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姹紫嫣红总是春是哪首诗的

    出自《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全诗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如下: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如下: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东风:春风。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扩展资料:

    这首诗从字面意思看来,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王相注《千家诗》,就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

    而根据作者生活年代可知这首诗所写的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一顶宋金领土以淮水为界。

    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又败于符离。

    从此,主和派得势,抗战派销声。

    宋孝宗以还,南宋朝廷稍稍安稳,偏安于东南,而金人亦得暂时息兵于淮北。

    终朱熹一生,南宋没有很大的边防军队,而朱熹本人更无从渡淮而至鲁境,不可能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作者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

    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日

    姹紫嫣红总是春是哪首诗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