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李贽

    李贽

    一、明代李贽的简介

    李贽(1527年十月廿六-1602年三月十六)[1],明朝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2],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3],是明朝颇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后被公家迫害,乃自杀,死后一度被泉州民众奉之为神,称“温陵先师”。

    李贽于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11月19日)农历十月廿六日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南门外。六世祖李驽是泉州巨商,从事远洋贸易,乘船往来于泉州与忽鲁模斯(今伊朗的阿巴斯港)之间,并娶当地女子为妻。他的父亲李钟秀以教书为业,李贽七岁时便随父亲读书、学习礼仪。[4]

    嘉靖三十年(1551年)中举人,五年后,授河南共城教谕。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擢南京国子监博士,数月后,父白斋公病故于泉州,回乡守制。时值倭寇攻城,他带领弟侄辈日夜登城击柝巡守,与全城父老兵民同仇敌忾。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出任北京国子监博士。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补北京礼部司务,浸淫阳明学、佛学。

    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三年后弃官。

    万历九年(1581年),春,应湖北黄安耿定理之邀,携妻子女儿到耿家乡黄安天台书院讲学论道,住耿定理家中充当门客而兼教师,但和耿定理做大官的的哥哥耿定向意见冲突。定理死后,迁居麻城,住维摩庵,过着半僧半俗的“流寓”生活。后迁至麻城龙潭湖芝佛院,读书著述近二十年。

    万历十六年(1588年),剃发为僧,虽身入空门,却不受戒、不参加僧众的讽经祈祷。他有洁癖,衣服一尘不染,经常扫地,以至“数人缚帚不给”。

    万历十八年(1590年)其《藏书》在麻城刻印出版。

    万历二十年(1592年)作《童心说》,批点《西厢记》民间文学,刊印《卓吾评点水浒传》。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至二十八年(1600年),到山西、通州、济宁、金陵游历。在济宁、金陵曾两次与利玛窦见面,讨论天主教与佛教教义。二十八年回到麻城。同年冬天,湖广佥事冯应京以“维护风化”为名,指使歹徒烧毁龙湖芝佛院,又毁坏他预为藏骨的灵骨塔。李贽被迫避寓麻城东北商城县黄檗山中。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前御史马经纶闻讯将李贽接到通州,住莲花寺。

    万历三十年(1602年),都察院左都御史温纯及都察院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奏劾李贽,明神宗见疏即下诏,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逮捕李贽下狱,著作被通令烧毁。入狱后,李贽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原籍福建,感慨道:“我年七十有六,死耳,何以归为?”又说:“衰病老朽,死得甚奇,真得死所矣。如何不死?”三月十五,呼侍者剃发,夺其剃刀割喉,气不绝者两日,三月十六日(公历5月7日)子时气绝,享年76岁。东厂锦衣卫写给皇帝的报告,称李贽“不食而死”。马经纶葬之通州,墓今犹存,在北京市通州区海子公园燃灯塔西侧。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李贽的学生汪可受,以及梅掌科、苏侍御捐银钱为李树碑。据说“卓吾血流二日以殁,惨闻晋江,士庶甚闵,于晋江西仑作‘温陵先师’庙,颇奉香火,后毁于兵燹。”[5]

    李贽生有4子3女,除大女儿外,其他都不幸夭殇。

    二、李贽的主要思想

    李贽(1527-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

    福建晋江人, 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 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

    原籍河南,姓林,元朝以后迁来福建。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谋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

    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 儒学传统观念束缚。

    12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26岁中举人 。

    30岁至45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20多年宦海生涯,他耳闻目睹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民反兵变、倭寇骚扰我东 南沿海等现实,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

    他与那些昏官迂儒和假道学格格不入 。54岁那年,毅然辞官,寄居湖北黄安(今红安县),同大官僚耿定向的二弟耿定理探计学问。

    耿定理死后,耿定向屡次来信指责李贽“超脱”,两人遂由思想上, 政治上的分歧发展为公开的激烈论战。李贽只好移居黄安邻县的座城经摩庵,过着半僧半俗的“流寓”生活后来他干脆把妻女送回原籍,自己则在座城龙湖芝佛院落发,同友人周友山等知己在青灯古佛下讲学论道。

