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慌
一、“我在说谎”这句话是真话还是假话
“我在说谎”,这句话看来毫无疑义,完全是一种坦白交代的面目,只是在承认一个错误罢了.对于此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这一般不取决于这句话本身,而在于其他一些东西,比如他一贯的表现,比如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等等.然而,仔细看看这句话,只是就这句话本身,问题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简单.我们不妨推究一下这句话.假设“我在说谎”这句话是真话,那么我就没有在说谎,我说了实话,那么“我在说谎”就成了一句假话.而假设“我在说谎”是假话,那么我说的正是假话,“我在说谎”也就反而是句真话了.这下你就能看到这句话带给我们的困难,“我在说谎”既不能是真话也不能是假话,无论是那一种,都会带来矛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悖论.所谓悖论就是是指一种导致矛盾的命题.如果承认它是真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真的.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论,上面的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古老悖论的变体.这个古老悖论是这样的: 公元前6世纪,克利特哲学家艾皮米尼地斯(Epimenides)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这句话有名是因为它没有答案.因为如果艾皮米尼地斯所言为真,那么克利特人就全都是说谎者,身为克利特人之一的艾皮米尼地斯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他所说的这句话应为谎言,但这跟先前假设此言为真相矛盾;又假设此言为假,那么也就是说所有克利特人都不说谎,自己也是克利特人的艾皮米尼地斯就不是在说谎, 就是说这句话是真的,但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又会产生矛盾.因此这句话是没有解释的. 像这样的悖论还有许多,比如:书目悖论(一个图书馆要编纂一本书,其内容是列出该图书馆里所有不列出自己书名的书的名字.那么作为目录的书该不该列出自己的书名?)、唐吉诃德悖论(桑丘?潘萨在他治理的岛上颁布一条法例,规定过桥的旅客必需诚实地表示自己的目的,否则就会被绞死.有一个旅客在见到桥上的告示后,宣称自己过桥是要被绞死的.那到底是让他通过还是不通过呢?)、全能悖论(上帝能创造出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吗?)、理发师悖论(一个城市里唯一的理发师立下了以下的规定:只帮那些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现在问一个问题:理发师应该为自己理发吗?)等等.聪明的读者,你不妨试试像本文上面那样推导一下这些悖论. 悖论的出现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
二、七岁的宝宝为什么喜欢说谎
撒谎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现象,宝宝撒谎与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认识能力相关,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幻想性撒谎3岁内的宝宝无法分清想像与现实,常常把想像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来描述。
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像加工,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他们也可能把自己的愿望施加到某件事情上,把本来不存在的事情说得跟真的一样,但是又漏洞百出,这只是他们通过想像表达自己愿望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这种撒谎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带有非常明显的幻想痕迹。
被动性撒谎宝宝天性想要做好某件事情,获得妈妈或其他自己喜爱的人的赞赏。当他们做错事情后,会因为担心受罚而说谎。
其实,宝宝天性纯真、直率,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不会控制自己探索的欲望。但当他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妈妈的不满甚至是责罚时,为了逃避宝宝就会尝试说谎。
尤其当宝宝说谎后成功逃避责罚时,他们的说谎行为就会得到鼓励。行为性撒谎有些被父母娇生惯养的宝宝,习惯于一切玩具、食品都归自己所有。
他们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都有可能悄悄地把它拿回家。为了怕妈妈发现而失去这些东西,宝宝也可能编一些想像的小谎言来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合理。
四大策略,将谎言转化成智慧可能妈妈们没有想到,在宝宝的谎言背后还孕育着智慧种子吧!对宝宝而言,撒谎,尤其是幻想性撒谎是他们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最好见证。只要妈妈根据宝宝撒谎的情况分别对待,并进行恰当引导,宝宝的撒谎就不再是令妈妈头痛的问题。
相反,利用宝宝的撒谎行为,妈妈可以培养出一个更加充满想像力与创造力的聪慧宝宝。策略一:正确对待宝宝的撒谎行为撒谎的过程其实就是宝宝想像与创作的过程,它对培养宝宝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宝宝像露露一样撒谎时,妈妈千万不要训斥他:“露露,瞎说什么呢?你哪儿有芭比娃娃?”聪明的妈妈会说:“宝宝,你没有这样的芭比娃娃,但是你确实很希望有一个这样的芭比娃娃,对吧?你的想像力真丰富!你再想想,你想要的芭比娃娃还能做些什么?我们来编一个芭比娃娃的故事好不好?”如果妈妈策略指出宝宝的问题,同时宽容对待宝宝的幻想性撒谎行为,并对他们的幻想性撒谎行为进行诱导,宝宝就会在诱导下摆脱错误的撒谎行为,并大胆地想像与创作。如果发现宝宝有幻想性撒谎行为,妈妈千万不要因宝宝撒谎而训斥他们。
要知道,这样的处理方式极有可能扼杀一个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策略二:给宝宝创造更多的幻想性“撒谎”机会比如,宝宝对妈妈做饭的事十分好奇,那么妈妈在跟宝宝玩耍时可以来一次幻想性“撒谎”竞赛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宝宝的想像力,挖掘他们的语言智能。妈妈一边假装做各种洗菜切菜的动作,一边对着宝宝唠叨:“现在我要给宝宝做饭了,我把茄子洗干净,咚咚咚咚切成丝,给宝宝做个鱼香茄子煲……好了,鱼香茄子煲做好了,现在该宝宝给妈妈做好吃的了”。
于是,宝宝会在妈妈的诱导下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妈妈或家里其他人做出很多的“美味佳肴”来。策略三:让责罚变得更策略些当宝宝做错事,为逃避责罚而撒谎的时候,妈妈不要如临大敌般地对待他们。
这样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不见得能立竿见影地改变宝宝的撒谎行为,相反还可能让宝宝更加依赖撒谎来逃避责罚。聪明的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这次错误做点别的文章,既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又不失时机地利用撒谎行为开发宝宝的智力。
比如,妈妈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宝宝的错误,温和地提醒宝宝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给他们提出要求: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弥补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免于惩罚,比如编一个自己想像的故事等。策略四:给宝宝一次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如果宝宝发生行为性撒谎,妈妈一定要相信宝宝会改正错误,并可给宝宝提供一个设想补救方案并实施方案的机会。
这样,既可以让宝宝自省,同时也可通过给予宝宝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比如,宝宝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妈妈可以让宝宝自己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聪明的宝宝可能会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还给人家并道歉;把玩具还给人家的同时,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人家玩;把玩具先还给人家,然后再与人家商量,说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一会儿等。
如果宝宝想不出方案,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提示:“菲菲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她会很难过啊,你怎么办她才不会难过呢?”爱说谎的宝宝更富于创造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般,宝宝从3岁开始就会说谎,到小学二、三年级时,谎言最多也最严重。但说谎是每个宝宝的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站在宝宝智能发展的角度来看,宝宝动辄说谎妈妈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心理学证实:说谎者必须具备将自己未曾体验的事,说得像确有其事的能力,这表示他们具有将语言与行为分离的能力。
也就是说,善于编造谎言的宝宝具有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