《庄子》里还讲了很多。

    苏轼发现《庄子》正好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这是非常奇妙的。

    苏轼自幼就像佛家所讲的有慧根,像道学家所说的有感悟。

    苏轼在幼小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的最美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合到自己的修养之中,这是苏轼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处理,正如他自己所言:“进退得丧,齐齐久矣,皆不足道。

    ”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则是始终执著,没有改变的。

    所以只要回到朝廷去,他应该说什么正直的话,还照样说。

    经过多少危苦患难,仍然是那样忠直。

    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

    三、艺术成就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但在艺术的道路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十一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难,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历尽苦难,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元丰末年,苏轼时来运转,甚至有过“未周岁而阅三宦”的殊遇。

    “人在玉堂深处”时,却怀念黄州东坡雪堂“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他告诫自己说:“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他升为翰林学士时曾作《八声甘州·寄参廖子》词,表白自己:“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苏轼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格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着人生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

    这都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忧国忧民的精神,乐观开朗的胸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而这一切,都倾注在了他终身不懈的文学创作活动之中。

    (一) 逆境中见从容

    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4]便是一个显例。

    上片写途中遇雨时的情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实际上,他用象征手法写出自己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

    还有一首《念奴骄·中秋》,则有着更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心灵仿佛是在“万里云无留迹”的“长空”中自由飞翔,忽而天上,忽而人间,“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三句,可算是在想象中灵魂向着“自由王国”的飞升。

    所以相对来说,此词更能表现他精神的自由。

    毫无疑问,苏轼在逆境中的这些心态,都是经过自我调节的结果。

    他已从一次次政治斗争的噩梦中醒来,恐惧、惊惶、困惑、委屈等已消解殆尽,这种在逆境中随遇自适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是十分难得的。

    再如这首《临江仙》[5]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写于永丰五年。

    苏轼被贬黄州后,住在临皋亭,后来又在东坡建一小屋,取名雪堂。

    这首词是写他从东坡雪学堂夜饮后回归雪堂的情景。

    抒书写他内心的愤懑的情怀,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要求精神的解脱。

    在夜深人静的荒凉大江边,诗人“倚仗听江声”,从谛听大自然的声音中,悟到人生的真谛,希望摆脱人生的得失荣辱,寻找自由的生活。

    “江海寄余生”一语,读来似有消极情调,但实际上却是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对自由的追求。

    (二) 历经百折,铸就人生

    苏轼一生虽然道路崎岖,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他不畏艰难险阻,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有了一番大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人民办实事,处处留有佳话。

    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

    在文学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逆境中写成的;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

    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影响之大。

    四、历史地位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他的词在题材内容、风格意境和语言音律等方面都有创新。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推广到词的领域,开创了词的创作的新阶段,苏词的豪放,早有定论。

    陆游说:“世言东坡不能歌……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

    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这种挟“天风海雨”之势的风格,便是“豪放”的形象说明,是苏轼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如: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外?(《鹊桥仙》)[6]。

    (一)苏轼对词的贡献

    首先在于提高了对词的认识与评价,他打破诗词有别的人为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作。

    (二) 题材内容

    苏轼把词人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樽前”引向了人间社会,以至赢得了“无物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价。

    苏词众多的题材中,以抒情词、咏物词和田园词的成就最高。

    就抒情词而言,除了传统的风月柔情之外,苏轼大胆开拓,把词体逐渐转化为文人言志抒情的工具。

    他用词表现自己的胸怀和抱负,用词直接抒发自己的为政、爱国、怀古以至广泛的人伦之情。

    如《沁园春》(孤馆灯青)抒写“致君尧舜”“用舍由时”的为政抱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写密州出猎的盛况,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其中又有一首词人四奶奶爱妻王氏的悼亡作。

    即“十年里生死两茫茫……”,借用梦境抒胸臆诉悲苦,情真意挚,沉痛断肠。

    苏轼的咏物词多达30余首,每首都艺术精湛,不但重形似描写,而且重神似描写,既能写出物象,又能写出寄托。

    王国维认为[7]:咏物之词,自以东坡。

    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的田园词是对宋词题材的一个突破。

    他的组词《浣溪沙》五首,描写了农村风光、农民形象、劳动生活和乡风民俗,宛如一曲清新优美的田园牧歌。

    (三)开创豪放词风

    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

    旷达是苏轼为人的性格特征,旷达词在苏词中数量很多,所以旷达可以称为苏词的主要风格。

    最具代表的是《念奴娇》[8](大江东去,浪淘尽),词人挥洒如椽之笔,描画雄奇壮美的江山景色,又驱使无限时空,赞美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情豪迈而又沉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顾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身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这首歌词时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于黄州时写的。

    词中描绘祖国壮丽的江山,咏叹古 代英雄人物的业绩,抒发诗人怀古之情,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但也流露了自己功业未就的苦闷。

