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

    一、什么是巴甫洛夫效应

    巴甫洛夫效应就是经典条件反射,即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原理具体如下:

    1.实验开始时,先呈现铃声,狗并未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仅是中性刺激。

    2.之后,让铃声先于食物数秒钟出现。这样将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后,当只给铃声而无食物时,也引起狗分泌唾液。

    3.中性刺激铃声因与食物的多次配对而成为食物的信号,即条件刺激,从而引起狗分泌唾液这一条件反应。巴甫洛夫将铃声与唾液分泌之间联系的建立称为条件反射。

    扩展资料

    巴甫洛夫效应的学说成果

    1.巴甫洛夫学说坚持主观现象与客观现象之间的辩证统一,强调一切主观活动都是由外界影响所致的因果决定论,主张采用条件反射法这一客观的实验法来科学地研究心理现象。

    2.因此,巴甫洛夫学说又坚持心理现象与生理现象之间的辩证统一,主张从中枢神经活动的规律中探明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3.此外,坚持机体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把条件反射视为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是在机体与外界维持平衡的过程中不断建立起来和变化着的,它服从事物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巴甫洛夫学说

    二、什么是“巴甫洛夫的狗”

    关于该狗得以高“狗”一筹扬名立万的过程,可以简述如下:所有的狗用膳之时,都要分泌唾液,这点巴甫洛夫的狗也未能例外,其与众不同的待遇在于,用膳的时候还要伴以铃声奏乐。

    虽然根据巴甫洛夫的音乐水平(他是科学家而不是音乐家)和所摇之铃的乐器属性来推断,演奏出来的曲调显然称不上古典或摇滚,但对一条狗来说,已经足够了。如果事情照此发展,本来该狗大有可能成为全球最有音乐才华的狗,然而科学家之异于常人几希!巴甫洛夫开始对其耍流氓——只摇铃不给吃的了。

    于是,这条被愚弄的狗尽失风度丑态毕露,哈喇子流得老长,仿佛那铃声食之甚美足以“三月不知肉味”。这副馋样,巴甫洛夫杜撰了一个名词,叫做“条件反射”,凭此得到瑞典炸药大王存款某年的利息。

    三、《巴甫洛夫很忙》这篇阅读中,你读懂了什么

    今天,当我翻开语文书,一个醒目的题目映入我眼帘:《巴甫洛夫很忙》.心想:巴甫洛夫在忙些什么呢?我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这个故事的大意是:巴甫洛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关心着科学事业,在他眼里,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升华.你看,他是多么乐观啊!看到这,我心有所思.现今社会,有多少生命力旺盛的人从早到晚同样很忙啊,但是,他们的忙与巴甫洛夫的忙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啊!他们一心一意忙着票子.房子.位子.车子等等,满脑子都是钱,好象生来就是钱的奴隶,视庸俗为潮流,视利己为高尚.想想巴甫洛夫为了自己一生挚爱的科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是多么伟大呀!那些钱的奴隶,像是被白蚁蛀蚀一空的长堤,只能给历史的长河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不幸与灾难.我们要学习巴甫洛夫的勤奋.豁达.超然.镇静.无私.无畏.。

    四、谁能介绍一下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曾任彼得堡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理实脸室主任、军医学院(前称“外科医学院”)生理学教授、苏联科学院生理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他的科学贡献大致分三个时期,属于三个领域,即心脏生理、消化生理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理。早年发现温血动物心脏有特殊的营养性神经,能使心跳增强或减弱。

    在消化腺的研究中,他创造多种外科手术,改进实验方法,以慢性实验代替急性实验,从而能够长期地观察整体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在研究消化生理的过程中,形成了条件反射的概念,从而开辟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研究。

    从1903年起,连续三十余年,致力于这个新领域的发展。 晚年转入精神病学的研究,并提出了两个信号系统学说。

    他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对于医学、心理学以至于哲学等方面都有影响。1904年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主要著作有《消化腺机能讲义》、《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二十年经验》及《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等,收入《巴甫洛夫全集》。 巴甫洛夫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巴甫洛夫(1849~1936)是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苏联科学院院士。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

    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金。

    巴甫洛夫的主要工作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

    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与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过程一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 在苏联,它们被认为是对心理学问题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深入研究的自然科学基础。

    他强调了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他的研究有助于心理学摆脱唯心主义和内省主义的束缚。

    作为一名严谨的自然科学家。巴甫洛夫十分反对当时的心理学,反对过分强调“心灵”、“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仅凭主观臆断推测而得的东西。

    巴甫洛夫在心理学界的盛名首先是由于他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实验将他推向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而后来,该项研究的成果――条件反射理论又被行为主义学派所吸收,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界的第二大贡献在于他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划分,而这同样始于他对狗的研究。

    他发现,有些狗对条件反射任务的反应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样,因而他开始对狗进行分类,后来又按同样的规律将人划分为4种类型,并和古希腊人提出的人的4种气质类型对应起来,由此,他又向心理学领域迈进了一步。巴甫洛夫直到弥留之际他都不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位心理学家,但尽管如此,鉴于他对心理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人们还是违背了他的“遗愿”,将他归入了心理学家的行列,并由于他对行为主义学派的重大影响而视其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巴甫洛夫的主要著作:《心脏的传出神经》(1883)、《主要消化腺机能讲义》(1897)、《消化腺作用》(1902)、《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1923)《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1927)。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 是俄国一个乡村牧师的儿子,他在当地的神学院受教育,后来就读于彼得堡大学,专修动物生理学,1875年获得学位后,成为医学院里生理学的高级研究生,后来又出国去深造,与当时最杰出的生理学家们一块儿从事研究。

    回国以后,巴甫洛夫任职于彼得堡军事医学院,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关于消化的研究上,并以其在消化方面的杰出研究而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奖。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