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叔本华

    叔本华

    一、叔本华的这句名言

    叔本华说,好书读得再多也嫌少,坏书读的再少也嫌多.所以关键是读好书,看太多的烂书是没好处的.叔本华还说,只有当我们思虑枯竭时阅读对我们才有好处.我个人认为,“开卷有益”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思想,烂书读得太多,我们的头脑就混乱了.我们小老百姓判断力本来就不是很给力,烂书读得多了,自己就会无所适从了…… 引用叔本华著作的译者韦启昌先生的一段话: 在众多西方哲学家里面,叔本华的哲学著作是以异常清晰的文字表达而独树一帜的.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叔本华的哲学为何会得到那些本身已很有自己独特思想的文学、艺术大家的欢迎,因为叔本华对人情、物理的揭示极其深刻;其洗练、精确的文字所承载着的,简直就是浑厚、天成的大自然缩影.面对叔本华作品里面晶莹剔透的人类思想精华,心有灵犀的人自然就能马上产生共鸣.但我们不能忘记,每个人首先是根据自身的素质能力对叔本华的作品作出反应.期望叔本华的高深思想能够一呼百应,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人都能轻易了解,那还有什么只是相对而言的“高深”呢.与为数众多的假冒“哲学家”、与那些肆意玩弄词语的故作高深者不同,叔本华作品中朴素的深刻,与那些骗子的复杂的肤浅恰成对照. 结论: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我基本上只读叔本华的著作,这段时间正在看《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叔本华思想随笔》,以前看过叔本华著的《人生的智慧》,建议再看看《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 如果有读书心得或者疑问,加我QQ:1572385027,我们交流学习.。

    二、关于叔本华

    原因: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时被解释是受他的家庭环境因素而造成的。

    他的父亲易怒而忧郁【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自杀。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

    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母亲自私而冷漠,但这不是从他的哲学层面上来谈讨的。

    主要表现:1805年,17岁的叔本华遵从父亲的意志进入汉堡的一家商号做实习店员。父亲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

    但是,叔本华对会计学、簿记、银行业务丝毫不感兴趣。他常常偷闲读书或沉思。

    他多么想从事学术研究啊!不久,他父亲突然掉到自己住宅外边的运河里淹死了。父亲的死使叔本华变得更加孤僻、忧郁、悲观。

    但是,没有父亲的管束,他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了。1809年叔本华进入了格丁根大学,他先在医学系,后转入哲学系。

    在这里,他对于物理学、化学、植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极感兴趣。1811年,他转入柏林大学,目的是去学习哲学。

    但他听了赫赫有名的教授费希特和施莱艾尔马赫的课却感到失望。他对费希特神秘的巧辩和傲慢的态度表示反感。

    叔本华还吹毛求疵地寻找费希特讲课中的错误,与他争辩。不久,解放战争爆发,叔本华却无动于衷。

    他离开柏林,到离战场更远的地方躲起来,开始了学位论文的写作。1813年他完成了学位论文《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提交给耶拿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证书。

    接着他回到魏玛他母亲处,在这里,他遇到了伟大的诗人、作家歌德,与他结为忘年之交。歌德委托他研究颜色,他的研究成果是于1816年发表的论文《视觉与颜色》。

    由于他与母亲性格本来就不合,他母亲的放荡行为使他更为不满,所以,他就于1814年搬到德累斯顿去住了。在德累斯顿,他勤奋著作,坚持不懈,终于用4年工夫写成了建立体系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818年3月28日叔本华在给出版商的信中写道:“我的著作是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并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体系,因为这不是对某种已有的哲学体系的新的阐发,而是将一系列迄今还未有人想到过的思想最高度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哲学体系,这部著作既决不同于新的哲学流派的过尚辞藻的、空泛的、无意义的妄谈,同样也根本有别于康德以后时代的废话连篇的、平淡无奇的饶舌。”1819年初,叔本华的这一著作出版了,受到歌德的热烈赞扬。

    1820年叔本华被接受为柏林大学的编外讲师。当时,正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受欢迎的时候。

