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小学一~五年级学过的描写景的古诗

    词语解释

    读音:suǒ jiàn

    释义及示例:

    1.(所)看到的。

    示例:

    《晋书·嵇康传》:“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屦同蜕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

    2.犹见解;意见。

    示例:

    《汉书·儒林传·严彭祖》:“孟弟子百余人,唯彭祖、安乐为明,质问疑谊,各持所见。”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蒙陛下厚恩,苟有所见,不敢不言。”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请午朝》:“惜乎当时外间诸公所见不同,反不足以副其意耳。”

    古诗

    [编辑本段]

    清袁枚作品。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原文】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参考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作者简介】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

    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

    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都被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

    “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到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吧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未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解】: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评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

    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

    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

    “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

    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

    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

    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

    诗贵善于抒情。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

    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

    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

    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

    “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

    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

    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

    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

    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

    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

    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

    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

    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小学一~五年级学过的描写景的古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