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不改
一、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害人亦可能大焉!
是说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大意是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左传》这句话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历史上确有能改过而终成大业的君主.楚庄王初登基时,日夜在宫中饮酒取乐,不理朝政.后来臣下用“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神鸟故事启发他,并以死劝谏,终于使他决心改正错误,认真处理朝政,立志图强.楚国终于强大起来,楚庄王也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二、知错不改的故事
是教案,你自己慢慢看吧 一、教材说明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蔺相如和廉颇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辉的人物。
“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个故事着力刻画了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则着力赞扬了廉颇的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精神。
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理解廉颇的这段话,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廉颇英勇善战,威震朝野,战功赫赫,这是实情。甚至在“渑池之会”中维护国家尊严也有他一半功劳,因为“秦王没占到便宜。
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但是,对于蔺相如的认识,却失之偏颇。
蔺相如虽不能持刀作战,但他的唇枪舌剑,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何况,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他均是以性命来逼秦王,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现在璧在我手里,你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可以说,蔺相如也堪称一员猛将,只不过他出入的是没有刀光剑影的战场,但战斗同样是惊心动魄的。 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
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这在他们的语言中都有体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将相和”的故事才成为历史上一段光彩不灭的佳话。
二、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召集、大臣、允诺、廉颇、抵御、侮辱、拒绝、战袍、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4.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建议 1.《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教学本课,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
另一种是,先通读一遍课文,大体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引导学生去研读每个小故事;最后再综合从各个故事中得到的认识,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 2.指导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小标题,是一种概括能力的训练。
学生按课文中已出现的“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概括当然可以,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的其他概括方法也应肯定,关键是要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至于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只要学生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不必要求过高。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完璧归赵”的结果是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这是他在“渑池会”后晋升为上卿的前提,而蔺相如晋升为上卿,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就是这样联系起来的。
3.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本课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思考·练习”第一题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正是这样的目的。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
多数学生可能说喜欢蔺相如,有些学生会说喜欢廉颇,可能还有说喜欢赵王的,因为他善于用人,论功行赏。只要言之有理,就应加以肯定。
如果有学生说喜欢秦王,也应让其陈述理由,但应加以疏导,不能为了体现个性阅读而否定了基本的是非观念。 4.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时,可结合“思考·练习”第三题,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交流讨论。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可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 对思考题列举的问题的讨论,应使学生认识到:秦王叫人记录赵王为其鼓瑟一事,是为了说明秦王可以指挥赵王,他们之间是不平等的,这对赵国是个奇耻大辱。
而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说明两国之间是平等的,从而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秦王知道。
三、形容知错不改的成语
【怙顽不悛quān 】犹言顽固不化。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怙过不悛hù guò bù quān】 指坚持错误不改。
【迷而不返】 迷失了道路,不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道改正。
【迷而不反】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遂迷不寤】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将错就错】 指事情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
【死不改悔】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坚持错误。
四、表示知错不改的成语
一意孤行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西汉时,太尉周亚夫有个属官叫赵禹。此人文笔犀利,廉洁正直。汉武帝对他极为赏识,便任命他为太中大夫,参与制订国家法律。赵禹等人根据汉武帝的旨意,补充和修订了原有的法律条文,以约束办事的官吏。当时许多官员都请赵禹作客赴宴,希望他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回旋的余地,可赵禹从不作答回请。后来,赵禹等人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以限制朝廷官员。公卿们知道消息后纷纷去劝说赵禹,要他不要把法律定得太苛刻。谁知赵禹见了携带重礼而来的公卿们时,只是和他们天南地北地乱聊,根本不理会他们的暗示。公卿们见实在说不下去,只好起身告辞。在他们离开前,赵禹又把礼物一一退还给他们。人们这才知道赵禹是个真正廉洁正直的人。有人问赵禹,他是否考虑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他回答说:“我这样拒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五、一个人知错不改,屡教不改,怎样才能原谅
这个``
真的很难说呢``
因为这样的问题``
并不是客观的意见就能解决``
还是看自己是怎样对待的吧``
听你这样说``
你和他肯定也是有很深厚的感情``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的是``
他所犯下的错误``
对你是否有造成很大的伤害``
或者是你看不过去的``?
要是没有的话``
我想``还是不要去想太多了``
要是有的话``
你劝了他他还不改``
我想除了他的为人之外``
也许你对他的影响力也不够大吧``
也许``你还没有深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吧``
我个人认为``
要是知错了``
不可能会不改吧``
只是可能会再犯而已``
但是不能频频出现``
要是真是这样``
那这个人``
也就不是那么值得你原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