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我认为: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应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语言的重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
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
如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文中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景,写出了春草的柔嫩、春花的烂漫、春风的温暖柔和、春雨的细密、人们的喜悦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味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
朗读时,对学生在停顿、重音、节奏、语速、语调上加以指导,就会让学生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眼前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指导学生朗读,更能使学生体会到作品的美感。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中描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色,“扑入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麦浪”,“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它的色彩美,更会体会到它的“壮美”。
古诗词是讲究韵律的,有平仄、对偶、押韵等,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感受这种语言美的方法之一就是朗读。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文,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朗读,方能使他们体味其语言的优美。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该注重朗读的作用。
二、在分析中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
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
在分析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对事物形象进行分析,在审美教育中尤其重要。
如《白杨礼赞》,仅是读,学生只形成感性的认识,教师应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从色彩、感情上去感知形象。
文中对白杨树的外形进行了描绘。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一丈以内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参天耸立,不折不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才会使学生意识到“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由此产生对白杨树所象征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崇高精神的敬仰。
在分析《春》一文中对“春花图”的描写时,教师可以抓住“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等语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那春花争芳斗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是”等词语展开想象,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的累累硕果,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出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
作为一名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的意蕴美,达到意美以动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悦目,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也就逐渐地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在整体感悟中体味作品的思想美。
写文章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我们阅读文章就应该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对作品产生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者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产生审美效应,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作者写了三件事:1、通过写松骨峰战斗,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通过写志愿军战士马玉祥救朝鲜小孩的事迹,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3、通过写志愿军战士蹲防空洞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的感人事迹,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三件事,从三个方面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和心灵的美,热情地赞美了我们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
主题是何等的鲜明和深刻。
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其思想美,就会使学生受到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又如:《七根火柴》一文,通过景物描写,写出了草地环境的恶劣,衬托出了无名战士的革命精神;通过对无名战士的外貌描写,表现出他跟痛苦和死亡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
接着通过卢进勇送他吃青稞面时的“呆滞”的神情和断断续续的语言描写,通过无名战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时的“抖抖索索地打开”、“小心翼翼地数着”等动作描写和数完火柴后“脸色舒展开”、“发出一种喜悦的光”的神情描写,既进一步写出了无名战士的伤势过重和生命垂危,又体现了他对火柴的珍惜,从而刻画出一个对党无限忠诚的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红军战士的赞美之情。
草地上升起一堆堆的火焰,正说明了这七根火柴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这样,教师指导学生整体感悟课文,不仅使学生感到红军战士的高大形象,理解红军战士的精神美,受到红军战士长征精神的感染,而且也会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枣核》中美籍华人朋友的乡国之思;《这不是一颗流星》中小浩波和阿婆之间真挚的爱;《背影》中真挚深厚的父子亲情;《小桔灯》中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中对生命的珍惜和执著追求;《安塞腰鼓》中年轻后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的激荡的生命、磅礴的力量,无不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熏陶。
通过对作品思想美的体味,获得人生的启迪和顿悟,学生会自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在鉴赏中领略作品的艺术美
文学作品的审美范畴包括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
美感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欣赏活动有表层的心理特征和深层的心理特征,而艺术本身也有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向世界层和意境超验层等不同的层次。
审美是艺术的核心功能,艺术的鉴赏过程是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观、品、悟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对作品的把握。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不是显现在表层的,这就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它的实质。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心上一直压着“焦虑和悲痛”,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焦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那“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的“淡紫色”的“瀑布”;那“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每一朵盛开的花,“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毫不活泼热闹”的比喻,写出了花的繁稠;那笑着嚷着的“我要开花,我要开花”的拟人写出了花的活泼和繁盛;那“浅紫色的”“香气”等通感的运用,使花的色与花的味联系了起来。
但是,这仅仅是表层的美,通过与“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的”“一大株紫藤萝”却“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的“从来都稀落”的紫藤萝花的对比,却使作者明白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才能领略到艺术的美。
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如果不用一番鉴赏的功夫,又怎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又怎能体会到诗人指点山河的气概,又怎能明白诗人肩负的历史责任感呢?其艺术的美,只有在鉴赏中才能领略到。
当然,不同的作品,其艺术的美是不同的,就一篇作品而言,其艺术的美还包括艺术手段的运用和意境美地创设等等。
教师只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的鉴赏,学生自会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