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雨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从诗句中哪些词语能够看得出来

    感情基调:凄清、哀怨和惆怅。

    词语赏析

    1、彷徨

    彷徨不定的步态则分明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

    2、丁香

    《雨巷》中出现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国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上述性质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丽姿态和颜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洁和芬芳,还具有(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忧愁与哀怨的特点。

    3、飘过

    理想破灭而又无法挽回的苦闷、哀怨而又无奈、惆怅的情感。

    4、凄婉迷茫

    诗人看到她的表情是一脸的凄婉迷茫。

    这表情分明透露着:她心里实际上是不愿意与诗人分离的。

    扩展资料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赏析三层面

    1、从诗歌与作者的人生际遇关系角度来解读,则诗歌带有诗人的爱情印记。

    诗中所描绘的似真似幻的美丽“邂逅”,实乃“我”的一段爱情“白日梦”,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我”对爱的追索与向往、憧憬与期待,以及因爱而生的痛苦莫名的希望、无奈和甜蜜的忧伤。

    因此,从爱情层面来解读,诗中的“我”可理解为一个爱情的感伤者;

    2、从诗歌与其被写作的时代背景关系来分析,则诗歌所表现的恰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之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一时看不清前途,找不到出路而陷入了迷惘、彷徨之中的心境。

    他们寂寞、哀怨,但又充满朦胧的希望。

    因此,从时代社会层面来解读,诗中的“我”则可以被理解成一个时代的迷惘者;

    3、从诗歌与读者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则本诗充满了浓烈的人生象征意味,“雨巷”象征着漫漫人生路,“我”则是人生的赶路人,那“丁香一样的姑娘”则是飘渺的希望或理想。

    诗中“我”寻觅求索(希望逢着姑娘)——与“姑娘”相逢(惊喜)——“姑娘”消失(失望、忧伤)——再度寻觅(希望姑娘飘过)过程正是人生寻寻觅觅,不断希望、失望复希望的隐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雨巷

    雨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从诗句中哪些词语能够看得出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