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照葫芦画瓢

    一、照葫芦画瓢出处是什么

    “照葫芦画瓢”的意思是只会模仿别 人,毫无创新精神。

    这个俗语源自北宋年间的一个典故。 《宋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名 叫陶谷的翰林学士想到外地做官,就托人 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推荐自己。没想到赵 匡胤说:“陶谷起草文书总是照抄前人旧本,只不过改编而已。”

    这话传到陶谷的 耳朵里,他大失所望。他兢竞业业地起草 文书,到头来却落得这样的评价,不觉心 灰意懒。

    他写了一首自嘲诗:“官职须由 生处有,才能哪管用时无;堪矣翰林陶学 士,年年依样画葫芦。”“照葫芦画瓢”就 是由“依样画葫芦”演化而来。

    “照葫芦画瓢”也比喻事情简单,不 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办到。葫芦成 熟后,切成两半,挖去中间的瓢,就是农 家使用的“瓢”,可以用来舀水或淘米。

    “瓢”是用葫芦做的。照着葫芦画瓢当然 很容易。

    二、照葫芦画瓢是什么意思

    俗语“照葫芦画瓢”的意思是指没有创造力,只知道模仿别人。

    由于这个俗语形象传神,因 此在生活中经常被人们引用,以此批评教育他人。那么,为何要把模仿别人的行为称为“照样画 葫芦”呢? 事实上,这句俗语出自《宋史》。

    话说北宋年间,一位名叫陶谷的翰林学士,想到外地去做 官,便托人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推荐自己。不料,赵匡胤一听说是陶谷,便笑着说:“这位老先生 起草文件时总是照抄前人的旧本,只不过改头换面地编编而已。”

    于是,陶谷没有被任用。 陶谷知道自己没有被任用的原因后,觉得很惭愧,于是写诗自我解嘲曰:“官职须由生处有, 才能哪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就这样,“照葫芦画瓢”的俗语就流传开 来了。

    三、“照葫芦画瓢源于一个什么典故

    “照葫芦画瓢”的俗语来源于《宋史》中 的一个小典故。

    北宋年间,一位名叫陶谷的 翰林学士,想到外地去做官,便托人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推荐自己。不料,赵匡胤一听 说是陶谷,便笑着说“这位老先生起草文件时总是照抄前人的旧本,只不过改头换 面地编编而已。

    于是,陶谷没有被任用。这些话后来传到陶谷的耳朵里,他不禁大失 所望,原以为皇上很倚重自己,为报知遇之恩,他兢兢业业,勉力工作。

    谁知自己辛 辛苦苦地起草文告,费尽心机把一项枯燥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却落得个这样的下 场。他深刻体会到了帝王的薄情,不觉心 灰意懒,于是写了一首诗自嘲。

    其诗道“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哪管用时无堪矣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他以此来 悲叹自己缺少独创精神。

    后来,“依样画葫芦”这句诗,逐渐演 变成了“照葫芦画瓢”的俗语。“照葫芦画 瓢”常被用来指一些人只知模仿别人,缺乏创新精神,而一直沿用至今,成了“毫无 创见”的同义语。

    葫芦成熟后,用锯截成两半,去掉中 间的瓤,便成了农家使用的“瓢”,可以作 舀水、淘米之用。瓢来自葫芦,那么,照着葫芦画瓢,当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 此照葫芦画瓢”这个熟语多用来比喻事情简单、容易,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 能办到也比喻头脑简单,只知道马马虎虎模仿,不能发挥创造性。

    四、照葫芦画瓢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词目】 照葫芦画瓢

    【发音】 zhào hú lu huà piáo

    【释义】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出处】 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宋·魏泰 《东轩笔录》第一卷

    【成语故事】 宋朝初年, 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模仿

    【结构】 偏正式

    【近义词】 依样画葫芦、照猫画虎

    【英语】 copy

    【示例】学习先进经验不能~。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