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旦的资料
一、有关元旦的资料
元旦的来历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节的由来
夏朝在正月初一,商朝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而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对联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
岁通盛世家家富 人遇年华个个欢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喜字成双花好月圆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 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
各国元旦习俗
新一年,总是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而其中就有这些国家的庆祝习俗最为奇特:如比利时的“向动物拜年”。在比利时农村,元旦的早晨,人们起床后都跑到牛、羊、马、狗、猫等动物的身边,向它们拜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一年来,动物们辛苦了,所以要向它们拜年,祝它们新年快乐!巴西的“揪耳元旦”,巴西农村的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巴拉圭的“不动烟火吃冷食”,巴拉圭人在新年来临的前五天,上至国家元首,下到普通百姓,都不动烟火,只吃冷食,直到元旦零时钟声敲响后才点火煮食物,庆祝元旦。更有朝鲜的“烧发元旦”,在朝鲜,元旦的黄昏,家家户户都要把一年里收集起来的脱落的头发、全部烧掉。据说,烧头发可以使全家人四季平安。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二、关于元旦的资料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2.关于元旦:元旦的来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3.世界各国的元旦的习俗
泰国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三、元旦节的资料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
“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其子无才不太成器,尧没把“天子”之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十分受人爱戴。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 各个朝代的元旦日期有所不同,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
据《史记》记载,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 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古称还有元日、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这种风俗源于上古社会的“蜡祭”.“蜡”通“腊”,故也称“腊祭”,主要祭祀庄稼和收获神,如农神、禽兽神等。
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代,人们在新的一年开始之日,还要感谢神灵、祖先的恩惠,并祈求来年神灵继续消灾降福于人间。 因此祭祀活动还有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扩展资料 在汉代朝廷的影响下,正月旦也成为民间的节日。后世正月拜年的传统即由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发展而来。
隋唐春节,称为元日、岁日、元正。从唐代开始,春节成为政府法定假日,唐开元年间《假宁令》规定,元日、冬至各给假七日。
元日七天假期是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每逢元日,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庆贺新年。
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
在民间,各种节庆活动也是越来越热闹。北宋“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就是开赌禁三天,任百姓娱乐。
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从早上就开始互相庆贺。 家户店面都张灯结彩,平时的娱乐场所更是车水马龙,平时难得出门的贵族妇女也盛妆出游,到赌场观赌。
贫民小户在年节也换上新洁的衣服,把酒相酬。 南宋时,年节出门游览寺庙宫观的风气很甚,寺观游人整天不断。
年节是人们聚会的良机,家庭宴会气氛热烈,“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明清时期,元日过新年的习俗更是固定化,我们在小说《红楼梦》中就可以看到很多精彩的描写。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元旦与春节的来历:农历元旦被官方易名为“春节”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春节古时称“元旦” 年节系列知识。
四、我关于元旦的资料
元旦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
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
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
