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
一、波德莱尔的《应和》赏析内容、思想含义,
《应和》一诗是表现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重要作品,有论者甚至将其视为“象征主义的宪章”.“应和论”不是波德莱尔的发明,它具有长久的历史渊源.但正是波德莱尔对这一古老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和全新阐释,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对其加以自觉运用,使其焕发出现代生命力.“应和论”不仅丰富了波德莱尔的文学创作,更是直接影响了他对文学艺术审美和伦理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说波德莱尔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应和论”基础之上的.《应和》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主题:人和自然关系.在象征主义者看来,自然在有形与无形之间,都充满了丰富的关联.正如诗第一节所呈现出的想像:“自然”的庙堂之中,每一根柱子都是“活的”,有生命的,它们用神秘的方式──“模糊隐约的语音”──相互交流着,形成一座“象征的森林”.实际上,“象征的森林”本身就是宇宙、人生的一个象征,在不同事物的相互呼应中,所有的存在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在人的感官、人的内心之中,就深深藏着这个“整体”的秩序和奥秘,即诗中所言:“正如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合并/归入一个幽黑而渊深的和协”.而对于通感手法与象征手法的运用,如:“香味,颜色和声音都相互呼应”.嗅觉、视觉、听觉乃至触觉,本来是不同的感官,感受不同的刺激,但诗人也让它们发生了“应和”.请试着想像:为什么“香味”会“新鲜如儿童的肌肤”“柔和如洞箫”“翠绿如草场”呢?当颜色、触觉、气味与乐音,错综在一起,同时唤醒读者的各种感官.至此,诗人继续渲染出一个无限扩张的“香味世界”.许许多多的古怪的“香味”,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歌唱性灵和官感的狂欢”.这首诗只有十四行,容量却很大,不仅形象地阐发了象征主义的理念,而且也提供了一个“通感”写作的范例.它就像一只化学烧瓶,让观念与经验、以及不同的感官,在其中剧烈地发生“化合”作用.。
二、波德莱尔的生平是怎样的
波德莱尔(1821 ~ 1867年),法国著名诗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
出生在一个受过法国大革命洗礼的巴黎美术教师家中,6岁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欧皮克上校后来擢升将军,在第二帝国时期被任命为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他不理解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复杂心情,波德莱尔也不能接受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于是欧皮克成为波德莱尔最憎恨的人。
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诗人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情绪。波德莱尔曾在巴黎路易大帝中学就读,成绩优异,但不守纪律,后被开除。
从此他陷于孤独,在苦闷中写诗,但发表的不多。1848年革命中参加过武装起义,但起义失败,路易•波拿巴称帝,使他圣西门式的空想社会主义破灭。
三、波德莱尔为什么自称“颓废派诗人”
波德莱尔,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是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
波德莱尔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给一个军人。继父想让他做一个规矩的官场人物,而这却让他更加反叛起来:吸毒、酗酒、穿着怪异,不满资产阶级的社会现实。
波德莱尔的诗标新立异、非常精美,享誉世界文坛,同时他也是世人争议颇大的一位作家。 在他究竟是不是颓废派诗人的问题上,世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波德莱尔生前曾经自称是“颓废派诗人”,但他所说的“颓废”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意思,而是“精美”的意思。他的朋友和老师戈蒂耶曾评论他的诗是“一种在衰老文明的夕阳下产生的艺术”。
波德莱尔的诗,许多都是社会的真实写照,从这一角度上,戈蒂耶曾经说过他是一位颓废派诗人,戈蒂耶说的颓废是社会的颓废,而不是诗人的颓废。 雨果等一批著名的作家给予了波德莱尔以极高的评价。
雨果说:“波德莱尔描绘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凄光于艺术的天国,创造出一种新的战栗。”历史学家奥古斯坦•蒂埃里则称他是“现代的但丁”。
高尔基把他列人“正直的”“具有寻求真理和正义的愿望”的艺术家。而托尔斯泰则对波德莱尔颇有贬斥之词,评价他是上层阶级的批评家和观众吹捧起来的作家。
四、波德莱尔的功绩都有哪些
