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作品
一、林语堂先生的著作《京华烟云》曾四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书中
(1)根据材料一“在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之间,各地流行新思想,提倡新思想的就是发动维新,后来实行政变失败终于导致光绪皇帝被囚禁于瀛台的那些人”可知,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情况下,出现的维新变法运动.此时“提倡新思想的那些人”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2)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创办了《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严复译著的《天演论》此时也影响最大.向“姚大爷”推荐的报刊书籍有《中外纪闻》、《万国公报》、《天演论》来了解“新思想”.(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陷北京城,并火烧圆明园;1900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攻陷北京城,并对北京城进行了洗劫.(4)1873年詹天佑成为我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这得益于当时的洋务运动;回国后他主持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初步显示了他的才能.(5)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传入国内,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示威,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由此开始,北洋军阀政府进行镇压,逮捕学生三十多人.第二天,北京学生进行了总罢课,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积极营救被捕的学生.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从老北京城经历过的侵略、探索、抗争的历程中可以看出:从侵略角度看,落后就挨打等;从探索抗争角度看,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勇于探索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故答案为:(1)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强学会.(2)《中外纪闻》《万国公报》《天演论》.(3)辛亥革命;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洋务运动;京张铁路.(5)李大钊(陈独秀);曹汝霖.(6)从侵略角度:落后就挨打等;从探索抗争角度: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勇于探索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二、林语堂的作品都有哪些
小说 《瞬息京华》(Moment in Peking),又名《京华烟云》,郁飞译,1991年,湖南文学艺术出版社 《风声鹤唳》A Leaf in the Storm 《赖柏英》 《朱门》The Vermillion Gate (1953) 《啼笑皆非》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1947年(5版),商务印书馆 《唐人街家庭》 《逃向自由城》 《红牡丹》 散文和杂文文集 《人生的盛宴》 《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 《剪拂集》,1928年,[上海北新书局] 《欧风美语》,1933年 《大荒集》,1934年,[上海生活书店] 《我的话》(第1卷,又名《行素集》),1934年 《我的话》(第2卷,又名《拙荆集》),1936年 《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1937年 《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1938年 《新生的中国》,1939年,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1940年,上海朔风书店 《锦秀集》,1941年,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圣人》,1941年,上海朔风书店 《语堂文存》,1941年,林氏出版社 《讽颂集》蒋旗译,1941年,国华编译社 《拨荆集》,1941年,香港光华出版社 《爱与刺》,1941年,明日出版社 《有不为斋文集》,1941年,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1941年,上海一流书店 《第一流》,1941年,上海地球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年,上海金屋书店 《无所不谈》(1一2集,1969年,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年,开明出版社),又名《无所不读》 教育 《开明英文读本》,开明出版社 《开明英文文法》,开明出版社 《语言学论丛》,1932年,开明出版社 《最新林语堂汉英辞典》,正中书局 《中国新闻舆论史》,1936年 《当代汉英辞典》,1972年 评论集 《新的文评》,1930年 《中国文化精神》,1941年,上海国风书店 《平心论高鄂》,1966年,文星书局 《信仰之旅——论东西方的哲学与宗教》,2005年,香港道声出版社 传记 《苏东坡传》(Thy Gay Genius) 《武则天传》(Lady Wu) 译著 《冥寥子游》(中英对照系列) 《不亦快哉》(中英对照系列) 《东坡诗文选》(中英对照系列) 《幽梦影》(中英对照系列) 《板桥家书》(中英对照系列) 《老子的智慧》(中英对照系列) 《浮生六记》(中英对照系列) 编辑本段创办刊物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 1935年创办《宇宙风》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三、林语堂的代表作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 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 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为格凋”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 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52年在美 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 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
四、【林语堂用英语创作了哪些著作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 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 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 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学的是英文,精通的是英文,又在英语国家生活,用英文进行创作,自然不足为奇.钱钟书也一样.。
五、林语堂的代表作是什么
1、代表作: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2、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3、人物评价
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他谈吐诙谐,热衷幽默。对中国幽默文学的异军突起起了作用。他也一向以童心未泯自况。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
林语堂的幽默像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品。林语堂抗战前寓居上海近九年,并被谑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在自己的《八十自叙》中说:“并不是因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们这个假道学充斥而幽默则极为缺乏的国度里,我是第一个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罢了。”
林语堂经常撰写文章,阐发幽默,林语堂及其同人积极提倡幽默文学,主张文风“清淡”、“隽永”、“甘美”,作品具有“性灵”、“闲适”的特点,逐渐自成一个小品散文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