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尔
一、帕斯卡尔
是 他说的 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这是说,如果人不思想,就变成—头猪,猪除了在污浊中打滚然后任人宰割,还有什么尊严可言?所以,第一,要维护人的尊严,首先要维护思想的尊严。第二,即使是因为思想的尊严而受苦、受难,也值得。
为思想而受苦受难要比不思想无思想反思想而享福要高尚得多。 一个无思想的富翁,一个无思想的国王,尊严何在?所以,我们终于读懂了“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这种尊严,是苦难的尊严。普罗米修斯被饿鹰啄食,是一种伟大的尊严,因他盗火给人类。
思想者受苦受难,亦是伟大的尊严,因他盗思想之火给人类。这火,能照破无思想的黑暗。
帕斯卡尔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他横跨哲学、科学、文学、宗教几大领域,而且在这几大领域里都不是简单的涉水而过。
他有那么冷静的科学精神却有那么狂热的宗教激情。同样的真诚,同样的热烈,同样的彻底。
而最后的结果是科学服从了宗教,理性服从了信仰,经验服从了启示。 因为人们感到不幸或面对死亡时,是宗教情绪最易滋生的时候。
那是人的心灵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候,除了全知全能的主,人在这个世界上无所依靠。 早年的帕斯卡尔注重世俗生活,和外界的接触不多。
他终身没有结婚。没有证据表明他曾经有过爱情生活。
他生活孤独。 他对这个世界以及住在里面的人们感到厌恶,对他自己的生活感到厌恶。
厌恶到顶点,转机也就来了。 1654年11月23日这一天,帕斯卡尔白天乘马车遇险,两匹马坠死于巴黎塞纳河中,他却奇迹般地生还。
晚上,帕斯卡尔在卧室阅读《新约全书》的“约翰福音”第十七章,即耶稣在他被捕就刑前的一段祈祷,当他反复地读着这些话时,逐渐陷入一种燃烧、彻底的心醉痴迷状态,在他绝望的生命中突然神秘地充满了什么东西,他似乎瞥见了他所向往的上帝。 他内心一下子透亮。
这件事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在他死后八年,人们在他上衣的衬里的羊皮纸抄本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夜晚和在这个夜晚写下来的话。
他从10岁开始生活在苦痛之中,23岁时,曾因中风而瘫痪过一段日子。在最后几年,他时常遭受病痛的袭击,大半时间不得不卧床休息,并曾在好几个月里陷入一种精神和身体全面崩溃的状态中。
因为病痛,他经常瞥见那正在临近的死亡,对生命的思考也就愈加迫切和重要起来了。 1662年,他的身体继续恶化,他镇定的忍耐着,等待着那最后的时刻。
8月19日,他终于停止了呼吸,终年39岁。留下未完《思想录》。
他说:“在我睡觉以前还有许多路要走。 ”他走过的路就记载在他的《思想录》里。
《思想录》里,帕斯卡尔对人做了全面的分析,认为人不能不追求真理却达不到真理;不能不追求善良却达不到善良;不能不追求幸福却达不到幸福。所求的达不到,达到的非所求,这就是人的悲剧。
它甚至不仅指贫困的生活、令人绝望的专制、失意的爱情,连那些人们自以为是幸福的东西其实也是危险和不幸。 他认为人最不堪忍受的就是闲适和无聊,可又常常陷入无聊;人常找不到真正的生活目标,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所用心,无所事事,没有激情,没有冲动,人感到自己的虚无,自己的沦落,自己的无力,自己的空洞。
无聊,阴沉,悲哀、忧伤和绝望就会从人的灵魂深处跑出来。 而人的本性是运动,完全的安息就是死亡。
人躲避安静甚于躲避一切,虽然他自己不知道。人不断地要追求新鲜刺激,他们爱打猎甚于爱猎获品,他们爱钓鱼甚于爱鱼,他们爱赌博甚于爱钱。
正因为如此,幽禁的监狱就成为了一种可怕的惩罚。于是人们就以辛勤忙碌和游戏消遣来排除无聊,用热闹和纷扰来掩盖心灵的空虚。
使人感到满足的是,虽然一点点的小事也能刺痛他们,同样一点点的小事也就可以安慰他们,就可以转移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开心。 于是,人们想法设法地排遣自己,让外物占据自己,他们让自己从小就操心自己的荣誉、财富和朋友。
他们把各种业务、语言学习和职业训练压在自己的身上,说服自己若没有这些他们就不会幸福,因而使自己从早到晚劳苦不堪,而这竟真地使他们觉得幸福了。 若他们还有空闲,他们就劝自己从事游戏和娱乐,使自己培养起一些嗜好,于是他们就快乐了,他们就无忧无虑地在悬崖上奔跑起来。
既然不能治疗死亡、悲惨和无知,他们就认定了为了自己幸福根本不要去想这些。日常的事务和消遣就这样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归宿。
但人又是伟大的。人的伟大就在于人的思想,这种思想首先就是对自己的悲惨状况的认知。
他说:“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到自己是可悲的。”
认识了自身的状况,人才有了追求。人既有着幸福的观念而又达不到幸福;人既感到真理的影子,而只是掌握了谎言。
追求是人的宿命,可人总达不到那样的目标,他们徒劳无功,他们白费力气,但他们却一面痛哭一面追寻,这就是人的悖论。 人的这种境遇就像加缪所说的古希腊的神话中西西弗斯的处境,有一种加之他的永远的苦役,他一次次地把巨石推上山顶,巨石又一次次地滚下,就像人永远达不到自己的根本目标。
“人是一堆无用的激情。”这是萨特的。
二、介绍一下帕斯卡尔
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 )公元1623年6月19日出生于多姆山省奥弗涅地区的克莱蒙费朗,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