波德莱尔原名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他是十九世纪的法国著名的诗人和诗歌象征派的领头人物,他的诗歌在欧洲国家诗坛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法国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那么具体的波德莱尔的影响有哪些呢波德莱尔的影响还是极其深远的,波德莱尔是象征派的先驱,促进了象征诗歌的发展,他的诗歌总是围绕思想转动,因此改变了整首诗的风格,他的影响不只如此,他还影响了法国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马拉美和兰波,魏尔伦的诗歌富含了很强的音乐性,给人一种很朦胧的感觉,马拉美的诗歌带有一种病态的感觉,他的诗是很空虚和荒诞的,兰波则是将“声、色、味结合起来,并创造了《彩色十四行诗》,虽然他们的诗歌都各具特色,但是却因为波德莱尔诗歌的影响,从而结合自己的特点开拓了诗歌新的领域。
五、人生不如一句波德莱尔什么意思
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而这里的一行波德莱尔指的是他的诗,喻指青春的美好,纯粹。
出自芥川龙之介的自述文章《一个傻子的一生》。这句颓废而销魂的名言已被人引用了无数次放浪、酗酒、鸦片、巴黎,因为这些过于“浪漫”的用词,悲惨人生变为奇幻之旅。无论从潘多拉的盒子中跳出的是什么,肮脏、悲观或绝望,波德莱尔都能把它升华为诗。
波德莱尔用作品奠定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调:摒弃传统,独辟蹊径。他从自己的创作出发,在诗歌题材上大胆创新,选取城市的丑恶与人性的阴暗面,并且具有在声光和色的背后捕捉事物秘密的才能。他在习以为常的具象中,展现人生的各个层面。
诗人拒绝把生活空虚地理想化,拒绝浮面的欢娱自足,他要返回存在的本质层次,因而把社会病态诉诸笔端。波德莱尔认为“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是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艺术的奇妙的特权之一。
扩展资料:
芥川龙之介的评价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可以看作是大正期小市民知识阶层的良心、感觉、神经、趣味等经提纯而获得的结晶。他的创作是他学识与才华的化身。其中有些宝贵的东西,如不被芥川发现或许将永眠地下”。芥川的这种发现,是天赋所赐。
更有深一层意思是,芥川不只是改写故事,而是借助古典中的历史素材,阐释近代的问题。在故事背后明显地渗透着作者的人生感悟。可以认为历史题材对于芥川只是“衣裳”,只是倾诉对世事所感的载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芥川龙之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德莱尔
六、波德莱尔应和
十四行诗
波德莱尔,被后人看作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应和》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诗集中阐发了象征主义诗歌的世界观,可以看作是理解象征主义的一把钥匙。
人和自然、世界的关系是什么,似乎是文学永远的话题。在象征主义者看来,自然不是一种僵死的存在,而是一个充满了灵性的世界,在万物之间、在人与自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在有形与无形之间,都充满了丰富的关联,正如此诗第一节所呈现出的想像:“自然”的庙堂之中,每一根柱子都是“活的”,有生命的,它们用神秘的方式──“模糊隐约的语音”──相互交流着,形成一座“象征的森林”。这座森林与弗罗斯特的“树林”不同,在其中穿行的人不是感觉到困惑,而是也参与柱子或树木之间的交流,树木和人在相互凝视。实际上,“象征的森林”本身就是宇宙、人生的一个象征,在不同事物的相互呼应中,所有的存在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在人的感官、人的内心之中,就深深藏着这个“整体”的秩序和奥秘,即诗中所言:“正如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合并/归入一个幽黑而渊深的和协”。
象征也是一种创作的方法,这种创作方法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既然诸多自然事物之间存在着神秘的应和,那么诗人想像力的作用,就在于揭示那些隐藏的“应和”关系。因而,在象征主义诗人的笔下,各种感官、形象、词语,都发生了奇特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呼应,日常语言、日常逻辑的无形桎梏随之被打破,在语言自由的跳跃、连接中,更多表达的可能性涌现出来。这种手法在《应和》中也得到了具体体现,特别是所谓的“通感”手法,诗人直接写出了它的含义:“香味,颜色和声音都相互呼应”。嗅觉、视觉、听觉乃至触觉,本来是不同的感官,感受不同的刺激,但诗人也让它们发生了“呼应”。
似乎为了展示“通感”手法的魅力,诗人在第三节也亲自实验了一下,在不同的感官之间架起桥梁,试着想像:为什么“香味”会“新鲜如儿童的肌肤”“柔和如洞箫”“翠绿如草场”呢?这有违一般的常理,却扩张了我们经验的可能,颜色、触觉、气味与乐音,错综在一起,同时唤醒读者的各种感官。至此,诗人好像还没有尽兴,继续渲染出一个无限扩张的“香味世界”。许许多多的古怪的“香味”,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歌唱性灵和官感的狂欢”。
这首诗只有十四行,却容量很大,不仅形象地阐发了象征主义的理念,而且也提供了一个“通感”写作的范例。它就像一只化学烧瓶,让观念与经验、以及不同的感官,在其中剧烈地发生“化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