    他的《焚书》就是这时在座城刻 行的。书中收入了几封与耿定向论战的书信。

    耿定向得知,一口咬定是李贽对他的“诽谤”,并以此为借口,批示其门徒对李扫亢进行围攻、迫害。李贽被逼无奈, 只得离开龙湖,长期出游四方。

    在邪恶的势力面前,李贽毫不畏惧,始终坚信正义在自己一边。在极其艰难的 条件下,李贽的另一部重要著作《藏书》在南京刻行。

    翌年,李贽从南京回到龙湖,原打算终老在此,岂料耿定向余党及原是李贽友人的梅国桢竟然伙同地方官吏, 暗中造出“僧尼宣淫”的谎言,对李贽进行无耻的诽谤,掀起“逐游僧、毁淫寺” 的恶浪。地方官吏以“维护风化”为名,指使歹徒烧毁龙湖芝佛院,并下令搜捕李贽。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李贽避入河南商城中。这时正值敢于直言极谏的好友马经 伦被贬后来访。

    李贽后来便寄寓在马家,继续从事《续藏书》的著述。 万历三十年(1602年),大官僚沈一贯指使张问达弹劾李贽“惑乱人心”,“ 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这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

    明神宗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为罪,逮捕李贽,焚毁其著作。李贽入狱后,据说明迁要押解他回原籍福建,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耳,何以归为?”于是愤然自刎。

    李贽的进步思想,首先表现在反对封建统握甙芽鬃拥乃枷胨党墒峭蚬挪槐涞?永恒趔李贽认为,千百年来“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就是 说,人们对是非的评论,本来没有固定的标准,对人的评论,也没有固定的结论, 是非如同岁朋一样,日夜不停地发展变化,而衡量的标准也应该了随着社会前进而 发展变化。

    李贽还对宋朝以来理学家吹捧孔子“天不生促尼,万古如长夜”,的宣 传进行驳斥。他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苦必 得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他还嘲讽“千古一词”、“ 千年一律”的尊孔思想,无异于“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的随声附和之犬。李贽 针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的进步思想。

    李贽尊孔言论和理学的批判,是对封建卫道者们的有力鞭挞。除此之外,李贽还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他曾说“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 说是事,作生产者但说生产,力田者便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

    他公开为商人辩护,说“商贾亦何可鄙之有?”主张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发挥各种各 样的人的个性和特长。李贽这些进步的主张,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 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在封建统治思想占绝对优势的时代,李贽的思想无疑像一把利剑刺中封建思想的痛处。这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力置李贽于死地的根本原因。

    三、李贽个人简介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又号宏浦、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父亲李白斋,也许是教书先生.李贽自幼丧母,自幼倔强难化,儒释道均不信,自称“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尤恶.”七岁随父读书,二十岁离家自谋生活,二十六岁中举人,此后便不再科考.三十岁被选做河南辉县教谕,以后做了二十多年小官,历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五十四岁时毅然辞官.做官时,坚持正义,常和长官意见不和,屡遭困厄.他曾自述:“余唯以不受管束之故,受尽磨难.一生坎坷,将大地与墨,难尽写也!” 辞官后,居住于湖北黄安,与黄安人耿定理共同讲学,很是相投.定理之兄定向,是个道学家,维护封建礼法,但是“言不顾行”,李贽很厌恶他,多次写信讥笑他,措辞尖锐,引起耿定向的愤恨.1584年,定理死,李贽知道黄安不能久留,于第二年移居湖北麻城外三十里龙潭僧舍芝佛院,过着居士的生活,从事学问.1590年,李贽六十三岁,其诗文集《焚书》刻印引起道学家惶恐,其后所写著作更象狂风一般在麻城传播开来,从之者几千、万人.在遭驱逐时,有朋友劝其到黄安暂避,他回答:“丈夫在世,当自尽理.我自六、七岁丧母,便能自立.……若要我求庇于人,虽死不为也.”封建势力在恐吓无效之下拆毁了他的芝佛院. 李贽无处容身,被一位朋友接到通州,距北京仅四十里,封建势力害怕北京变成第二个麻城,道学家上疏参劾,朝廷随即下令:“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万历三十年,李贽已七十六岁高龄,于重病之中被捕入狱.不久,乘狱卒来剃发时夺刀自刎,奄奄两日,气绝身亡.其主要作品除《焚书》外,还有《续焚书》、《明灯道古录》、《藏书》、《续藏书》等.李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中年以后接受王守仁学派和禅学的影响,更富于批判精神.他自居“异端”,反对“有天理,灭人欲”的道学思想,强调人欲的合理性,肯定“好货”、“好色”是人之常情,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反对孔子等所谓“圣贤”的盲目学科. 主张独立思考,不以前人之是非拘囿今人思想;对各种封建道德教条,敢于大胆揭露其荒谬或偏颇,对假道学、伪君子抨击更是辛辣尖刻,在文学上提倡“童心”和“迩言”,反对思想束缚,强调“自然”和“发愤”,否定一切格套,肯定创制体格,重视戏曲小说.他的思想学说集中代表了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在市民阶层中产生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传统造成强烈冲击.因此李贽必然受到守旧集团的仇视.《藏书》分为《世纪》和《列传》两部分,主要取材于历代正史,系历史人物评传.出版于1599年,李贽当时七十二岁.。

