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作者是谁
概况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的源头叫歌谣。
《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1],因此又称“诗三百”。
[2]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正式使用《诗经》,应该起于南宋初年-屈万里)。
[3]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诗同乐不能分。
编辑本段成书过程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
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4][5]。
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600年。
关于《诗经》的收集和编选,共计有“王官采诗”和“孔子删诗”、“献诗说”三种说法: [1]王官采诗:《孔丛子·巡狩篇》载:“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6]。
刘歆《与扬雄书》亦称:“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
”孔子删诗:这种说法见于《史记》,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7]。
唐代孔颖达[8]、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
《左传》中记载孔子不到10岁时就有了定型的《诗经》,公元前544年鲁乐工为吴公子季札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9]。
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
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10]。
献诗说:当时天子为了“考其俗尚之美恶”,下令诸侯献诗。
《国语·周语》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曚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