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十万青年十万军

    十万青年十万军

    一、十万青年十万军

    蒋介石 知识青年从军1943年下半年,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缺员很多。

    为弥补兵源不足状况,改善兵源质量,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定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军。 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他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随后,国民党中央决定广泛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征集知识青年十万人,编组远征军。

    10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等法规,规定知识青年(男性)年满18岁至届满35岁者,受中等以上之教育或具有相当知识程度者,体格标准符合条件者,均得志愿参加;数额暂定为十万人;除照远征军之待遇办理外,副食费酌量增加;服役期间定为两年,期满后退伍。 13天后,教育部也出台《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不仅对从军学生一律保留学籍,而且还对从军学生退伍时做出了免试升学、减少学期、优先录取等优待办法。

    为鼓励学生从军,一些国民党及政府官员带头送子女从军,蒋介石特令蒋经国和蒋纬国参加远征军服役。 一些省市县的长官也把自己的子弟送去报名。

    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

    各地方当局也纷纷仿效,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响遍国统区。

    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

    甚至连中国聋哑协会的会员也要求参加志愿军。很快,各地征集人数突破了原定十万人的数额。

    1945年1月1日,应征入伍的青年远征军共12万人,正式在各基地接受训练,训练期限为3个月。 据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编练总监部宣布,1945年4月底,实际入营8。

    5万余人,后因一部分人补充远征军及出国接受驾驶、跳伞等特种训练,到抗战结束,在国内实有76507人。 青年远征军入伍训练时间为3个月,训练科目由兵器到战术,学科、术科及思想并重。

    二、十万青年十万军出自哪里

    是蒋介石提出的号召青年人参军的口号

    1944年夏,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役。5月25日后攻陷洛阳,6月中旬攻入长沙,8月7日攻占衡阳,稍事休整又沿湘桂铁路南下,连续攻陷桂林、柳州,日行百里,如入无人之境。

    蒋介石鉴于中国驻印军和援缅远征军中下级干部和特种兵严重缺员,盟军大量来华急需翻译,决定发起10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9月,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号召知识青年从军。10月10日发表谈话,随后成立“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指导委员会”,指定何应钦、陈果夫、吴铁城、张治中、白祟禧、康泽为常委,在蒋介石直接领导下,推动知识青年从军工作。同时各省市和各大学也分别成立委员会,具体由各级三青团负责,中央由三青团组织处长康泽主持征集工作。

    1944年10月21日,蒋介石在知识青年从军大会上,举起拳头,激动地发出了令青年热血沸腾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一声呐喊响亮有力,唤起许多青年报名参军。政府于同年11月开始办理青年志愿从军登记甄选,合格的有125,500人,12月陆续入营,共编成8个师,

    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是谁说的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是蒋介石说的。

    1、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他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

    2、为鼓励学生从军,一些国民党及政府官员带头送子女从军,蒋介石特令蒋经国和蒋纬国参加远征军服役。一些省市县的长官也把自己的子弟送去报名。

    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

    3、各地方当局也纷纷仿效,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响遍国统区。

    扩展资料: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是抗战时期著名的政治口号 ,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加青年军。取得的战果: 1、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

    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甚至连中国聋哑协会的会员也要求参加志愿军。

    很快,各地征集人数突破了原定十万人的数额。 1945年1月1日,应征入伍的青年远征军共12万人,正式在各基地接受训练,训练期限为3个月。

    据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编练总监部宣布,1945年4月底,实际入营8.5万余人,后因一部分人补充远征军及出国接受驾驶、跳伞等特种训练,到抗战结束,在国内实有76507人。 2、青年远征军入伍训练时间为3个月,训练科目由兵器到战术,学科、术科及思想并重。

    经过短期训练后,各师正式纳入正规军编制。青年军9个师分别归属于中国远征军第6军、第9军、第31军,另外有相当一部分调入新1军、新6军、第5军、辎重汽车第14团、第15团、宪兵教导第3、4、5团、伞兵总队、译员训练班、无线电训练班及派赴美国受训的海空军等单位,共计1.877万人。

    拨给印缅远征军的青年军总数在1万余人,在印度受训结业后很快派到印缅前线担任交通运输、坦克车兵等技术兵种工作。青年军先后参加了缅北大反攻、如密支那、八莫、南坎、腊戌诸战役,对打通中印公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易新闻中心-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

    四、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号召青年学子积极参军,投身到保卫祖国的抗日战争中。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是抗战时期著名的政治口号 ,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加青年军。青年军先后参加了缅北大反攻、如密支那、八莫、南坎、腊戌诸战役,对打通中印公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他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

    随后,国民党中央决定广泛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征集知识青年十万人,编组远征军。 扩展资料: 1944年9月,国民政府推动“十万知识青年从军”活动,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通过了知识青年从军方案:凡年满18~35岁,受过中等以上教育,身体健康的青年为应征对象;服役年限为两年,另外颁布了对知识青年从军的许多特殊优待条例,如对在职人员停职留薪;学生保留学籍;从军青年家属受优待等。 一时间形成知识青年从军热潮。

    为此,国民政府成立知识青年从军指导委员会以及青年训练总监部,负责应征入伍青年的提前训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五、蒋介石说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全诗是怎么样的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是抗战时期著名的政治口号 ,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加青年军。

