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惊艳到你的古诗
有哪些惊艳到你的古诗?
近来所读最惊艳的古诗当属《形影神(并序)》,形式奇特,别具一格。
三首组诗依次为《形赠影》、《影答形》、《神释》。
此诗为陶渊明自剖之语,分别以形、影、神三者为依托,表现三种人生观。
“形”指的是人的形体;
“影”指的是人的影子;
“神”指的是人的精神。
1.“形”感叹自然万物之长久不绝,主张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
2.“影”感叹身没影灭,但身没名或可存,因此主张“立善”求名以不朽;
3.“神”有感“形”“影”二者的苦恼,提出解决之法——顺其自然。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并序)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
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无论贵贱贤愚,世俗之人莫不奔波劳碌,吝惜生命,以求长生或留名。
余对此行为甚感困惑。
因此极力陈述形、影二者对这个问题的感慨之辞,最终神通过辨析自然之理来开释它们。
希望对此事甚为关心的君子,能够从诗中获取真义!
一、《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天长地久,永恒不灭;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永远不会变更。
草木虽有生命,因受霜露的影响,却不能像天地、山川之永恒不灭;然而也获得了从茂盛到枯萎,从枯萎又重新焕发生机的恒久不变之理。
人虽为万物之灵,但却不能像草木得自然之常理。
不久前还存在于人世间,转眼去羽化永不复还。
世上少了一个人,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亲戚朋友又是否会思念你呢?
亲戚朋友一看到你生前使用的物品,只能睹物思人无限伤感。
我没有羽化成仙之法,毫无疑问一定会死去不再复还。
希望你(影子)能听取我的意见,有酒就喝,及时行乐。
二、《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想要保存生命长生不死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即便卫护生命保持健康,也让人很苦恼,没有好方法。
非不愿到昆仑山和华山学习求仙之术以长生;只是此道邈远不可通。
自从我(影子)跟你(形体)相遇,就一直形影不离;喜怒哀乐同受。
在树荫下,形影就会分离;在太阳底下,形影则永不分离。
想要形影同在是不能长存的;形体灭忘影子就会跟着同时消失。
想到身体消散名声也会跟着消逝,实在是喜怒哀乐百感交集心情复杂。
但是人可以通过“立善”留名见爱于后人;为什么不竭力去追求呢?
饮酒虽能消忧,但是和“立善留名”相比,岂不小巫见大巫?
三、《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善恶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大自然没有偏爱;让万物自生自灭。
人身为天、地、人三才之一;难道不是因为我(精神)的缘故?
虽然我(精神)与你们(形体影子)相异;但是我们三者生而同体。
我们三者休戚与共;看到你们为此所困,我不得不为你们辨析解惑。
三皇虽然身为大圣人,也难免一死。
如今他们又在何处呢?
彭祖虽然号称长寿,也留不住生命,难逃一死。
老少贤愚同归于死,没有区别。
任你风华绝代或平平无奇,到头来终是一抔黄土。
(如按照形)的观点:醉酒或许就能忘记关于生死的忧愁;难道饮酒能使人长生?
(如按照影)的观点:通过“立善留名”的方式确实能够使人长存不朽;但是谁将会来赞赏你呢?
老想着这些事(长生或立善留名),这确实有损我们的生命;还是不如顺应天运。
(神)我们应当放浪于自然造化之中;面对生死自会不喜亦不惧。
死亡到来时就坦然面对;没必要特地为此忧虑伤神!
从《形影神》来看陶渊明
一想到『陶渊明』,我们脑海里立刻浮现的便是:
隐者代表;不为五斗米折腰;
品质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菊花;田园诗人;
淡泊名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是的,他确实是一名隐者,但同时他也是一个人。
这首诗《形影神》就是表现他作为人的自我矛盾与解脱!
在我心目中,陶渊明、李白、苏轼三人是『中国人』最好的代表,都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一人之中,三者并存。
一、《形影神》简析
第一首《形赠影》主要是作者对『生死』的态度:人生如寄,及时行乐。
第二首《影答形》主要是作者对『名利』的态度:通过『立善』留名以不朽。
第三首《神释》主要是作者为前两者解惑:面对短暂的人生,不管是追求肉体的长生,还是企图通过立善扬名赢得身后名。
都是不是最佳处理方式。
汲汲追求这二者,对生命都是一种伤害。
不如顺应自然之理,不喜亦不惧。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影相对于形,就像名相对于身。
形体消逝,影子必然跟随幻灭。
但是人即使死了,名声还有留存不朽的可能!