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元旦节的来历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
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
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
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
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
元旦,就是一年的头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拆开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
在中国,元旦这一名称,都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哗伐糕和蕹古革汰宫咯之一的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据《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以十月初一为元旦。
辛亥革命后,我国把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公历1月1日叫新年,不称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又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阴历的祖先埃及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作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
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
五、有关元旦或新年的资料
新年郭卜乐 中国心理热线 http://www.zgxl.net参考资料: 新年 新年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西方,它的节庆活动不如圣诞节那样隆重(在有的国家把它与圣诞节合起来过),而在东方特别是东南亚一带,它显然不如春节重要,那么各国的新年到底有什么特色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罗马尼亚、俄罗斯、匈牙利、法国、英国、葡萄牙、意大利、美国这些国家的新年是如何过的吧. 罗马尼亚 每年一月一日是罗马尼亚的传统年节,但它又与正教的圣诞和主显节的时间相临,几个节日便合在了一起,所以罗马尼亚人的新年实际上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至直翌年一月六日结束.十二月二十四日夜,教徒门要去教堂作礼拜,之后,他们在一位手举五星红灯的儿童的引领下沿街游行,吟唱圣歌,直到深夜.二十五日上午,小火子们持刀佩剑,一身戎装在,广场或市中心演出圣经故事.三十一日,是结婚的吉日,办喜事的人很多,很多人还习惯在这一天问卜算挂. 元旦之后的数日之中人们还要举行很多独具民族风情的贺岁活动.除夕之夜新郎,新娘要牵拉"圣犁""圣牛"到亲友邻居家拜贺.孩子们则三五成群,手持花棍轻轻敲打自己的父母长辈,唱花棍歌祝亲人吉祥如意,小伙子们则手拿花杖,拉着铁犁到各家拜年,其间跳山羊舞,主人也会以各种佳肴招待他们.另外还有一种化装游行,十分有趣,一个头戴山羊面具,两只羊角间夹着一面象征太阳的镜子,在其它"动物"冬眠后仍蹦跳不止,待一阵音东响过,其它"动物"渐次苏醒,与山羊共舞,用以象征万物复苏.游行队伍里还有名医生,手持大号注射器向路人喷射"圣水"."圣诞老人"更是必不可少,他身穿大红袍,不断向路人抛洒五彩纸屑和礼物.(上图为罗马尼亚一乡村正在举行全村新年祈祷) 俄罗斯 历史上,俄罗斯的新年曾有几次变迁,古代,人们为迎春送冬而举行祭礼,以三月一日为新年,十五世纪受,拜占庭文化影响以五月一日为新年;十七世纪彼得大帝统治时期的一月一日为新年:后东正教会又把它改为一月七日,直到本世纪末才把新年定为一月一日. 节前,艺术家和伐木工人采伐塔行枞树,供克里姆林宫和各大公共设施举行新年联欢会使用.商店里琳琅满目,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选购礼物,青年人则相互寄送贺卡.除夕夜,各大公共设施上灯火齐明,身穿白毛镶边红袍的严寒老人在人流间穿行,象人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并向孩子们赠送礼物,娱乐场所组织假面舞会.午夜克里姆林宫钟声长鸣,人们听到钟声后,施放焰火,相互高呼,庆祝新年来到,庆祝活动直至凌晨.(上图为克里姆林宫宫墙和红场一角,远景为克里姆林宫钟楼) 匈牙利 新年是匈牙利的传统年节,此前离家的人尽量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节庆活动从新年前夜开始,届时,男女老幼走出家门,手拿纸做城的喇叭,吹出没有曲调的音乐.不多时又开始了抢喇叭的游戏,人们边吹边抢,边抢边吹.此俗沿习已久,每到新年都有人出售纸喇叭,购买者也十分涌跃. 新年这天,学校放假,家家户户装饰圣诞树,圣诞树有用塑料制成,也有的家庭在节前到树林里砍伐松树,搭成圣诞树.街道上的圣诞树则更为漂亮,上面挂满了彩带,彩球和各式玩具,足有两层楼高. 另外,新年这天,亲友之间还要相互拜访,赠送礼物,礼物一般为镀金的镍币和玻璃器皿,镍币作工精细,正面印有徽笑的天使,背面印有"祝你新年快东"的字样,玻璃器皿上印有憨态可拘的小猪,它身穿马甲,前蹄上翘,上面也印着"祝你新年快乐"(上图为一枚匈牙利银制纪念币) 法国: 中世纪以前,法国的新年是四月一日,直到1564年,查理九世才把它改成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家人团聚,同餐共饮,按古老的风俗,是夜每个人都喝得酩酊大醉.法国人认为除夕时家中的酒如没有喝尽,来年必有厄运.所以豪饮是法国新年的特色之一.另外新年时父母或长辈要给孩子们红包,以表关切,这一点很象我国春节的"压岁钱".