    四、李贽为什么不与妻子合葬

    应该是社会原因,他不希望妻子被连累!

    万历三十年(1602年),李贽七十六岁。春二月,遗言身后白布盖尸,土坑埋葬,似从回教葬仪。同年礼部给事中张问达秉承首辅沈一贯的旨意上奏神宗,攻讦李贽。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焚毁他的著作。李贽入狱后,“明日,大金吾置讯。侍者掖而入,卧于阶上。金吾曰:‘若何以妄著书?’公曰:‘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大金吾笑其倔强,狱意无所置词,大略止回籍耳。”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又说:“衰病老朽,死得甚奇,真得死所矣。如何不死?”三月十五,呼侍者剃发,夺其剃刀割喉,气不绝者两日,三月十六日(公历5月7日)子时气绝,享年76岁。东厂锦衣卫写给皇帝的报告,称李贽“不食而死”。死后,马经纶收葬于北京通州北门外马寺庄迎福寺侧(现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今墓地尚在,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李贽的学生汪可受、梅掌科、苏侍御捐资为李树碑。

    李贽生有4子3女,除大女儿外,其他都不幸夭殇。

    李贽的一生充满着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考虑,这也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聚焦般的体现。

    李贽主张男女平等,在妇女参政、妇女接受教育、夫妻关系、寡妇及妒妇等问题上,均提出了进步的见解.李贽还将其进步的妇女观付诸实践,如平等对待妻子和女儿,劝丧夫的儿媳改嫁,为寡妇打抱不平,招收女学生,对社会地位低贱的篆刻女作者一视同仁等等.但妇女的解放,最根本的条件乃是经济权利.囿于时代的局限,李贽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李贽的妇女观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矛盾之处.如他对节妇、烈女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但同时又夸羡她们具有男子之气;她赞成寡妇再嫁,却又承认卓文君的私奔存在"小耻";他主张夫妇之间耍平等相待,但又鼓吹"真有意为天下者,先从妻子处整顿一番如何"?李贽的妇女观及其实践,既反映了明代社会新与旧的斗争,同时也反映了新旧思想中新的为旧的所束缚的痛苦.

    五、李贽的“童心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童心说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阐述此观点的文章叫《童心说》.文章提出,“天下之至文,夫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者,真心也”.李贽以“童心”说来做为孔孟之道的对立面,认为“道理闻见”使人的言谈举止不再发自本心,因而言谈举止成为“以假人言假言”、“事假事而文假文”的虚假世界,而他所说的童心是“好察迩言”,“则得本心”(《答邓名府》)而在当时不扫除“道理闻见”的污染,恢复人的本性,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文艺创作,所以李贽在《童心说》的最后发出感慨:“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学的一首檄文,有着很大的震撼力. 一、他以“童心说”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甚至把矛头指向孔孟及儒家经典,指出他们的说教非“万世之至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二、他以“童心说”反对复古主义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理论.他认为文学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出好作品,而作品的优劣不是愈古愈好. 三、他以“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把《西厢记》、《水浒传》列为“古今之至文”. 强调抒真情,说真话的《童心话》,对古人今人以至后人都有启迪,是为千古之至文.。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