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关于格律诗及词的写作问题

    关于如何写格律诗词之我见 (一)

    最近好多朋友让我谈淡关于写格律诗及词的一些看法,现初浅述之如下,与朋友们共同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方家及各位诗友斧正。

    写诗词无外乎四点,一是炼字,二是修辞,三为谐律。

    四为造境。

    谐律其实很容易,只要弄懂规则就可以了。

    比如格律诗,只要把握住“韵,声,粘,对,拗救…。”等一些基本规则既可。

    如果你一旦注明自己写的是格律诗“七绝,七律,五绝,五律”那么就必须遵其格律,不可以服从意境为由而借口任意出律。

    其实大到人生,小到游戏,都有规则,都有约束,但是在约束下不违反规则,照样能随心所欲,玩的快乐。

    有人说中国传统的格律诗即是“带着镣铐跳舞”的文字游戏,所以真的玩好既不易但也有趣、耐看。

    格律诗词有自己的标准格式与变化规律。

    汉字是一字一形,一字一音,只有中国文字分四声,读来抑扬顿挫。

    四声分两大类即平和仄。

    诗中只有平仄交替才会产生音韵美,而这种音韵美,恰恰是产生与平仄的变化之中。

    大家知道中国的《易经》中分阴、阳两大类的爻,它们分别组合后即变化无穷,代表了天地间的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正是用阴爻与阳爻才变化出丰富多彩的卦象,而交际舞却是用左右脚的变化才展现给人们蓬嚓嚓的优美舞步的。

    那么格律诗不也正是由平仄的变化才使其千百年来在文坛上久盛不衰吗!

    中国的近义,同义词很丰富,不是找不到相近词汇的。

    假如自己写的诗失粘,其它平仄又合律,难以改动,那么你就声明是“阳关体”好了。

    如:王维的代表作 《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中唐以前人们最重视的是犯“孤平”对失粘失对并不看的很重要,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首很著名的诗,其中第一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就失对。

    象这种失粘,失对的例子很多,如:柳宗元的《江雪》,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等,但不能称之为格律诗,只能称“乐府诗”“古绝”“古风”。

    当然不是格律诗不等于不是好诗,但挂羊头卖狗肉是要不得的。

    添词要照谱添,一个是平韵,一个是仄韵(包括入声韵),另一个就是换韵,换韵有三种, 1;“平仄通叶格”既换韵不换部,如,《西江月》、《蝶恋花》、……等。

    2;“平仄转换格”既换韵又换部。

    如,《清平乐》、《调笑令》、……等。

    3;“平仄错叶格”既换韵后又回到原部。

    如《相见欢》、《诉衷情》……等。

    最近我有个朋友也乘兴照词谱添了些词,但却不守律。

    还自称:不在乎格律,有好的意境可以放弃格律…云云。

    我说;你既然选中了这个词牌,就必须遵守规矩,否则你去写自度曲,自由诗好了,为什么还冠以词牌名呢?比如《满江红》这首词本应是以“入声”为韵的,如岳飞的《满江红》其韵脚为“歇,烈,月,切,雪,缺”等都是入声。

    我这朋友坚持偏要用仄声。

    《清平乐》,本来是换韵又换部的,他却用平仄同部。

    我逗他说:那你只能是孤芳自赏了。

    其实这些规则一旦弄懂,写诗添词会很容易的。

    但真正一首好诗词,并非遵律就为佳,“律诗只论平仄,终生不得入门”。

    重要的是能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意境与令人回味无穷的佳句来。

    有的人一生写诗词上千首,如果有几首那怕是一首传世,那也足矣。

    如宋时的苏麟当时是浙江杭州巡检,他看到当时范仲淹周围人都巴结范而写首著名句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而流传千古。

    他一生也仅写这首。

    与贺知章齐名号称“吴中四士”的张若虚在《全唐诗》中也仅存两首,但一首“春江花月夜”却让世人皆知。

    所以,对初入诗词门的朋友,当然不要为什么清规戒律所难住,就象喜欢踢足球的人,首先弄懂什么叫“越位”(如诗词中的出律)什么叫合理冲撞(如诗词中的拗救)等…。

    一旦这些规章懂了,最后的目的是进球(如诗词中的佳作)。

    写诗前首先要谋篇布局,律绝也讲究“起,承,转,合”,也就是要“平起,顺承,跳转,妙合。”这样一首诗出来才会有味。

    有好多朋友喜欢写景,写景要言情,铭志。

    而不单单是为写景而写景,当然也有纯写景物的,也有不讲起承转合而成千古名诗的,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枊,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虽说是全都写景,也没什么转合,但也不失为一首好诗,就象四幅画一样,承现在读者眼前。

    可是,它照比杜牧的《赤壁》折戟尘沙铁木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比起来就逊色多了。

    杜牧在此诗中前两句,通过一件旧兵器的发现,一件小事的描述,让人没感觉到与赤壁有什么关系,而在第三句中突然一转,假如东风不给与周瑜取胜的天机,恐怕他的爱妻小乔,早己为曹操所获了。

    作者就发现一件前朝旧兵器,而联想到赤壁大战一件大事。

    读起来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假如我们要写《赤壁》的话,肯定会把赤壁大战写得如何壮观,场景何等宏大…但效果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等也写不出这样留传千古的杰作的。

    在诗词创作中,意象塑造是最为重要的。

    意为立意,象为结象。

    意为作者的主观思想,如观念、意识、情感、志趣…等。

    象指客观物象,包括景象、事象、物象、现象、幻象…等。

    立意后,要求作者找个“形象大使”以代替自己发言,而不是直接说出来。

    如大家知道的《离骚》中即以美人,芳草作为“象”来抒发作者热爱国家的“意”。

    通过以上简述,我的观点是,要写好格律诗词,首先要有“技术层面”的功夫,即是懂得,熟悉“四声、平仄、押韵、对仗、拗救…”等。

    其次是“艺术层面”,要在“意象、意境、语言、章法、布局…”上下些功夫。

    对古典格律诗词要;继承传统,去粗取精,发扬光大,走出新路。

    如上所言仅对学习,鉴赏,写作格律诗的一点粗浅体会,肯定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方家、诗友斧正为盼!

    关于格律诗及词的写作问题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