16岁时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六边形定理:内接于一个二次曲线的六边形的三双对边的交点共线。17岁时写成《圆锥曲线论》(1640),是研究德札尔格(Girard Desargues)射影几何工作心得的论文。
1642年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为以后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论文手稿对莱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建立微积分学有很大启发。
扩展资料:
帕斯卡定律的来源:
“记得帕斯卡23岁那年的一天,提了满满一桶水进屋,由于木桶破旧,桶的侧壁往外喷水,个现象吸引了帕斯卡,不让把水桶提走,眼看水流得遍地皆是。水流完后再提水,再观察。那几天忙得少吃饭,不睡觉。“勒威耶由于自己也参加了这项实验,谈起话来面有得意之色。
看了看医生,接着又说下上深,压强就越大,水流出的速度也就越大。又过了些日子,帕斯卡又设制作了一个完好的木桶,盖子密封在桶上,在盖子的中心开一个不大的孔,桶里灌满水后,木桶没有任何异样。
后来,把一根长长的细铁管到木桶的小孔上,并使接口处不漏水,然后从管子上方倒了几杯水,子里的水面提高了好几米,当管内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木桶破裂了。后来帕斯卡总结了规律,写成了论文,就叫帕斯卡定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布莱士·帕斯卡
三、布莱兹•帕斯卡尔是什么人
布莱兹•帕斯卡尔(1623〜1662年),法国17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同时他又是一位成果卓著的科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
帕斯卡尔自幼就天赋异禀,能力超群。仅仅16岁的他就已经写成了《圆锥曲线论》,其中论证的几何学定理至今仍称作帕斯卡尔定理。
究其一生,他的主要贡献有: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而且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器和水银气压计。
除此之外,他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它的主要代表作有《思想录》、《算术三角形》。
四、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有些观点是否有些极端
是。
但不影响它是一本好书。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中的主线。
书中用理性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读完帕斯卡的《思想录》,我觉得应该说这本书像是一本作者的随想录,因为它由零散的碎片组成,而这每一块碎片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但也不乏很多碎片由于过度的零散,以至于让我摸不到头脑。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关于如何看待别人犯错误的想法。帕斯卡说“当我们想要有效的纠正别人并指明他是犯了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通常总是真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错误。
他对这一点会感到满意的,因为他看到自己并没有错误,只不过是未能看到各个方面而已;人们不会恼恨自己看不到一切,然而人们却不愿意自己犯错误;而这也许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到一切的缘故,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在自己所观察到的那一方面犯错误的缘故,因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当然,我认为帕斯卡的说法也有所偏颇,因为我不认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正如我们女孩子经常说,凭着女人的第六感,我认为怎么样怎么样,可这些认为经常被验证是错误的。
但是,我认为帕斯卡在这里有一种很独特的思路,即在前提是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下,肯定犯错误者的正确性,但又指出犯错误在于没有全面的看问题,并且把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咎于人的“天然”。从思路上讲,这又是一种另辟蹊径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从内容上讲,我认为这是帕斯卡在从人的本性的角度上对犯错误的分析,他不认为犯错误这件事是“错误的”,而是一种正常的事情;而且他的这番话符合大多数犯错误者的心理,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吗?