    然而叔本华却反对这种哲学,并敢于蔑视黑格尔等哲学权威。同时对自己的哲学充满自信,意欲与黑格尔一争高下。

    他主动向校方提出,把自己一星期三次的讲课排在黑格尔授课的同一天同一个钟点。结果是,黑格尔的课堂上坐无虚席,听课者塞门填户,而叔本华的课堂上却冷冷清清,只有三五个听课者。

    他失败了,他自我解嘲地说:“苏格拉底在他的同时代人中又有多高的声誉呢?”两年后,他只得怀着怨忿沮丧的心情辞去讲师职务。但是他不甘心。

    1826年他重返柏林大学任教,结果再度失败。1831年柏林流行霍乱,叔本华迅速逃离柏林。

    从此也就永远结束了他的大学任教的经历。自1832年起,叔本华定居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

    他在这里一直生活了28年,直至去世。1848年德国革命以前的日子,对于叔本华来说,可谓时乖运蹇。

    他讲课没人听,书出了没人买。据说,1813年出版的500册学位论文, 10年内仅售出150册。

    800册主要著作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只售出100册,出版商留了一小部分,其余都当做废纸处理了。叔本华希望成功,渴望荣誉,但命运却故意捉弄他,他怨恨,他烦躁,他悲哀,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

    1832年,他在法兰克福的“沉思”中写道:“我的著作所遭到的极度轻视表明:或是我有负于当代生活,或是相反。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意味着:剩下的只有缄默。”

    是的,叔本华的失败,不是由于他缺乏才气,而是他有负于他那个时代的生活。那时的德国资产阶级还是一个向往革命、满怀希望、朝气蓬勃的阶级,叔本华那浸透了阴暗情绪的悲观主义哲学怎能为他们接受呢?然而,革命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革命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挨了封建势力的一顿痛揍。

    它本来就微弱的那点革命勇气丧失殆尽。一时间,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苟且偷安成了资产阶级广大阶层的一般心态。

    1852年,叔本伞出版了《附录和补遗》一书,此书引导人们去寻找他的主要著作来读。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早在30多年前叔本华就把人们此时的心境展露无遗了,把他们的心里话说出来了。

    对于叔本华,人们大有相见恨晚之慨。1844年出版的一直滞销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立即成了抢手货,迅速销售一空。

    叔本华也随之名声大振,成了伟大的哲学家。一时间社会上竟出现了“叔本华势”。

    一些过去对叔本华抱鄙视态度的名人显贵,现在也一反常态,对他毕恭毕敬了。1855年,资产阶级在法兰克福为叔本华举办了油画像展览会。

    1858年叔本华70岁诞辰时。

    三、【叔本华的主要美术观点是什么

    叔本华是个涉猎广泛的美学家,他对音乐、绘画、诗歌和歌剧等等都有研究.他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存在的痛苦一个可能途径.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对柏拉图表示了敬意,在这里他讨论了艺术以及艺术的积极意义.他认为艺术是独立于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摆脱意志无处不在的诉求.而这种艺术的表象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相似之处.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为了解释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遇到的各种事物中,有些事物与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为它们的个体性就几乎分辨不了.于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在柏拉图看来,只有理念是永恒的,而经验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叔本华意识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康德的物自体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认为知识只是在认识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图认为我们认识的经验世界不是真正的认识对象,只有理念才有意义. 叔本华借鉴了他们两者的思想.康德的物自体不能被完全认识但能被直接认识.意志作为自在之物,不从属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律,因此不是个体化地被认识.柏拉图的理念则可以在作为意志的客体化在客体化的对象中被找到.所以一切艺术就是对理念的直接把握,是理念的一个具体显示.这种把握和显示同样具有一种绝对的普遍性和超时间或空间的本质,所以它就具有这样一种能量,能将人类从永不休止的欲求中解脱出来.于是美也就具有了极高的价值.艺术家作为天才,可以把握殊相中的共相,通过理念把现象和意志相分离,这种能力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叔本华认为艺术品具有一种超时间的本质,而音乐同时具备超时间和超空间的本质,所以音乐不只是对理念的复制,它还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种更高的价值.对叔本华来说,音乐和表象世界几乎是并列的存在.但这种美都只能使人们从意志那里得到暂时的解脱,因为这种对于美的诉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