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飞花令”是什么意思

    “飞花令”本是中国古代一种喝酒时用来罚酒助兴的酒令。

    不过,它比“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成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

    追根溯源,“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

    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现场吟作。

    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其喝酒。

    例如:花开堪折直须折,第一字是花;落花人独立,第二字是花;感时花溅泪,第三字是花……以此类推。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行令方法: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

    如巴金的《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

    扩展资料

    古代的飞花令要求,对令人所对出的诗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诗句格律一致,而且规定好的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临场现作。

    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

    比如说,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近高楼伤客心”。

    乙要接续第二字带“花”的诗句,如“落花时节又逢君”。

    丙可接“春江花朝秋月夜”,“花”在第三字位置上。

    丁接“人面桃花相映红”,“花”在第四字位置上。

    接着可以是“不知近水花先发”、“出门俱是看花人”、“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到花在第七个字位置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

    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

    在酒宴上,行令方式还可以有一些变化,如直接说一句带“花”字的诗,“花”字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对应到自身,则罚酒。

    如行令人说“牧童遥指杏花村”,“花”在第六字位置上,从行令人开始数到第六人接令,如果第六人刚好是行令人自己,则行令人喝酒。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行令方法: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

    如巴金的小说《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飞花令

    “飞花令”是什么意思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