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平江话怎么说
湖南岳阳平江话趣谈 陈砚发 平江人讲平江话 平江人的“讲”叫“哇”,平江人哇平江话,不是平江人是很难听懂的;是平江人不哇平江话,是被平江人瞧不起的;不是平江人学哇平江话,也是很难学像的。
只要你是从小在平江土生土长的,长大以后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学了多少种语言语音,但平江话是根深蒂固的,只要你一出声,就能听出你是平江人。
本土的平江人哇平江话,走出平江还哇平江话是本能的,与生俱来的。
平江话的语音就与平江人的性格一样,镶嵌在平江人的言语中、生活中。
七十年代初,第一次出差到杭州,逛商场发现货架上有军用品式的茶杯卖,深黄色的盖碗,还有一个红五星,当时军用品很时兴,我脱口而出问了一句,“那茶把碗是么哩价?”不料那售货员目瞪口呆半天没缓过神来,把眼睛瞪得圆圆地哇一句:“n(嗯)是平江人?”“是呀”,“n(嗯)也是平江人?”“啊嗬,我在这铺里工作了三十年,你还是头个平江人到我铺里买东西,听你哇句平江话,像见到了亲人样,我好想哇平江话,打平江讲,讲梦话都是平江话。
今天碰到你,真是缘分啊,快进来请坐,在咯里呷昼饭(中饭)。
”我说:“吃昼饭没有时间了,欢迎你有空回老家!。
”他哇离开平江四十多年了,全家都迁到杭州,和老家失去了联系,一直没有回去,见我执意不吃昼饭,就把那只瓷把碗送给了我,我硬要付钱,他坚决不收,说是作个纪念。
那碗可能要一块一毛钱一只,在当时是挺贵的。
瓷碗有价,但平江话平江情谊是无价的。
平江人以平江话为荣,平江人出门在外,不管你是当官也好,发财赚钱也好,讨米要饭也好,少小离家老大回,只要乡音未改,家乡人都会欢迎他。
因为你乡音未改,没有忘根忘本。
而有的人离家没有几年,回来后就“打声罄”(不讲本地话),就没有人理睬你。
你官当得再大,钱赚得再多,把平江话丢了,在平江人心目中你就失去了根本,是最被人瞧不起的。
平江人最不喜欢那些会哇平江话,而在老乡面前不哇平江话而“打声”的人。
这类人平江人都喊他“洋伴”、“抛皮”。
前些年,平江县杜甫墓纪念馆开馆,邀请了原中组部副部长李锐参加典礼。
李锐老前辈少小离家老大还,离开平江八十年了,他在典礼上只讲了两句平江话,“我是平江长寿街您(人),我也会哇平江话啊!”就这两句话,现场近万名平江乡亲欢呼声一片,掌声不断,这是乡亲们对李锐部长最好的认可了。
好多年前,央视播放了外国记者采访前军委副主席张震的讲话。
张主席一口纯正的平江话,故乡人都感到很亲切、很激动,你看,党和国家领导人中也有人哇平江话。
平江话,读出来是文字。
平江话最大的特点是文白异读。
同一个字有两个音,既有读书的文字音,又有说话的地方音白读,而且这两种音不能互换也不能混读。
平江人对外交往的语言讲的是文字音,本地人讲话哇地方音。
所以平江话封闭式的语言对外是开放的。
比如说:学生,文读“学”为xue,白读为ko,生文为Sen,白读为Saη。
平江话,哇出来是文化。
平江话源远流长,保留了许多原始社会所形成的语言、语词,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土语,若按文朗读,多含唐音宋韵,而口语俗谈,唐宋那时的音律音韵朗朗上口,用当今的普通话读就找不到诗词的音韵了。
平江话,讲出来就是历史。
平江地处湘鄂赣三省边界,从汉代开始,先后有七八次人口大迁徙。
特别是元末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在平江决战,陈败,朱伤亡惨重乃血洗平江。
后来,从江西、福建、广东、河南等地迁入平江县境的有100多个氏族,构成了平江语言的复杂性和包容性。
外地的方言结合本地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方言。
尽管与湘鄂赣三省毗邻,但与周围语言差异很大。
本土语言加上外地氏族的语言形成了平江语言十里有三音。
但基本上还是城关、三阳、安定、梅仙、钟洞等地区作为平江话的基本音。
东南西北四方略有不同。
平江地处山区,旧时交通不便,且又宜人群居,物产丰富,土地肥沃,自然经济,庄园经济还算发达,地形又较封闭,东南西北四路进平江都有一座山作屏障,封闭式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封闭式的语言。
其语言、词汇、语法既与闽南话相近,又与客家话相音,还和赣方言相似。
闽南的歌“爱拼才会赢”用平江话唱,捏像的。
平江黄金洞和嘉义的辜家洞至今还保留着有讲客家话的村庄和人群。
据史书记载,平江话音系有声母22个,韵母有62个,都比现代汉语多,另外还有三个特殊的自成音节的辅音韵母:m姆(~妈),η鱼五吴翁,n你。
正因为平江话沉淀了历史,沉淀了文化,体现了地域特点,更显珍贵而重要。
一个地方仅仅是物产丰富是不够的,而必须要有文化内涵,而语言有取之不尽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