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诗词 > 诗词
  • 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叫什么

    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叫《颂》。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颂》共有40篇。

    对于《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据阮元《研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

    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

    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扩展资料

    《诗经》的历史背景

    《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西周取代殷商,经济制度的发生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诗经》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1、《诗经》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至此,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如屈原、汉乐府诗缘事而发、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等,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

    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如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李白、白居易等。

    3、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

    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 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叫什么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