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谚语和歇后语

    谚语和歇后语

    一、俗语,成语,歇后语,谚语的区别

    1、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表达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谚语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结晶,同时在外国也收到广泛应用.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3、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4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语言形式.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为歇后语.。

    二、谚语跟歇后语有什么区别

    谚语和歇后语都是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的,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

    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共同点有: 1。

    结构上的稳定性,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 2。意义上的整体性,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

    3。来源相同,都是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代语言,大多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和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性。

    它们有有着各自不同的地方。 谚语: 谚语也叫"俚语""俗语""俗话""直言",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往往传达了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言简意赅,简练通俗,意思完整,口耳相传,,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谚语是口头语,有着完整的句子,较为灵活,容许某些改变,源于生活,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期受到生活的检验,许多优秀的谚语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指导作用。在修辞上,谚语简练明快,能增加语言的概括力,说理时恰当运用,能够增强说服力。

    歇后语: 歇后语通常被称作"俏皮话""巧语""解后语""诙谐语"等,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日常语言中创造的一种诙谐而形象的语言形式。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象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是"注释",象谜底。

    往往用谐音双关或词义双关的手法表达意义。表义上"引子"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注释"部分是表义的重点所在,它表示整个歇后语的基本意义。

    也就是说,歇后语是"由存在引注关系的前后两个部分组成"的熟语。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大类:1。

    会意型,如"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等,这类歇后语后一部分从意义上对前一部分进行解释说明;2。谐音型,如"老虎驾车----难感(赶)"等,这类歇后语后一部分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达语义。

    歇后语的艺术效果主要有两个:形象生动和风趣幽默。

    三、谚语与俗语的区别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乙、弱肉强食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乙、积重难返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乙、后来居上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乙、因小失大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乙、分道扬镳甲、前怕狼,后怕虎乙、畏首畏尾甲、打破砂锅问到底乙、刨根问底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乙、一见锺情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二,谚语和格言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⑥金子碎了分量在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⑨墨是可以磨浓的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①①人心齐,泰山移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①不认这壶酒钱②不知道哪头炕热③蝉曳残声过别枝④横挑鼻子竖挑眼⑤眉毛胡子一把抓⑥起大早,赶晚集⑦求爷爷,告奶奶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⑨摇头不算点头算⑩中看不中吃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

    四、关于下雨、下雪、交友、健康、学习的谚语各一句,再分别写5句俗语

    俗语和谚语没办法细分的,写了几个谚语和歇后语.谚语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2、瑞雪兆丰年;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河南开封)3、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最难寻;酒肉朋友易找,患难之交难逢4、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千保健,万保健, 心态平衡是关键.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歇后语:1、光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2、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又动(冻)人;下雪天走路--一步一个脚印;下雪天打兔子--白跑3、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4、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 ;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 5、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书呆子的背包——净是文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