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起源及发展
1、商人的出现和商业的兴起:这一目讲述了我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和在先秦、秦汉、隋唐三个时期的基本情况。
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到了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有: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
西汉“开关梁”,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
西汉商业发展表现在: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一些大城市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政府设专职官员管理市场。
(3)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2、宋元商业的繁荣:这一目分两宋和元代两个阶段讲述了宋元时期商业繁荣的情况。
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是建立在市坊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时间基础上的。
两宋不仅商品的种类多,而且国内贸易、民族之间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荣。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促进了商业的继续繁荣。
(1)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
第一,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
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不再有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
第三,北宋时益州富商开始发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后来,官府在益州设立交子务,印制和发行交子。
南宋时,纸币使用的地区广、发行量也大大增加。
纸币的发行和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第四,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2)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首先表现为城市商业的繁荣。
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成为繁华的商业大都会。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反映了开封城内商业的繁华景象。
可展示课件中《清明上河图》(局部),加深学生对开封商业繁荣的印象。
南宋都城临安,城内店铺林立,贸易兴隆,早市、夜市昼夜相连,酒楼、茶馆、瓦子错落有致。
商品种类增多,各种类型的集市出现。
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走向市场,成为重要的商品。
如苏湖地区农民剩余的粮食,南方篾匠所做的竹木器都变成了商品。
可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北宋时期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的商标”,并向学生提问:从这个商标中能够得到什么有效信息?然后共同归纳:北宋时商品种类增多,商家注重商品的包装,还注意为自己的商品作广告。
说明北宋时商人经商的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南宋时流行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则说明苏湖地区农民的剩余粮食成为了重要的商品。
城市中还出现了定期和不定期、专业性和节令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集市。
商税收入,越来越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两宋时期,民族边境贸易繁荣。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对峙。
两宋在与辽、西夏、金相邻的边境地区设榷场,进行双边贸易,互通有无。
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政府特别重视海外贸易。
北宋时,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有几十个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
南宋时,海外贸易更加发展,外贸税收成为国库财富重要来源之一。
(3)元代商业的继续繁荣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从东欧、中亚,从非洲海岸,从日本、朝鲜,从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到大都。
城内各种集市三十多处,居民不下十万户。
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百物输入之众,有如百川之不息。”据说每天仅运入城中的丝即达到千车。
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
元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3、明清的徽商与晋商:这一目着重介绍了明清时期商帮的出现,以及徽商与晋商在当时商业活动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影响。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
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可利用课本插图“明代《皇都积胜图》(局部)”,向学生介绍明代北京城的商业繁荣情况。
在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1)徽商
徽商即徽州的商人。
徽州有经商的传统,徽州人很团结,注重互相帮助,并且还崇尚节俭。
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徽商积累起惊人的财富。
利用课后阅读与思考中引用的顾炎武的一段话归纳徽商致富的原因。
徽商几乎“无货不居”,经营范围很广,但“首鱼盐”,对食盐的经营尤为重视。
徽商的兴起就是从经营食盐开始的。
明代食盐的生产由官府垄断。
为了解决边疆守军粮饷不足的问题,明政府允许商人将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点交纳,然后给予他们贩卖食盐的权利。
徽州距边防地点遥远,徽商起初在盐业的经营中不占优势。
但到明中期以后,明政府将纳粮改为纳银,徽商纷纷投资盐业而暴富。
徽商经营盐业积累起商业资本之后,又扩大经营范围,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行业,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民间俗谚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
在海外诸国也留下他们的足迹,有“遍地徽商”之说。
徽商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经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并且插手生产领域,支配某些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还经营典当等金融行业,获取高额利润。
徽商从明初至清末兴盛了数百年,出现了拥有资产百万乃至千万以上的大富商。
建议教师请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徽商的房舍”,然后向学生指出:这是几百年前徽商建造的房舍,到今天还完好无损。
(2)晋商
晋商即山西商人。
他们是和徽商齐名的另一商帮。
晋商起初也是经营盐业,晋商在明初利用地接北部边防之便,为官府运送军粮,获取贩盐的权利,经营盐业致富,成为富有的大盐商。
他们积累起巨额商业资本之后,逐渐扩大经营范围,贩卖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
到清代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金融机构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也可以为官府代理钱粮。
可联系课本引言部分关于日升昌创办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本目内容。
经过长期的经营和积累,晋商的财力不断壮大,到清代时,资产达百十万者不可胜数,晋商首富亢氏的资产多达数千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