可以说前两种人生观就是我们『世俗之人』,也是陶渊明『作为现实人』的人生追求。
而第三种人生观则是我们『世俗之人』的『理想』,也是陶渊明正在过着的生活方式。
陶渊明实现了,我们还在为前两者苦苦挣扎。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陶渊明不是对前两者的否定,而是对前两者的『放弃』。
经历了官宦生活,辞去彭泽令,发现自己还是『少无适俗愿,性本爱丘山』。
辞去彭泽令,只是回归本性而已。
过着自给自足的躬耕生活,左琴右书,乐在其中。
二、陶渊明的思想
一说到屈原,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他是一名爱国诗人”。
一说到司马迁,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史记》,“他是一名历史学家”。
同样,一说到陶渊明,自然想到“他是隐居者”的代表。
渊明果真如此吗?渊明果真如此简单吗?
毫无疑问,单纯简单只属于小孩。
大人能简单,是因为他曾复杂过。
只有经历了,才能放下。
渊明与我们一样,都曾年轻过。
也想仗剑走天涯,治国平天下!
1.【儒】
据《饮酒二十首·十六》记载陶渊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彼时渊明沉迷于儒家六经。
因此儒家思想自小便在他的脑海里生根发芽。
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
(朱自清《陶诗的深度》)
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说陶渊明是“儒家出身”,“一生得力处用力处都在儒学”。
对陶渊明的品格,他在肯定陶渊明冲远高洁之外,又强调陶渊明是“极热烈极有豪气的人”,“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极严正——道德责任心极重的人”。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72页)
一次陶渊明与同族相遇,便写下一首《赠长沙公族孙》,赞美其能继承祖先事业;渊明宗族观念颇深,重门阀。
重大家族的名誉。
《命子》一首感叹“无后为大”,历数家族辉煌,勉励儿子,望子成龙。
儒家强调“忠君孝亲”,孝顺父母,忠于君主,精忠报国。
在《拟古·其八》中记载陶渊明: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为什么作者要去西北行游?因为这时北方被胡人统治,北朝战乱频仍,作者希望抚剑独游,国家能够统一南北,终止战争,国泰民安。
《咏荆轲》赞扬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虽然荆轲身已没,但是一千年后,他的精神仍然激励着人们。
“公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荆轲当年答应太子丹去刺杀秦王,目的则是保护燕国。
一千后晋、宋易代,陶渊明也曾有过这样的抱负吗?
2.【释】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四》
人生如梦,人生如一个幻影。
本来即空最终也复归于空无。
陶渊明在这里援引“佛家”成说,并不一定代表他信仰或支持佛教,只能说他的思想中有佛教这种成分。
李白、苏轼等类此。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
当时“译经”活动空前繁荣,众多僧人与文人交往谈经论道。
当时山水诗大诗人谢灵运,就是一位懂梵语的佛教徒兼文学家。
谢灵运和陶渊明的朋友刘遗民等文人都与当时庐山的慧远大师相交。
据说有一次陶渊明与一位友人去拜访慧远大师,慧远大师有个规矩,出门送人不过虎溪上面的桥,那天也许是与渊明谈得太投入,以致走过了虎溪。
于是传来一声虎啸,三人恍然大悟,开怀大笑。
世称“虎溪三笑”。
虽然这个故事不一定真实,但透露出渊明对于佛理的精研。
3.【道】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久居官场,看惯了阿谀奉承。
最后发现还是回归自然之性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渊明诗里透露出的道家思想比比皆是,但前半期以『儒』为主;辞官后半期『儒释道』合流,过着『道家』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生活;偶尔抒发『儒释』的感叹。
所以,我们再说到『陶渊明』时,其实不能只说他是一名『隐者』。
他曾奋斗过,曾经历过,见识了人世的机巧、官场政治的污浊险恶后,才顺应自然回归本性,回到人最初的『理想』之中。
龚自珍《舟中读陶潜诗·其二》: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陶渊明不是生来就顺应自己的本性,过着平淡的生活。
他曾经也希望学而优则仕。
并且有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以天下为己任,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厚重的儒家『入世』思想。
他矛盾着,他是挣扎后才回归平淡。
李白苏轼莫不如此;
中国传统文人莫不如此。
陶渊明在彻底告别官场之前,其间亦多次短期出仕。
记载陶渊明的传记颇多,《晋书》、《宋书》和《南史》均有关于他的传记;还有颜延年《靖节徵士诔(并序)》,萧统《陶渊明传》和《陶渊明文集序》……
综合而言,一种较为公认的说法他曾断断续续五次出仕。
第一次,出任州祭酒。
原因是『家贫亲老』,因为母亲年老了。
自己能够忍受贫穷、安贫乐道,但是不能让父母与自己一起受苦。
需要对父母尽『孝道』。
第二次,替桓玄做事,上书皇帝讨伐孙恩叛乱。
这是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至高理想!
