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上兵伐谋
一、故上兵伐谋翻译
翻译: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
原句出自于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孙子兵法》。 1、字词解释: (1)故:所以;因此。
(2)伐谋:破坏敌方施展的谋略。一说以谋略战胜敌人。
2、原文: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白话译文: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
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制造攻城的蔽橹、轒辒,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
扩展资料: 赏析: 《孙子兵法》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什么是上兵伐谋
谋 攻 篇 十 六。
故 上 兵 伐 谋, 其 次 伐 交, 其 次 伐 兵, 其 下 攻 城。 攻 城 之 法, 为 不 得 已。
修 橹 辕 辊, 具 器 械, 三 月 而 后 成, 距 瘭, 又 三 月 而 后 已 ; 将 不 胜 其 忿 而 蚁 附 之, 杀 士 三 分 之 一 而 城 不 拔 者, 此 攻 之 灾 也。 故 善 用 兵 者, 屈 人 之 兵 而 非 战 也, 拔 人 之 城 而 非 攻 也, 毁 人 之 国 而 非 久 也, 必 以 全 争 于 天 下, 故 兵 不 顿 而 利 可 全, 此 谋 攻 之 法 也。
* 注 释 1。 故 上 兵 伐 谋 : 用 兵 之 道, 以 计 谋 取 胜 为 上。
2。 伐 交 : 以 外 交 手 段 瓦 解 敌 人。
3。 修 橹 辕 辊 ; 橹, 大 盾。
辕 辊, (fen,wen), 攻 城 之 车 具。 4。
距 瘭 ; 修 土 山 以 越 过 城 墙 进 攻。 瘭 (yin), 通 “ 堙 ”, 土 山。
5。 蚁 附 : 士 兵 多 如 蚂 蚁, 缘 城 墙 而 上。
6。 顿 : 疲 惫 受 挫。
。
三、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出自--孙子兵法。
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实际运用上,可分为两个范畴、四个层次。“伐谋”和“伐交”属于“不战”思维;“伐兵”和“攻城”属于“慎战”思维。
其一,“上兵伐谋”是指依靠谋略运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手段的综合运作,不待对立双方矛盾激化即先期解决争端。
其二,“其次伐交”是指当矛盾已经显现时,动员本国和有关国家的力量,显示决心,造成压倒优势或力量制衡,辅之晓以利害,经过折冲与妥协,达到不诉诸武力而达成战略目的。
其三,“其次伐兵”是指动用部分军事力量,在敌方政治、经济重心之外解决敌人,以便把战争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其四,“其下攻城”是指在上述三项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即攻取敌方战略要地乃至全部领土。必须承认,在军事对抗中,完全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局,即使处于优势与主动地位的一方,也是不容易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