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简述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商业发展的原因

    中国古代商业产生于先商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到了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夏代的商国人就开始了经商行为,商国第七任君主王亥为中国商业始祖。

    商朝人使用的货币是贝类,有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

    铜贝的出现,说明商代已经有了金属铸造的货币。

    到了西周,商业成了不可缺少的社会经济部门。

    当时在“工商食官”的制度下,商业由国家垄断。

    在商业交换中,主要的货币仍然是贝,但铜也被用作交换手段。

    铜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商品,同时也担负着货币的职能,后来就发展为铸造铜币。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有的模仿各种工具,也有的模仿贝的形状。

    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

    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改变战国时期货币种类繁多,度(长短)量(容积)衡(轻重)不一的现状,决定统一货币,把原来秦国流通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这就是通称的“秦半两”。

    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两汉时期,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两汉政府实行“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政策,商业出现了初步的发展。

    当时的都城长安和洛阳,以及睢阳、宛(南阳)、成都等大城市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长安城东、西有市,后来发展为九个市,当时官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

    市区与住宅区严格分开,周边有围墙。

    市内设有出售商品的店铺、官府设有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再有经营活动。

    市内的物价也由官员统一管理。

    与以往不同的是,两汉又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

    3、隋唐时期商业

    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除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外,隋唐大运河沿岸的宋州、扬州都是当时的商业大都市;东南沿海的越州、洪州也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唐代长安城有坊、市;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

    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各有220行。

    东市肆邸千余,货物山积,商贾云集。

    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

    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繁荣。

    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

    安史之乱后,对外商业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

    越州是东南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的聚集之地。

    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4、两宋时期商业繁荣

    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

    两宋时期的商业繁荣是全方位的,不仅商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华。

    商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促进了商业的继续繁荣。

    两宋时期商业繁荣原因

    两宋商业空前繁荣。

    首先,北宋建立以后,消除了晚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

    第三,宋代市场上虽然仍然使用金属货币,但在北宋时,四川益州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后来,官府在益州设立交子务,印制和发行交子。

    南宋时,纸币使用的地区广、发行量也大大增加。

    纸币的发行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第四,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两宋商业繁荣表现

    两宋时期商业繁荣首先表现为城市商业的繁荣。

    繁荣的大都会首推宋朝的首都开封和南宋的行在临安。

    开封自五代开始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商业也空前繁荣。

    城内既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又有专业交易场所。

    城内店铺林立,贸易兴隆,早市、夜市昼夜相连,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

    商品种类增多,各种类型的集市出现。

    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成为重要的商品。

    如苏湖地区农民剩余的粮食,南方篾匠所做的竹木器都变成了商品。

    北宋时商品种类增多,商家注重商品的包装,还注意为自己的商品作广告。

    南宋时流行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苏湖地区农民剩余粮食成为重要的商品。

    城市中还出现了定期和不定期、专业性和节令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集市。

    商税收入,越来越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两宋时期,边境贸易繁荣。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对峙。

    两宋在与辽、西夏、金相邻的边境地区设榷场,进行双边贸易,互通有无,获利甚丰。

    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政府还特别重视海外贸易。

    这样,海外贸易发达起来。

    北宋时,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有几十个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

    南宋时,海外贸易更加发展,外贸税收成为国库财富重要来源之一。

    5、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从东欧、中亚,从非洲海岸,从日本、朝鲜,从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到大都。

    城内各种集市三十多处,居民不下十万户。

    绍兴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

    元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司,严密控制对外贸易。

    6、明清徽商与晋商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

    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

    在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扩展资料

    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经济,其经济规模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领先于世界。

    在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具有相同的周期。

    明(明朝前期实施海禁,后来隆庆开关,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清以来,中国固守农业经济,而西方世界在同一时期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中国经济遂落后于西方。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原来保守的农业经济体系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极大挑战。

    中国效仿西方发展工业的过程,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后至中日战争开战前夕已顺畅发展,尽管其间受到内外因素的多重干扰。

    尔后直至中日战争和国共战争的结束,中国始有较为长期的和平发展时期。

    1980年代以来,邓小平政府宣布改革开放,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大陆近年至2010年,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普遍认为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位于世界中等水平(第89位),

    并逐渐受到资源限制和贫富差距加大的制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中,广东为GDP最高的第一强省,浙江为人均收入最高的第一富省。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日益紧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业

    简述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商业发展的原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