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兹杰拉德
一、如何评价大作家菲兹杰拉德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之一。
F.S.菲茨杰拉德,美国小说家。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父亲是家具商。他年轻时试写过剧本。读完高中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在校时曾自组剧团,并为校内文学刊物写稿。后因身体欠佳,中途辍学。1917年入伍,终日忙于军训,未曾出国打仗。退伍后坚持业余写作。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出了名,小说出版后他与吉姗尔达结婚。婚后携妻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菲兹杰拉德成名后继续勤奋笔耕,但婚后妻子讲究排场,后来又精神失常,挥霍无度,给他带来极大痛苦。他经济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莱坞写剧本挣钱维持生计。1936年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几乎无法创作,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并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年仅44岁。
菲兹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也频有特色。除上述两部作品外,主要作品还有《夜色温柔》(1934)和《末代大亨的情缘》(1941)。他的小说生动地反映了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展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
二、Ginevra King是谁
Ginevra King(吉内娃·金)是在普林斯顿求学时的菲兹杰拉德的初恋女友,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在菲兹杰拉德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她同样还是菲兹杰拉德另一本小说《天堂的另一面》的女主角原型。
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相似的是,黛西·布奇南抛弃了盖茨比,Ginevra King则抛弃了菲兹杰拉德,并且,这两对曾经关系复杂的男女都在结婚多年后再次相遇,盖茨比对黛西“充满了金钱”的身体感到惊诧,不过Ginevra King却很快淡出了菲兹杰拉德的视线。在错过了Ginevra King之后,菲兹杰拉德与泽尔达成婚。
《盖茨比的女孩》(一本名揭示黛西的原型以及激发菲兹杰拉德灵感的其他女性朋友的书)的作者卡罗琳·布莱斯顿将 Ginevra King比成20世纪早期的帕里斯·希尔顿,都继承了大量的家产,具有洛莉塔般的年轻和对男人的致命诱惑力。在第一次见面后,菲兹杰拉德就开始不停地写情书给她。对当时生活清贫、酗酒的菲兹杰拉德来说,Ginevra King成了他文学上的灵感来源。
三、WhereisBigAppie
你知道Big Apple指的是哪个城市吗?对了,是纽约.你知道纽约的这个昵称是怎么来的吗?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有一个名叫约翰·菲兹杰拉德的报刊作家,曾为他撰写的一个赛马专栏取名为Around the Big Apple.据约翰·菲兹杰拉德说,他是从新奥尔良的赛马骑师那儿第一次听说Big Apple这个词的,骑师们将纽约的赛马跑道称为Big Apple,因为那是每一个职业赛马骑师的目标所在.1971年,为了吸引游客重返纽约,Big Apple首次作为官方广告的主题出现.那个时候,纽约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又吵、又脏、又危险的城市,这次广告宣传活动旨在重塑纽约的城市形象,突出纽约热闹繁华的一面.一想起纽约就会首先想到那些大人物、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百老汇、林肯中心、自由女神像以及华尔街.这里是全世界最吸引人也是最激动人心的城市之一,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贸易和文化中心.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一直是纽约最伟大的优点之一,三百年来这座城市一直敞开胸膛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友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Big Apple.。
四、菲茨杰拉德与海明威的关系
不符合事实,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而1926年《太阳照样升起》问世,他们各自用崭新的表现手法,如实地反映出战后的社会状况,对其后的美国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整个西方国家普遍出现幻灭感,社会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彻底摧毁了美国传统的价值观,而且塑造出了一批被称作“迷惘的一代”的青年作家他们有所怀疑,却找不到生活的准则和应有的方式这个时代代表作家的作品的共同点是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迷惘失落的情绪和青年人悲观失望又麻木放纵的生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和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海明威和菲兹杰拉德既是那个时代的文学骄子,又是那个文学繁荣时代的创造者1925年,菲兹杰拉德出版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二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问世他们各自用崭新的表现手法,如实地反映出战后的社会状况,对其后的美国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两个作者个人经历和所处的相同地时代背景出发,将两部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女性观以及写作风格做以比较研究,从而发掘出历史背景对作者创作的影响以及两人的创作对美国文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海明威和菲兹杰拉德二人为文坛好友,经常互相切磋写作心得,然而由于两人性格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造成整个人生观、世界观有所差异尽管如此,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和亲身经历者,两人处于同一社会大环境下,无法逃脱时代的命运两部小说均为半自传小说,反映了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痛苦和彷徨。
五、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菲兹拉杰拉德是如何把盖茨比描写的神
盖茨比的个人经历是作家菲茨杰拉德对大萧条时期之后的“爵士时代”的一个不安的叙述:它刻录着“爵土时代”及其伴随着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具有深到的社会普遍代表性和认识价值。这个叙述从盖茨比的豪宅到美国人的梦想,都可被视为是对了不起的“美国往事”的一个忧伤而优美的文学追述,好似一只”驶向未来的船,却也无休止地梦回过去。”他从个人情感和理想入手将盖茨比塑造为一个当代英模式的、不切实际的、满脑子对世界充满虚幻梦想的、自认为是绅士派头的、幽灵式的性格,仿若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的人”,从而使整个作品仿若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安魂曲”——一首20世纪“爵士时代一美国梦”的安魂曲。
首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讲述人尼克是相对于作家菲茨杰拉德所塑造的读者喜欢的那种叙述人,也是一个“个人化的”,“自叙述的”叙述人,因为他不仅在故事之内,而且还担任主要角色。他是一个出众的人物,具有优良的个人品质。不仅如此,这个个性化的叙述人是作家本人的声音,同时也是叙述人尼克向读者讲述的声音。借此,尼克讲述着自己的个人历史、故事——1915年毕业于纽黑文,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22年又去了东部学金融,而后利用假期来到纽约,观察并侦探盖茨比及其从中历折射出的、当时美国整个爵士世界时尚而消费的社会历史情形。他对周围的世界和人充满了极度的天真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尤其“愿意和他人分享他所知道的有关秘闻和隐私”,包括自己的故事;他有着完整的身份———个来自于美国中西部的部落家族第三代传人。叙述人尼克巧效地拉开了叙述者与他本人的距离,以利于作品故事的被叙述;借此叙述,叙述人尼克直接端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比主人公盖茨比知道得多;他的叙述是“内在聚焦的”。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由尼克从他这个固定的角度讲述的,并渗透着他个人的观点。
尼克还同时身兼“局外异叙述的”题述人,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不在自己叙述的故事之中。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与盖茨比联手奠定了一个典型的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式的神话叙事格调,叙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叙述内容,更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的结构叙述的大目的和大叙述显然是由几个严肃庄重而非轻薄的目的和次主题构成的:一是弥漫着些许神秘气息的罗曼司;二是极度的富有与美貌以及被满足了的穷奢极欲;三是爱的幻觉和强烈的地域感。其中有着对盖茨比与黛西罗曼司的、有着对盖茨比寓所的漂亮花园和豪华派对的、还有着对盖茨比葬礼的等等精神内容活动的叙述,尤其通过派对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在美国中西部或整个美国的日益盛行,显现出美国的时代精神构成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