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之乱到底是什么
甲申之变,指明朝崇祯甲申年(1644年)李自成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的事件。因1644年为甲申年,故称甲申之变。此年李自成、张献忠、明朝、满清军队互相交战,北京百姓多有死伤,并引发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来清朝黄燮清以此事变作背景,并以周世显和长平公主作主角,描写出帝女花。
甲申之乱又指甲申政变,这次政变由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主导,并有日本协助。开化党暗杀了7名守旧派大臣后,发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纲,因此甲申政变也是朝鲜第一次资产阶级改革的尝试。但事变第三日,被驻朝清军将领袁世凯等人平定,故称甲申事变,三日天下。
事变后,日本派全权大臣井上馨至朝鲜,并带兵舰六艘,载陆军登济物浦(今仁川)。在随后的交涉中,日方推卸全部责任,并强使朝鲜签署《汉城条约》,内中日本提出朝鲜做到五条:一,修书谢罪;二,恤日本被害人十二万圆;三,杀太尉林矶之凶手处以极刑;四,建日本新馆,朝鲜出二万元充费;五,日本增置王京戍兵,朝鲜任建兵房。朝鲜全部答应。
中日签定《中日天津会议专条》,日本虽然撤走了驻朝军队,但却获得了随时可派兵到朝鲜的特权,清兵撤出朝鲜,为日后甲午战争埋下定时炸弹。朝鲜也就此失去了通过改革走向资本主义的机会。
此外,包括幼儿在内的朝鲜开化党成员家属被朝鲜政府杀害,使得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极其失望,提出脱亚论。
这次政变,既没有民间和朝鲜政权内部人士支持,加上清朝干涉。开化派不顾民间反日思潮,寻求日本支持,可能是其失败的最大原因。
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对甲申政变以“三日天下”告终,深表惋惜。他曾说,开化党提出的革新政纲中,关于人权平等、废除门阀、录用人才、暗示废除对清朝的藩属关系的独立思想等,都是进步的。金玉均的政变落得“三日天下”的命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改革派不相信平民的力量,而只依靠了宫廷内部势力,应该从他们的失败中吸取教训。金日成认为金玉均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他的改革运动没有失败,也许朝鲜的近代史会是另一个样子。但金玉均在改革运动中,没有注重与百姓结合的问题,这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如果因为他依靠了日本的力量,就把他批评为亲日派,那就会陷于虚无主义。他利用日本力量的目的并不在于进行亲日的改革,而是基于对当时力量对比关系的精细考虑,要使之有利于开化党一边。这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