第三次,在刘裕幕下做镇军参军,讨伐桓玄。
第四次,应刘敬宣邀请出来做官。
最后一次,就任彭泽县令。
这一次之所以退隐,据《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不愿迎合长官,再加上妹妹去世守丧的需要,一怒而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细数渊明五次出仕,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被逼”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每次做官时间都不长。
怀抱期望出来做官,带着失望归去。
带着理想出来做官,再次携带失望而归。
期望与失望不断交替,终于人到中年,心力交瘁,下定决心不再过问世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袁行霈《形影神(并序)·析义》:
【形】羡慕天地山川之不化,痛感人生之无常,欲藉饮酒以愉悦,在魏晋士人中此想法颇为普遍。
【影】主张立善求名以求不朽,代表名教之要求。
【神】以自然化迁之理破除『形』、『影』之感,不以早终为苦,亦不以长寿为乐,不以名尽为苦,亦不以留有遗爱为乐,此所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此三诗设为形、影、神三者之对话,分别代表三种人生观,亦可视为渊明自己思想中互相矛盾之三方面。
《形影神》可谓渊明解剖自己思想并求得解决之记录。
叶嘉莹《陶渊明的思想》谈《形影神》:
有的人是只具有“形”体上的意义的,行尸走肉,酒囊饭袋而已,他们生存的目的只是追求身体、肉体上的享受;另一些人是追求“影”响的,他们注重的是名誉、声望。
人生是很短暂的,有很多哲学,很多宗教都是要回答和解决人生的这样的一些问题。
因此,基督教说人有永生,佛教说人有来生,中国的儒家因为它不是宗教,所以他没有说人有永生,也没有说人有来生。
那么,中国的儒教追求什么呢?中国的儒教所追求的是不朽。
所以《左转》上说,人类的肉体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你的精神,你的事功可以流传下来,可以影响后代人,对他们有贡献,有好处。
所以他说“太上有立德”,“德”是好的品德;“其次有立功”,留下一功业;“其次有立言”,“言”是指留下好的言语教训、思想。
所以“影”就是儒家所说的身后的名。
总之他的意思是说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精神上要自由,既不为肉体形体欲望所拘束,也不要为后世的声名,或者别人的赞誉所拘束。
世界上的芸芸众生不是为了利,物质上、身体上的所得,就是为了名;不是形,就是影。
你如果被这个“名缰利索”,外表的虚浮的名声所束缚,你就会为名利做奴隶,这个名就像马的缰绳把你捆起来了。
你要是追求物质上的财、利,它就像一条绳索把你纠缠住了,你的精神就没有自由了。
所以陶渊明最后说你所得到的不应是“形”与“影”,而应该是“神”,即精神上的自由。
一旦你精神上获得自由了,你不但不被名所拘束,也不被利所拘束;你不但不被名利所拘束,你也不被生死所拘束了。
正如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的“乐夫天命复奚疑”,又如《神释》最后所说“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尽”是终了,什么时候你的生命是应该终了,“须”,便须任随其终了。
不但名利之间你不在执著了,在生死之间也无需执著了,这样子就“无复独多虑”,你就不会再单单地顾虑、忧愁与烦恼了。
可是我们要知道,他这种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是经过一段矛盾、一段挣扎以后才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