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蝉
一、捕蝉作文
捕蝉烈日的夏季到了,耳边时时刻刻回荡着“知了知了”的蝉鸣声。
虽然婉转动听,但每当我睡午觉时,蝉鸣声不再动听,已成了噪音。所以,我决定要好好整治家门口的噪音——捕蝉我用一根很长的竹竿,系上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一个松紧带。
又带上了一个袋子——蝉的“坟墓”。这就是捕蝉必备工具。
只要我发现蝉用塑料袋套住它,再用那根连着松紧带的线,使劲一拉,两边就会突然收起来,把蝉困在里面。我不禁为自己的想法而得意,这是让我想起了一句话“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唉,别管这么多了,抓蝉要紧。”
我来到外婆家门口的桂花树边,树上的“主人”似乎意识到了我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停止了鸣叫。我蹑手蹑脚的靠近树,本想爬山树,可是,还没等我上手,已经有俩逃之夭夭。
我只好在树下少歇片刻,等蝉放松警惕了再出手。蝉又开始鸣叫,我用我的“顺风耳”听着蝉的位置,看准了,我小心翼翼地伸出秘密武器,只见塑料袋已经离它只有半米远了,这时它发出的噪音一瞬间就停止了,我被吓出了冷汗,为了不再让它再次逃跑,我猛的套住了他。
只是我终于放下心来了,我慢吞吞的把线拉了过来。只见那只蝉被我困在了里面,它在里面飞着,似乎在找出口。
但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它已经被我关在了一个密封的袋子里了。虽然我抓住了一只蝉,但没有惊动他的同党,就继续抓。
一只,两只,三只……树上的蝉已经成了我的战利品,真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蝉被我一举歼灭。
虽然他打扰了我的睡觉,但它也是益虫,我就手下留情,把他们的家搬到了花园里。现在,每当我听到蝉的鸣叫,我再也不会把他当成噪音了,而是把它当成一次免费的音乐会。
二、螳螂捕蝉的原文
成语典故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槐西杂志十四》:“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春秋时,吴王欲伐楚,曰:“敢有谏者,死!”。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死。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王听后,甚觉有理,乃不出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容行事仅顾前而不顾后。 或喻目光短浅, 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常用此语。
三、螳螂捕蝉《说苑》
《说苑》中的原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吴王:指吴王阖闾.欲:想要.螳螂捕蝉实拍图片 三:三天.蹑:停留.作势欲扑:弯起前肢,想要扑上去捕捉.顾:考虑.患:灾祸.伐:征讨,讨伐.徒:枉.舍人:国王的侍从. 翻译 春秋时期,吴国国王阖闾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知道自己身份卑微说话没有分量,劝阻肯定没有用,还会白白地断送性命,便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侍卫道:“后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停息在树上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蝉的身后;螳螂弯起了前肢,想扑上去捕捉知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就在螳螂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小孩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吴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寓意 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我们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通盘谋划,不能顾此失彼.我们为人处事时要近忧远虑,居安思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