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是荷花吗
一、莲花就是荷花吗,两者是不是一样的
两者一样 那种由茎托出水面、花瓣很大的花就是莲花,也叫荷花,而那种贴着水面生长的则叫睡莲。
睡莲并不是莲花。莲花(荷花)是双子叶植物纲山龙眼目莲科莲属荷花种的植物,当它被称作“莲花”的时候,说的是它的科,或者属,被称作“荷花”的时候,则说的是它的种;而睡莲则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毛茛目睡莲亚目睡莲科睡莲亚科睡莲属睡莲种。
如果按照植物学的分类,莲花是莲花,睡莲是睡莲。 具体区别 (1)荷花大多高托于水面,而睡莲则通常如其名一样,似睡在水面绽放,大多贴于水面或距离较近。
(2)荷花的叶多为正面深绿色,背面为灰绿色,而睡莲的叶则正面多为绿色,背面呈紫红色。 (3)我们日常所食用的莲藕就是荷花声誉淤泥中的地下茎,而睡莲则不会生长出"莲藕"。
扩展资料 莲花和睡莲还有很多区别。 1.莲花的花中心有莲蓬,睡莲没有;莲花开花后,无论早晚,花都不再闭合,而睡莲晚上则要合上花瓣睡一觉。
2.莲花的茎比较粗壮,能托住花和叶子,伸出水面,而睡莲的茎细嫩,只能依靠水的浮力把花和叶子托在水面。 3.睡莲的叶子,叶尖分叉,比较小,而莲花则是完整的一片大叶子。
4.莲花的根茎肥大多节,在水底的淤泥中横着生长,挖出来就是我们常吃的藕,而睡莲没有藕,只有短粗的一节根状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莲花。
二、莲花和荷花是一个品种吗
对,是一会事. 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植物。
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
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 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至秦汉时代,先民们还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
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
三、莲花别称是什么
莲花的别称有荷花、芙蕖、溪客、碧环、玉环、鞭蓉、水芙蓉、鞭蕖、菡萏(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水芝、水华、水芸、水旦等. 芙蓉 《尔雅》:“荷,芙蕖,别名芙蓉,亦作夫容.”《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未为夫容.”李时珍《本草纲目 》:“芙蓉,敷布容艳之意.” 芙蕖 《尔雅?释草》:“荷、芙 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疏:“皆分别莲茎、叶、华、实之名.芙蕖,未发为菡萏.”魏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绿波.”晋潘岳《莲花赋》:“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 藕花 唐张籍《送从弟之苏州》诗:“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宋陆游《同何元立赏荷 花追忆镜湖旧游》:“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 水芙蓉 《群芳谱》:“荷花亦称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称,为明其区别,故又称荷花为水芙蓉. 草芙蓉 《广群芳谱》“荷花:芙蕖花,一名水芙蓉.”注云:“杜诗注云:产于陆者曰木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水华 李时珍《本草纲目》:“莲花”释名:“芙蓉、芙蕖、水华.” 水芝 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华,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纲目》:“《本经》谓莲子为"水芝丹".”金元好问《泛舟大明湖》:“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 泽芝 《类聚》引晋郭璞《尔雅图赞 芙蓉赞 》云:“芙蓉丽草,一曰泽芝,……”刘宋鲍照《芙蓉赋》:“访群英之艳绝,标高名于泽芝.” 灵草 魏曹植《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吴闵鸿《芙蓉赋并序》:“乃有芙蓉灵草,栽育中川.” 玉芝 《本草经》载:“荷花又名玉芝.” 君子花 北宋周敦颐著《爱莲说》,谓莲为花中之君子,故莲又称“君子花”.黄宅中《希濂堂留诗》:“是时夏六月,莲沼吐芳芬,我爱君子花,遗花如甘棠.” 水宫仙子 因莲生水中,莲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好似仙女飘然而行,故名.宋张耒《鸡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轻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潜波踏明镜.” 净友 又称净客.莲花洁净不染,因此人们称其为净友.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禅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宋代陈亮《新荷叶》词:“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研.”宋代刘过《贺新郎》词:“水浴芙蓉净.” 菡萏 即莲花,或指未开之莲花.《尔雅》:“荷,芙蕖……其华菡萏.”唐代刘商《咏双开莲花》:“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明李梦阳《去妇词》:“菡萏鸳鸯不羡,人生一别何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