帕斯卡认为,人在这无穷中是有限的,这种有限就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认识我们这个世界。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我相信人的认知能力不可能达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毕竟“活到老学到老”不是妄言诳语。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部分,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世界的某些基本的原则,我们不是主宰者,尽管我们很多时候凭借进化了的头脑极大程度的干预了自然的过程,但是很多人似乎在人类业已取得巨大成就之上有了彻底认识和控制一切的野心,我想这种极左的想法古已有之。
但是,我们虽不能完全认识这个世界,但我们至少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努力探求这个世界的奥秘——也就是说,我们承认自己的局限,但是我们并不悲观。帕斯卡在这里则暴露出了极度的悲观。
他说,“既然我们……与极端有距离,那末人类多了解一点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假如他多有了一点,他就了解得更高一点。但他距离终极,岂不永远是无穷的遥远吗?”作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内心的虚无、自欺欺人。
如“他要求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却发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却发现自己充满缺点”因此“他要费劲苦心积像他自己也想别 人来遮蔽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于是“充满缺点而又不承认缺点”“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缺点”作者指出发现指出确定并没有伤害我们,反而对我们是好事,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但由于自爱的存在,是我们在不同程度都有对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这种恶劣的娇气,才迫使那些必要责备别人的人采取那么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别人。
一定要缩小我们的缺点,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谅我们的我的,并且在其中要搀杂进去称赞以及爱护与尊重的凭据。”作者尖锐的指出人不活在当下。
我们不满当下,把一切给予我们并不知道的未来。“假使我们检查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完全被未来占有。”
“现在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不得不说帕斯卡尔真是个论说的天才,自圆其说的能力真的很高!他的表达思想的才能异常出色,对于思想表达笨笨的我,帕斯卡尔表达思想的手段非常值得我学习。虽然帕斯卡尔的观点有很多是我所不认同的,但是也有很多见解令我叹服、令我沉思。
帕斯卡尔的发现能力和逻辑能力让我惊讶,帕斯卡尔的语言变化万端且出神入化,尤其是对我这种不善于言谈的人来说,帕斯卡尔的语言让我受益匪浅。读《思想录》最能让我有收获的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思想。
思想有超越一切的力量。任何欲禁止思想的举措都是徒劳的。
除了吃喝玩乐、追名逐利、人云亦云外,人还有超越这些的思想之存在,还有追求完美之探索,还有任监禁、枪杀、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万物的伟大之处,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目的所在。
帕斯卡说,人不过如一根脆弱的苇草,但他是一根能够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来自思想。尽管这个学期把他的这本思想的语录半知不解的看完,。
五、帕斯卡尔说的:人的灵魂有两个入口,一个是理智,一个是意志,请问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非常大的,这一点总是被自然主义、唯物主义者忽视或掩盖.这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是有灵魂的,对于灵魂的内容,主要存在二分法和三分法.帕斯卡尔是采用二分法,三分法是指人的灵魂有理智、意志和情感.人有理智,所以人会思考并研究这些问题:宇宙是如何来的?世间为何有善恶?人是如何来的?人的灵魂是永存的吗?国家应该如何来治理?婚姻如何来建立?子女如何来教育?人有意志,所以人会对自己的各种欲望有一定的节制,所以多数人不会不则手段、为所欲为,这是因为人人都有的良心,良心的存在使得人不会完全变成野兽,而顺从良心的声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是意志.人有情感,就是人会有爱有憎,有喜欢有不喜欢,情感可能体现了人内心的欲望,但理智会分辨哪些情感是对的,哪些情感是不好的,并用意志来将情感适当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