    青年军先后参加了缅北大反攻、如密支那、八莫、南坎、腊戌诸战役,对打通中印公路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句口号的意思就是全民皆兵,不惜用生命保卫山河。

    扩展资料: 当抗日战争进行到1944年初的时候,日本在东南亚和本土的海路运输方面面临着盟军越来越大的海空威胁,因此为了保持本土防御圈的稳定,日军制定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计划,简称为“一号作战”。 为此,日军集结了五十多万的兵力,一千五百多门火炮,一万五千多辆汽车,在日本海军的配合下,对河南,湖南、广西等地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大规模的打击,意图打通从华北经广西沿海直达越南的铁路公路交通。

    为了保存实力,在此战中国民党军队消极作战,而且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指挥失误,因此到了1945年初的时候,日本顺利打通了从河南通湖南下广西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线,基本完成了其作战目标。 而国民政府方面在此战中大约损失了六十多万兵马、三万多吨弹药,丢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可谓是一败涂地,惨不忍睹,极大的削弱了抗战主动权。 当时社会各阶层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战极为不满,国民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和部队损失极大的情况之下,决心对军队进行整顿,补充新鲜的血液,意图彻底改变军队的素质。

    就在公元1944年8月27日这一天,为了鼓动广大知识青年参军入伍,保家卫国,蒋介石在国民参议会上发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为此,蒋介石还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机关干部可以保留原薪,优抚参军青年的家属等,还任命罗卓英为这群青年军的总监,蒋经国为政治部主任。

    从这个机构的领导人组成不难看出蒋介石对该部队的重视。 到1944年底的时候,报名参加人青年军已达十多万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在校学生有一万五千多人,考虑到当时中国只有六万多名大学生,十多万名高中学生,近六十万名初中学生人,就可以轻易地看出当时知识青年们的报国热情是非常之高。

    整个青年军部队的结构可以说是完全按照美军的标准进行的,包括步兵、炮兵、通讯兵、工兵、运输兵等军种部队。同国民党其他部队相比较起来,青年军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参加部队的人员文化素质都非常高,从军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抗击日寇,保家卫国。

    而且还配备了全套的美式装备,因此战斗力是不容小觑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六、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这句话是谁说的

    蒋介石 知识青年从军1943年下半年,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缺员很多。

    为弥补兵源不足状况,改善兵源质量,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定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军。 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他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随后,国民党中央决定广泛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征集知识青年十万人,编组远征军。

    10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等法规,规定知识青年(男性)年满18岁至届满35岁者,受中等以上之教育或具有相当知识程度者,体格标准符合条件者,均得志愿参加;数额暂定为十万人;除照远征军之待遇办理外,副食费酌量增加;服役期间定为两年,期满后退伍。13天后,教育部也出台《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不仅对从军学生一律保留学籍,而且还对从军学生退伍时做出了免试升学、减少学期、优先录取等优待办法。

    为鼓励学生从军,一些国民党及政府官员带头送子女从军,蒋介石特令蒋经国和蒋纬国参加远征军服役。一些省市县的长官也把自己的子弟送去报名。

    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

    各地方当局也纷纷仿效,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响遍国统区。

    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

    甚至连中国聋哑协会的会员也要求参加志愿军。很快,各地征集人数突破了原定十万人的数额。

    1945年1月1日,应征入伍的青年远征军共12万人,正式在各基地接受训练,训练期限为3个月。据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编练总监部宣布,1945年4月底,实际入营8.5万余人,后因一部分人补充远征军及出国接受驾驶、跳伞等特种训练,到抗战结束,在国内实有76507人。

    青年远征军入伍训练时间为3个月,训练科目由兵器到战术,学科、术科及思想并重。

    七、十万青年十万兵是谁提出的

    蒋介石说的

    知识青年从军1943年下半年,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缺员很多。为弥补兵源不足状况,改善兵源质量,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定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军。

    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他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随后,国民党中央决定广泛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征集知识青年十万人,编组远征军。

    10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等法规,规定知识青年(男性)年满18岁至届满35岁者,受中等以上之教育或具有相当知识程度者,体格标准符合条件者,均得志愿参加;数额暂定为十万人;除照远征军之待遇办理外,副食费酌量增加;服役期间定为两年,期满后退伍。13天后,教育部也出台《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不仅对从军学生一律保留学籍,而且还对从军学生退伍时做出了免试升学、减少学期、优先录取等优待办法。

    为鼓励学生从军,一些国民党及政府官员带头送子女从军,蒋介石特令蒋经国和蒋纬国参加远征军服役。一些省市县的长官也把自己的子弟送去报名。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各地方当局也纷纷仿效,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响遍国统区。

    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甚至连中国聋哑协会的会员也要求参加志愿军。很快,各地征集人数突破了原定十万人的数额。

    1945年1月1日,应征入伍的青年远征军共12万人,正式在各基地接受训练,训练期限为3个月。据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编练总监部宣布,1945年4月底,实际入营8.5万余人,后因一部分人补充远征军及出国接受驾驶、跳伞等特种训练,到抗战结束,在国内实有76507人。

    青年远征军入伍训练时间为3个月,训练科目由兵器到战术,学科、术科及思想并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