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国防建设

    国防建设

    一、论我国国防建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不断地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许多国家,尤其是那些军事强国都争先恐后地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军队建设,不断地更新军队的武器装备,提高后勤的保障能力等等,使军队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力求保持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军事优势.到20世纪中叶,军事发展进入到了导弹、核武器时代、热核时代,军队的摧毁破坏能力达到了极点,以致到了不得不采取多种手段限制这种能力的地步.同时,我们还面临着一场新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威胁,而这场战争将是钢铁和技术的较量.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而此时新中国百废待举,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如何进一步保卫我们的革命成果是我军面临的艰巨课题. 与此同时,在建国初期我军战斗力总体构成中,却存在着若干薄弱的环节,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科技能力的薄弱.抗美援朝战争中,技术装备的落后,使我军遇到的困难与付出的代价前所未有.聂荣臻对此教训感触尤其深刻:“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经常引起我们不安的是,在军事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我们当时的敌人,如何逐步改变这种新状况,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个问题也越来越显得突出了.”[1]聂荣臻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号召人们都应具有时代紧迫感:“各个工业部门都要有个国防观念,都要为国家为人民的安危负责.”[2]我们只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积极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用尖端的武器装备我军,才是唯一的出路,才是真正的硬道理.因此,聂荣臻发出了“发展尖端武器迫在眉睫”的呐喊,“我们必须高速地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不是中速度,更不是低速度.”[3] 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不仅对我国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而且对我们进行核讹诈,严重地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我们面临着一场新的侵略战争的威胁.“帝国主义敢于欺负我们,就是因为我们落后.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我们就得尽快前进,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4]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以非凡的气魄和远见卓识,作出了要在我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的重大决策.聂荣臻对国际形势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认识透彻, 1956年5月,他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陆、海、空军都已经逐步采用各种导弹作为制式装备,并且还在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英、法等也在大力进行各种导弹的研制工作.由于喷气技术、流体力学、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导弹作为军队武器装备有很广阔的前景.为适应我国国军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立即开始导弹的研制与干部培养的工作.要以最大的速度在几年内解决一种或一种以上导弹的研制问题.中国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要掌握尖端技术的思想,“科学技术非常落后的中国,要想不受外国列强的欺凌,也必须拥有导弹,核武器”.平衡来源于力量,和平依赖于威慑,所谓道德与正义,只有实力相等才能提出来讨论.聂荣臻提出,“打破核垄断是防止核战争,保卫国家安全的最有效办法.”自从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以后,核武器就成了一种外交语言.聂荣臻说;“刚刚站立起来的新中国,要想不再重复被屈辱的痛苦,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掌握最先进的武器,以便在我国遭受帝国主义核武器袭击时,有起码的还击手段.”[5]中国不但要发展科学技术,而且要掌握尖端的科学技术,要在高科技的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发展尖端国防科技既是军事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尖端国防科技水平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的重要标志,是保卫国家安全的支撑力量.历史证明,谁能占领军事科技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对这个问题,聂荣臻自然有着独到的战略目光.他明确地指出:“尖端什么时候过关,这不但是个军事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天天在猜我们‘两弹’什么时候出来.他们最害怕中国人民拥有核武器、火箭武器,中国人民有了这些武器,他们向世界人民的讹诈就彻底地全部破产了.”“他们最害怕中国拥有原子弹……他们每隔几个月就猜测一次.认为中国有原子武器,对他们的实力政策、威慑力量是一个最大的挑战.”[6]五十年代中期,针对经常受帝国主义欺凌压迫的局面,聂荣臻高瞻远瞩,力主坚持搞“两弹”,他认为,我们应积极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标志的尖端武器,以便在遭受帝国主义核武器袭击时,有起码的还击能力.而且,“两弹”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坚持搞下去,还可以带动我国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他召集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得出了“只要坚持攻关,加上政策和措施得当,争取三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得到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结论.这一思想得到毛泽东、陈毅元帅等老一代革命家的大力支持,陈毅元帅表示:一定要把我国的尖端武器搞上去.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现在还不太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就硬了.[7]我国国防科学技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和威慑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对遏制世界大战和。

    二、国防建设

    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民兵的性质和担负的任务,决定了民兵必须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自觉接受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国防实践活动,不断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军事技能,为履行根本职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国防教育,是新形势下民兵建设的客观要求; 民兵亦兵亦民,是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防教育,提高民兵建设质量,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事关国防安全稳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一)国防教育是强化民兵国防意识的迫切需要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长期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们逐渐滋长和平麻痹思想,淡化国防意识。

    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能起到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二是能起到积极宣传和带动周围群众,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关心支持国防建设,聚万众之心,集各方之力,共铸现代国防的精神长城。 (二)国防教育是提升民兵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 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国防理论;二是国防精神;三是国防知识;四国防历史;五是国防技能;六是国防法制。

    国防教育所培养和激发的国防观念、国防意识、国防意志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和体魄,是衡量民兵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因此,提高民兵整体素质,必须广泛持久地组织民兵参加国防教育。

    (三)国防教育是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基础工程 未来战争既是物质力量的对抗菌素,更是精神力量的对抗。国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精神力量的能量。

    通过国防教育要达到以下目的: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培养民兵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节,调动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析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热情,培养坚定的战斗意志,必胜信心、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能否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国防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广大民兵作为生产建设的生力军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通过国防教育,把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在军事上转化 为战斗力,在经济上转化为和生产力,在政治上转化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就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自觉接受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国防观念;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的强弱,表现为公民对国防的责任感和关注程度。

