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关于杜甫的故事

    1.年少轻狂差点被杀,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相遇于洛阳,被称为文学史上的大事。

    他们一起在山东一带漫游,一起拜访当时著名的道士。

    杜甫这样形容他们的日子:痛饮狂歌,飞扬跋扈。

    即便多少有点夸张,那也是狂放不羁了——这就是青年时期的杜甫。

    在盛唐这样一个时代,人们胸襟开阔宏大,思想生气勃勃,狂放被认为是自信健康的一种美,所以李白的洒脱那样受人景仰,杜甫也自然流露着时代的骄傲。

    他们一起登临高台,慷慨怀古、纵论天下,令周围的人艳羡,又令人们觉得高深莫测。

    这是一个踌躇满志的杜甫。

    和李白一样,他也是满腔治国平天下的狂想。

    不同的是,当时的李白已经从长安铩羽而归,而杜甫却正怀着一肚子好梦准备去碰碰运气。

    等待杜甫的仍旧是失败。

    即使这样,他依旧带着几分年轻的狂傲。

    在给唐明皇的上书中,毫不含糊地自称才华绝不在汉代的文学大家杨雄、枚皋之下。

    在今天看来,杨雄、枚皋的成就声名远不及杜甫,但在当时,杜甫的这种说法,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年少轻狂”。

    中年之后,杜甫仍然不时露出狂态。

    他在四川的生活是后半生为数不多的安定日子,这全靠他的故交、剑南节度使严武的照应。

    但是,杜甫对严武也经常漫不经心。

    和严武见面的时候,杜甫经常连帽子都不戴,这在当时是极其失礼的举动。

    传说中最严重的一次,喝醉的杜甫坐上严武的座位。

    瞪着严武说:“严挺之还有这样的儿子!”直呼别人父亲的名讳,同样也是当时的大忌。

    杜甫这完全是借酒撒疯了。

    严武对杜甫虽然一贯友善,但身为一方军阀,他的脾气暴躁是出了名的,为小事杀人那是常事。

    严武尽管没有马上发作,心里却动了杀机。

    一天,严武召集部下准备去杀了杜甫,要不是严武的母亲及时救杜甫,我们今天就看不到“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样的诗句了。

    在杜甫的吟诵中,人们总是看到一个关心民间疾苦、善良又热心肠的老人,很难把他和那种轻狂对照起来。

    或许,人性的复杂多样正是这样吧。

    2.杜甫小时候很贪玩,连板凳都坐不住,长到五六岁连一首诗都记不住。

    让爷爷很生气。

    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杜甫改掉了贪玩的习惯。

    发奋苦读,为了练好诗,他练习的习作装了整整一麻袋。

    杜甫成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

    那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晚年的杜甫开了一家药铺子,因为杜甫他做人很正直,做生意当然也是一样,他卖得药材都不贵,老百姓也都负担的起。

    所以药铺开了没多久镇上的人都知道了杜甫开的药铺,就都去他那里拿药材。

    所以镇上其他的药材老板就很眼红,打算联合起来欺负杜甫。

    就在当地的衙门书吏那里去撒谎说杜甫看不起那个书吏。

    书吏就带着人去杜甫的店里找麻烦。

    那个书吏拿了一个让人看不懂的药方去故意为难杜甫,说如果杜甫抓不出这几种药就把杜甫一家人赶出这个镇子。

    可是杜甫的才学一看就知道药方上写的是什么,很快把药给了衙门书吏。

    书吏顿时对杜甫服气了。

    并警告镇上的人以后不能再找杜甫的麻烦。

    4.相传杜甫小时候,因父母早逝和姑姑一同居住,后来一种传染病盛行,他和姑姑家的孩子得了一样的病,因为大夫说要躺在东边的床上才能好,可是在东边只有一张床。

    所以他姑姑就让杜甫躺在那里,之后自己的儿子死了。

    这让杜甫深深感到自责,也是为他日后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5.一半撑死一半饿死

    政治上不得志是一种不幸,但杜甫悲惨境遇的根源是他生活的潦倒,他后半生最大的敌人竟然是饥饿。

    天宝五年(746年),杜甫35岁,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漫游,来长安求仕,以实现扶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已然不是开明天子,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信用奸臣,堵塞言路,昏庸迷信,生活极端腐化。

    不过,他对玄宗仍然抱有幻想,以为通过忠臣的努力辅佐,迷途天子还是可以返回正路的,国家仍可回到开元盛世的局面。

    于是,他积极寻求从政的道路,在艰难困苦中咬紧牙关,坚持既定观念,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

    他来长安不久,父亲便去世了,这使他的生活失去了经济来源。

    渐渐地,他需要依赖亲友的周济了。

    有时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采些草药,拿到市场出售以糊口。

    有时去买政府救济灾民而低价出售的粮食,甚至有时竟过上乞讨的生活。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都是他卑屈生活的真实写照。

    衣衫褴褛,经常挨饿,动不动就是十来天没米下锅。

    他的族孙杜济住在长安城南郊,为了叨扰一顿饭吃,杜甫每每前去走动。

    这位族孙生活也不宽绰,见长辈来了,心里老大的不乐,嘴上不好说什么,却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打井水淘米,使劲摆动水桶,把水搅得挺浑;到园中砍菜,放手乱砍一气。

    杜甫对此感慨万分,使他深受感激的是有一位叫王倚的青年朋友对他的款待。

    有一次杜甫闹疟疾,折腾得面黄肌瘦,头白眼花,大病初愈,他拄着拐杖出门散步,来到王倚家门。

    王倚见杜甫这般模样,问清原委之后,十分同情,虽说家境也不富裕,还是买肉买酒,热情地招待了他。

    杜甫于艰难困苦中受此厚遇,激动得手脚轻旋,病体顿时松快了许多,写诗对王倚说:“但使残年饱饭,只愿无事长相见。” (《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 》)饥饿之苦,可以预见。

    杜甫曾一度把家属接到长安城南的下杜城。

    不久便因生计问题而被迫迁移到长安东北240里的奉先(今陕西蒲城县),寄居在县署公舍里。

    这种生活状态,杜甫在长安持续了10年。

    等杜甫混到一个小官的职位时,已经有点太晚了。

    他上任不久回家探亲,进门听到的是小儿子活活饿死的噩耗。

    一代“诗圣”沦落到这步惨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原来不只是眼见,还是切身之痛。

    生活的艰难并未使杜甫后退归隐(当然,他也时时在诗中表露隐逸的念头,但终未实践),客观上,它使杜甫始终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从而有可能对社会和人生加深认识。

    安史之乱时,“饿”依然是杜甫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流离失所的岁月里,他拾过橡栗、挖过野芋,辗转挣扎到四川时,已经一身是病。

    在杜甫的诗中,流露出对贫苦民众那么真切的同情哀怜,又何尝不是他本人的付出太过沉重了。

    杜甫的死也与饥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

    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当晚就因为醉饱过度而辞世了。

    关于杜甫的故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