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涕和泣在古文中区别

    涕和泣在古文中的区别:

    一、涕和泣的释义不同:

    1、泣:是形声字,“眼泪”的意思。

    2、涕 : tì 名,是形声。

    从水,弟声。

    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

    二、两个词的用法不同:

    泣更倾向于哭(动)。

    涕更倾向于眼泪(名)。

    三、它们强调的重点不一样:

    1、涕表示的意思,重点更多在于眼泪。

    2、泣表示的意思,重点在声音上,形容低声地哭的一种状态发出的声音。

    扩展资料

    涕泗 

    【读音】tì sì

    【解释】

    1、眼泪和鼻涕。

    2、涕泪俱下,哭泣。

    【引证】

    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六二:“齐景 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南史·萧钧传》:“﹝ 萧钧 ﹞年七岁,出继 衡阳元王,见 高帝,未拜,便涕泗横流。”明 孙梅锡《琴心记·赍金买赋》:“徘徊椅袖,涕泗沾衣,梦到君傍,可怪鸡鸣惊唤予。”

    清 罗有高《邓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 宋 五子书读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

    ’”参见“涕泗滂沱”。

    汉 扬雄《元后诔》:“新室文母太后 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宋

    苏轼《白帝庙》诗:“迟回问风俗,涕泗闵兴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向士肃 出外拜客……遇箇妇人,鬓发蓬松,涕泗而来。”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事叔至孝》:“﹝ 施愚山 ﹞辛亥客都门,每忆叔,辄涕泗。” 

    垂泣 

    【读音】chuí qì 

    【解释】

    1、无声而流泪。

    2、指低声哭。

    【引证】

    《韩非子·五蠹》:“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九年》:“他日,﹝ 李胜 ﹞又向 爽

    等垂泣曰:‘太傅病不可复济,令人怆然!’”

    胡三省 注:“无声而出涕,曰垂泣。”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四:“好蓄 宋 板书,青田 石印章。

    有友借观,误堕地碎,载扬

    垂泣三日,其风趣如此。”

    王西彦《古屋》第二部四:“我听到一种奇异的声音,一种低沉含糊的,而且似乎是不很正常的声音,如象一个人的垂泣。”  

    涕和泣在古文中区别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