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足不前
一、“裹足不前”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裹足不前”这个成语是由李斯的名篇《谏逐客书》而来。
战国末年,秦国已经较为强大,韩国怕秦国出兵来攻,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建议秦国在泾阳县西北开凿渠道,引泾水东流人洛水,其目的是想通过修渠使秦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就可以牵制住秦东进的速度。 这个阴谋最终被发现, 令秦王对外来的说客充满戒心。
本已对说客策士不满的秦国宗室大臣乘机上书要秦王将这些来自别国的策士驱逐出秦国。李斯是楚国人,当然也在被驱逐之列。
李斯听说此事,就向秦王进谏,即著名的《谏逐客书》。其中有一句:“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 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告诉秦王如果驱逐了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就等于是抛弃人民来帮助敌国,辞退宾客去为诸侯建功立业,使得天下的士子后退而不敢向西,停步不进秦国,这就是所谓帮助寇盗兵器并且给与粮食。李斯的话击中了秦王的要害,遂打消了逐客的念头。
“裹足”意即停下脚步,后来发展为成语“裹足不前”用来形容有所顾虑而停滞不前的意思,与之近义的还有“畏缩不前”“踟蹰不前”等。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 中郭嘉劝说曹操不要杀掉刘备的时候,也运用了类似李斯的说辞:“若杀之, 是害贤也。
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
二、成语故事裹足不前的故事内容如何
裹足不前的成语故事: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
曾就学于荀卿。学业成就后,人秦做吕不韦的门客,后来深受秦始皇的信任拜为客卿(当时别国人在秦国做官的称客卿),官至丞相。
秦始皇未统一六国前,他对内主张巩固中央集权,剥夺宗室大臣的特权;对外主张武力兼并,为统一中国作出了贡献。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用李斯为丞相,销兵器、焚诗书、统一文字等措施,又多半出于他的主张。
秦始皇死后,李斯为赵高陷害,腰斩于咸阳。 《谏逐客书》本是李斯在秦国做客卿时,给秦王的一个奏章。
题目是后人加的。 战国末期,秦国任用了不少的客卿,秦国贵族的权势受到了直接的影响,秦国强大以后,韩国曾派过一名治水专家名叫郑国的人,去帮助秦国治水开渠,希望借此使秦国把人力用在水力事业上,以便减少对韩国的军事压力。
这件事被秦国察觉了,秦国的贵族就借此上疏秦王政驱逐客卿,说客卿都是为他们本国的利益来秦国的,是替他们各自的君主到秦国来从事游说离间活动的,并不真心为秦国。于是在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秦国下达了把客卿一律驱逐出境的“逐客令”。
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在被逐途中给秦王政写了这篇奏章。
文中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商鞅、范雎等客卿在秦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指出一概排斥客卿是错误的;同时,文章又剖析“逐客令”的根子,在于秦王政重物轻人,缺乏政治远见,这样势必把大批人才赶到敌国去,秦国的前途不堪设想。 秦王政被这篇文章打动了,便收回原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列举自秦穆公以来客卿为秦国的富强做出的重大贡献后,接着便剖析了“逐客”的危害,文章写道: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黔首:百姓;资:供给;业诸侯:使诸侯成就自己的功业;藉:借;赍(音迹):送东西给人;自虚:自取虚弱。 这段话的意思是:现在您却抛弃百姓去帮助敌国,排斥客卿来使别国诸侯建立自己的功业,使天下贤士退缩而不敢西来,停步而不敢进入秦国。
这就叫做“把武器借给敌寇,把粮食送给盗贼”了。不产于秦国的物品,其中也有很多宝贵的东西;不出生在秦的贤士,愿意为秦国效忠的也不少。
如今您驱逐客卿来帮助敌国,拒绝民众而增加敌国的人口,对内削弱了自己的国家,对外又在各诸侯国里结下仇怨,这样下去,要使秦国不发生危机,是不可能的。 后来,“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被简化引申为“裹足不前”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