很多人还用元旦的天气来预则来年一年的天气,他们认为,元旦刮南风,则一年风调雨顺;刮西风是捕鱼和挤奶的好年头,刮东风水果可以大丰收.(图为法国的两种最著名的香槟.) 英国: 在英国每年一月一日是新年,但由于它在圣诞节的12天节期之内,所以节庆活动就不突出.但是在苏格兰地区,人们认为圣诞节是家人团聚日,而新年才是普天同庆的节日,因而对它的重视胜过圣诞节. 在苏格兰,新年前夜,亲朋好友一齐聚会,痛钦威士忌,欢渡节日.午夜12点,各教堂钟声齐鸣,庆祝新年来到,人们一边饮酒,一边高唱《友谊地久天长》,并在音乐中跳起热烈的苏兰舞蹈.午夜刚过人们又开始了拜年活动.届时家家大开门户,欢迎任何人前去,并用事先烘制好的小黑面包待客.并以第一个登门来访的客人占卜自己的家运,来者阔绰,预示好运,来者贫穷预示受苦,而且来者必须是黑发、黑肤的陌生人,苏格兰人认为这样的人会给他们带兴旺的年景.否则来访者必须手拿一块黑煤来代替黑发、黑肤,还要带面包和盐表示善意.进门后将煤放入主人家的壁炉内,将面包放在桌上以示拜年,这样主人便会给他热情的招待. 葡萄牙 每年一月一日是葡萄牙的传统年节,元旦前后十天正是葡萄牙的"。
六、关于元旦的资料`
新年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西方,它的节庆活动不如圣诞节那样隆重(在有的国家把它与圣诞节合起来过),而在东方特别是东南亚一带,它显然不如春节重要,那么各国的新年到底有什么特色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罗马尼亚、俄罗斯、匈牙利、法国、英国、葡萄牙、意大利、美国这些国家的新年是如何过的吧。
罗马尼亚 每年一月一日是罗马尼亚的传统年节,但它又与正教的圣诞和主显节的时间相临,几个节日便合在了一起,所以罗马尼亚人的新年实际上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至直翌年一月六日结束。十二月二十四日夜,教徒门要去教堂作礼拜,之后,他们在一位手举五星红灯的儿童的引领下沿街游行,吟唱圣歌,直到深夜。
二十五日上午,小火子们持刀佩剑,一身戎装在,广场或市中心演出圣经故事。三十一日,是结婚的吉日,办喜事的人很多,很多人还习惯在这一天问卜算挂。
元旦之后的数日之中人们还要举行很多独具民族风情的贺岁活动。除夕之夜新郎,新娘要牵拉"圣犁""圣牛"到亲友邻居家拜贺。
孩子们则三五成群,手持花棍轻轻敲打自己的父母长辈,唱花棍歌祝亲人吉祥如意,小伙子们则手拿花杖,拉着铁犁到各家拜年,其间跳山羊舞,主人也会以各种佳肴招待他们。另外还有一种化装游行,十分有趣,一个头戴山羊面具,两只羊角间夹着一面象征太阳的镜子,在其它"动物"冬眠后仍蹦跳不止,待一阵音东响过,其它"动物"渐次苏醒,与山羊共舞,用以象征万物复苏。
游行队伍里还有名医生,手持大号注射器向路人喷射"圣水"。"圣诞老人"更是必不可少,他身穿大红袍,不断向路人抛洒五彩纸屑和礼物。
(上图为罗马尼亚一乡村正在举行全村新年祈祷) 俄罗斯 历史上,俄罗斯的新年曾有几次变迁,古代,人们为迎春送冬而举行祭礼,以三月一日为新年,十五世纪受,拜占庭文化影响以五月一日为新年;十七世纪彼得大帝统治时期的一月一日为新年:后东正教会又把它改为一月七日,直到本世纪末才把新年定为一月一日。 节前,艺术家和伐木工人采伐塔行枞树,供克里姆林宫和各大公共设施举行新年联欢会使用。
商店里琳琅满目,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选购礼物,青年人则相互寄送贺卡。除夕夜,各大公共设施上灯火齐明,身穿白毛镶边红袍的严寒老人在人流间穿行,象人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并向孩子们赠送礼物,娱乐场所组织假面舞会。
午夜克里姆林宫钟声长鸣,人们听到钟声后,施放焰火,相互高呼,庆祝新年来到,庆祝活动直至凌晨。(上图为克里姆林宫宫墙和红场一角,远景为克里姆林宫钟楼) 匈牙利 新年是匈牙利的传统年节,此前离家的人尽量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
节庆活动从新年前夜开始,届时,男女老幼走出家门,手拿纸做城的喇叭,吹出没有曲调的音乐。 不多时又开始了抢喇叭的游戏,人们边吹边抢,边抢边吹。
此俗沿习已久,每到新年都有人出售纸喇叭,购买者也十分涌跃。 新年这天,学校放假,家家户户装饰圣诞树,圣诞树有用塑料制成,也有的家庭在节前到树林里砍伐松树,搭成圣诞树。
街道上的圣诞树则更为漂亮,上面挂满了彩带,彩球和各式玩具,足有两层楼高。 另外,新年这天,亲友之间还要相互拜访,赠送礼物,礼物一般为镀金的镍币和玻璃器皿,镍币作工精细,正面印有徽笑的天使,背面印有"祝你新年快东"的字样,玻璃器皿上印有憨态可拘的小猪,它身穿马甲,前蹄上翘,上面也印着"祝你新年快乐"(上图为一枚匈牙利银制纪念币) 法国: 中世纪以前,法国的新年是四月一日,直到1564年,查理九世才把它改成一月一日。
新年前夜,家人团聚,同餐共饮,按古老的风俗,是夜每个人都喝得酩酊大醉。法国人认为除夕时家中的酒如没有喝尽,来年必有厄运。
所以豪饮是法国新年的特色之一。另外新年时父母或长辈要给孩子们红包,以表关切,这一点很象我国春节的"压岁钱"。
很多人还用元旦的天气来预则来年一年的天气,他们认为,元旦刮南风,则一年风调雨顺;刮西风是捕鱼和挤奶的好年头,刮东风水果可以大丰收。 (图为法国的两种最著名的香槟。)
英国: 在英国每年一月一日是新年,但由于它在圣诞节的12天节期之内,所以节庆活动就不突出。但是在苏格兰地区,人们认为圣诞节是家人团聚日,而新年才是普天同庆的节日,因而对它的重视胜过圣诞节。
在苏格兰,新年前夜,亲朋好友一齐聚会,痛钦威士忌,欢渡节日。 午夜12点,各教堂钟声齐鸣,庆祝新年来到,人们一边饮酒,一边高唱《友谊地久天长》,并在音乐中跳起热烈的苏兰舞蹈。
午夜刚过人们又开始了拜年活动。届时家家大开门户,欢迎任何人前去,并用事先烘制好的小黑面包待客。
并以第一个登门来访的客人占卜自己的家运,来者阔绰,预示好运,来者贫穷预示受苦,而且来者必须是黑发、黑肤的陌生人,苏格兰人认为这样的人会给他们带兴旺的年景。 否则来访者必须手拿一块黑煤来代替黑发、黑肤,还要带面包和盐表示善意。
进门后将煤放入主人家的壁炉内,将面包放在桌上以示拜年,这样主人便会给他热情的招待。 葡萄牙 每年一月一日是葡萄牙的传统年节,元旦前后十天正是葡萄牙的"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