    词的开头,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豪情洋溢。

    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描绘,把赤壁景象写的雄奇险峻,有声有色。

    在“江山如画”的壮阔背景中,又突出了 “雄姿英发”的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

    “小乔初嫁了”两句车,写周瑜的风流英俊,“羽扇纶巾”两句, 写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在谈笑风生中取得赫赫战功。

    而“故国神游”之后,则抒发自己的感慨。

    全篇把写景、咏史、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气势豪迈,历来被认为是苏轼豪放词代表作。

    苏轼那种雄阔豪迈的抱负,那种感慨万千的思绪,全部艺术化地凝聚成了词中那汹涌澎湃的惊涛海浪,衍化成了那瑰奇壮丽的江山、人物。

    最后词人又推出一幅“独酌江月”的梦幻图画,写人生有限,但很快以旷达之笔驱走衰飒之情。

    词中借怀古之句,抒自己建功立业、千古留名的企渴,其责任感、事业感、自负感乃至沉重忧患的伤感,全部“开放”地敞露在读者眼底。

    此类词还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四)深化统婉约词作

    他的悼念亡妻之作《江城子》与《密州出猎》作同一时间,用同一词调,却一刚一柔地展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两个侧面。

    词人对亡妻的思念可谓刻骨铭心,感情真挚凝重,语调呜咽低沉,意境悲切,堪称悼亡词中的绝唱——苏轼是有情的,单并非柳永那种纤艳之情,而是一种健全的士大夫文人之情。

    苏轼的咏物词也备受人称道,如:“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教从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却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是雨过,遗迹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9]

    全词似咏杨花,又象在写“思妇”。

    温柔的心肠为离思所折磨,娇媚的双眼被春梦所缠绕,欲醒又睡,“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

    全词多处巧妙地化用了唐诗,更使它显得婉美雅致。

    由此我们看到,传统的婉约词风,在苏轼笔下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主体感情的注入,体现了词人鲜明的人格个性和艺术个性,是苏轼诗词创新精神的很好体现。

    (五)丰富多彩的诗文

    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数量最多,达两千七百多首,在现存的诗中,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是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

    苏轼描写自然景物的诗作,往往能把寻常景物写得精警动人,极富情趣或理趣。

    可谓无物不可入诗,如《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作,笔下描绘的湖光山色,风姿雨态及江南早春画面,无不曲尽其妙,具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题西林壁》[1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由看山引发一个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问题。

    它告诉人们:由于各自观点立场不同,困难问题的出发点不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对事物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超越自己的狭小范围,摆脱个人偏见。

    它也启迪人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对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大呢个关系的思辩,以及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苏轼诗中这种引人入胜的景色与耐人寻味的诗意以及发人深省的这里融为一体,就是所谓的宋诗“理趣”。

    苏轼的诗文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他关心民生疾苦,这方面的作品是苏轼诗歌的另一主要内容。

    苏轼是有志于经世济民的诗人。

    他出身寒素,入仕后累遭贬谪,接近下层民众,这为他写作此类诗提供了基础,像《吴中田妇叹》等诗篇都是此种精神的反映。

    苏轼还常常借用历史题材,揭露现实政治弊端。

    《荔枝叹》是这类诗的名作。

    表现了诗人敢于抗争的精神。

    苏轼无事不可入诗,无物不可入诗,以散文为诗、以议论为诗是苏诗的特点,严羽说过: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

    [11]各种题材,他都能恰当地点染,处处生春,无不如意。

    苏轼的论说文包括奏议、进策、经解、杂说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论和政论。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教战守策》是论述居安思危、教民武备战之文,作者针对北宋苟安的现状,提出战守策略,非常切中时弊。

    苏轼的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山水游记和亭台楼堂记等。

    数量虽不多,却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碑传文代表作有《方山子传》、《书刘庭式事》。

    山水游记《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科学考察性质的文章。

    它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组织成文,旨在说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12]

    苏轼散文中的杂文小品也占有重要地位。

    数量大,艺术成就也很高,它包括序跋、随笔、书信、杂著等,此类文章大都是随手拈来,信笔写成,展现作者的襟怀和个性,且极富神韵和情趣。

    如《日喻》等。

    苏轼的赋作,以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最为著名。

    《前赤壁赋》写名月秋夜,与友人泛舟赤壁,在水光月色之中,借景抒怀,探索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虽有一定的消极情绪,但主要表达了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

    《后赤壁赋》写作者在东夜月下,登高览物,表现出从清风明月和挟仙遨游中摆脱苦闷的潇洒和超脱。

    两赋语言骈散相间,声韵铿锵和谐,主宾问答自然,是宋代文赋的佳篇。

    苏轼的诗文作品丰富多彩,数量可观,内容广泛,深刻的体现了其性格所决定的文学特点。

    总之,苏轼以自己从容、豪放、创新、丰富多彩的风格和特点以及词学主张和成功实践,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开一代词风,革新诗作,在艺术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作为一代文豪,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巨大的文学财富,其思想性格也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作为我们民族土壤里长就的一棵参天大树,其文学遗产,不仅承续着历史,滋润着现代,也必将泽惠于未来。

    苏轼诗歌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