    广大民兵要时刻牢记使命,自觉参加国防教育,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和支持国防。对民兵来说,应树立以下四种观念。

    (一)富国强民的观念 (二)忘战必危的观念 (三)依法尽职的观念 我国目前国防方面的法规法律主要有:《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人民防空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和即将颁布的《民兵法》等法规。 (四)谋求打赢的观念 三、带头履行国防义务,为加强国防建设多做贡献 参加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关键是要落实在国防建设的实际行动上。

    对民兵而言,就是要模范履行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国防义务。 (一)踊跃服兵役,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二)积极参加军政训练,掌握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 (三)搞好战备执勤,保卫边海防安全 (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和平劳动 (五)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支持部队建设。

    三、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1、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中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和优良作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从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提出“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这一基本指导方针之后,作为一支伟大战略力量的我国国防后备力量,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关心后备力量建设,各级军事机关狠抓后备力量建设,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后备力量建设的可喜局面。中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2、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关怀和领导下。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 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现代化建设和切实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3、第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军事法规体系 新中国成立伊始,如何建设国家,如何建设国家军事,都没有经验,都是向苏联学习。在学习过程中,1952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联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同年,人民解放军实行薪金制、军衔制和义务兵役制三大制度。人民解放军的一些规章,除《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是总结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经验制定的外,其他基本是照搬或参照苏联红军的一些军事规章。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军事建设贯彻“以我为主”的方针,从中国国情、军情出发,编写制定自己的条令、规章。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军事法规建设明显加快。

    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等。 至2005年底,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为龙头,15部专门规范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律以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81件军事法规、88件军事行政法规、3000多件军事规章的法体系。

    4、第四,全面展开了军事人才队伍建设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队伍中除有极少量知识分子和懂技术的干部外,总体文化素质很低。据1951年底调查统计,全军部队战士的文化程度,初小以下者约占80%,其中识500字以下者占30%左右;干部中不及高小程度者约占68%,其中初小以下者占30%左右。

    这与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强大国防军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1952年6月至1953年5月,全军进行一年速成文化教育,部队文化水平发生明显变化,一大批文盲、半文盲语文达到高小毕业程度,初小以下文化程度者已从1951年的67.4%下降到30.2%,初小毕业以上者由16.4%上升到42.1%。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全军即逐渐建立了正规的各级各类军事指挥院校和专业军事技术学校,培养军事指挥和专业军事技术干部。改革开放后,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此后军队各级领导班子的历次调整,严格按“四化”要求选配干部。进入20世纪90年代,建立了依托普通高等院校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

    21世纪以来,中央军委和总部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军事人才队伍建设,以建设指挥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五支队伍”为重点,造就大批适应信息化建设、胜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今天,人民解放军各级领导班子文化程度均在大专程度以上,硕士、博士学位的领导干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五支队伍建设已初具规模。

    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入伍当战士。 5、国防法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国防领域中各种关系,坚持依法治军,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做好战争准备,赢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几十年来,新中国的国防法规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其范围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从已经颁发的国防法规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一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发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法律以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等; 二是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的军事行政法规,如《国防交通条例》、《征兵工作条例》等; 三是由中央军委。

    四、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

    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武装力量建设。

    2、战场建设,人力物力的多种动员准备。 3、边防、海防,空防和人防建设,战略物资的储备,国防工业建设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

    4、对人民群众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发展国防体育事业,建立,健全国防法规体系。 5、军事理论研究,发展军事科学,制定并完善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原则。

    6、后备力量的建设,以及与国防相关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电、能源、水利、造林、气象、卫生、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扩展资料: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 1、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对外永远不称霸,决不侵犯别人,也决不允许别人侵犯中国。

    2、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以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和平,为国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3、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把国家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国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重视加强国防建设,在不断增加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国防现代化。 4、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的方针。

    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和依靠广大军民共建国防。国防斗争要综合运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种方式,实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

    5、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军队建设应保持适当规模,注重提高质量,不断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建设诸军种、兵种合成的国防军。

    6、建立完整的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体系,实行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方针,根据本国本军的特点发展武器装备,尤其要重视发展当代尖端武器和技术装备。 7、普遍实行民兵制度,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8、加强战略后方建设,为未来反侵略战争提供巩固的战略依托。 9、对付外敌入侵,仍要坚持人民战争的路线,坚持立足现有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优良传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防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

    五、什么是国防建设,我国的国防建设包括那些内容,

    国防建设,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恐怖分子等,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活动 。提高常备军实战水平和增强国家威慑能力,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任务。

    国防建设,是国家为保卫自己的安全,遏制和抵御外来侵略而采取的军事、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一整套措施的总称。国防建设的目标,取决于国家的目标,它依赖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扩展资料:

    国防建设基本内容包括:

    1、国防领导体制和军队指挥体制的确立

    2、国防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使用和管理

    3、国防教育的实施

    4、国防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

    5、国防工程设施

    6、常备军战斗力和战备水平的提高

    7、国家动员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8、国防立法以及国防理论的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防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防

    六、【结合我国国防历史谈我国国防建设成就的伟大意义

    ① 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单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研制生产了种类较为齐全的常规武器装备,拥有一定战争威慑力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尖端武器装备,并向高技术方向发展.军队建设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才密集型转变,提高诸军兵种合成作战能力.② 形成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掌握了核潜艇技术在军事电子、船舶工业、兵器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取得巨大成就.③ 国防后备力量取得长足发展 指导思想转变、确立并实施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注重宏观指导、健全国防动员机构、加强国防教育④ 国防交通人民防空建设成就巨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