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徐俯

    一、宋代诗人徐俯

    徐俯

    徐俯,生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由洪都分宁(沿今江西修水县)迁居德兴天门村。

    家中有婢唤“昌奴”

    徐俯因父亲徐禧死于国事,承袭父爵被授任通直郎,后升司门郎。靖康元年(1126),金军围攻汴京(今河南开封),次年攻陷东京,张邦昌僭位称帝,建立傀儡政权。徐俯不屑与奸佞为伍,愤而辞官回家。当时朝廷有的官员为避张邦昌讳,连自己的名字都改掉了。徐俯听说这件事,气愤难忍。他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将家里的婢女取名“昌奴”,遇有客人来访,就大声呼唤昌奴前来驱使,以此表示对张邦昌的鄙夷。张邦昌和他的傀儡政权很快就消失了。建炎(1127—1130)初,内侍郑谌赏识徐俯的品行和文才,向宋高宗荐举,胡直儒、汪藻等当朝大臣也极力推荐,徐俯因而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后因与宰相赵鼎政见不合,贬为洞霄宫提举。绍兴九年,知信州。不久因病辞官返乡,终老德兴。

    不肯因人作步趋

    徐俯是宋代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著有《东湖居士集》6卷。他7岁能作诗,被舅父黄庭坚的器重。早期诗风受黄庭坚影响,崇尚疲硬,强调活法,要求“字字有来处”,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晚年的徐俯,在诗歌创作中力求创新,诗风趋向平实自然,清新淡雅,别具一格。歌咏德兴故园的《春游湖》(一名《新营市》)是徐俯晚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七言绝句以明快的风格、富有动感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雨后山乡春景图。诗云:“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水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全宋诗》、《宋诗三百首》等诗集都不约而同将此诗收入其中。

    宋仁宗大庆二年(1141),徐俯病逝德兴家中。数百年后,人们还记着这位做人、作诗都别具一格的先贤。清代谢启昆《读全宋诗仿之遗山论诗绝句》一诗赞道:“横塘春绿满东湖,不肯因人作步趋。风节谓阳真不愧,闺中有婢唤唱奴。”诗的前二句说的是作诗,后二句说的是为人,短短四句,对徐俯的诗风人品作出了极为精当的评价。

    浣溪沙

    章水何如颍水清。江山明秀发诗情。七言还我是长城。

    小小钿花开宝靥,纤纤玉笋见云英。十千名酒十分倾。

    虞美人

    梅花元自江南得。还醉江南客。雪中雨里为谁香。闻道数枝清笑、出东墙。

    多情宋玉还知否。梁苑无寻处。胭脂为萼玉为肌。却恨恼人桃杏、不同时。

    卜算子

    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卷尽浮云月自明,中有山河影。

    供养及修行。旧话成重省。豆爆生莲火里时,痛拨寒灰冷。

    二、徐俯是哪代诗人

    徐俯生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一○七五—一一四一),字师川,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禧子。神宗元丰末以父荫授通直郎,累迁司门郎。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金人扶植张邦昌称帝,遂致仕。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右谏议大夫,并赐同进士出身。三年,兼侍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二)。迁翰林学士,俄擢端明殿学士,兼签书枢密院事。四年,兼权参知政事,因议事不合罢,提举洞霄宫。十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一三五)。十一年卒,年六十七(同上书卷一四一)。徐俯亦入江西诗派,有《东湖集》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宋史》本传作六卷),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一四有《东湖居士集》一卷。《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徐俯诗,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及他书所录,合编为一卷。

    三、卜算子徐俯赏析

    卜算子(宋)徐俯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不见生尘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赏析】此词写离愁,能独辟蹊径,创造出一种刚健质朴的意境.“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在胸中,怎么会挂在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至的感情,亦有所本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诗云:“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写他的心“西挂咸阳树”,全赖“狂风吹”三字作为动力.而徐俯词中的境界则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在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接下来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 ,空忆如簧语 .”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凌波步”,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的姿态,语出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语出《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但把原来的贬义改为褒义.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在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忆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在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在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四、徐俯的《春游湖》这首诗的诗意

    徐俯: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作者介绍】徐俯(1075-1141) 字师川,号东湖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黄庭坚之甥。 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

    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

    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语言秀丽,意境开阔。

    代表作有《念奴娇》、《卜算子》([二]、[三])、《踏莎行》([一]、[三])、《鹧鸪天》(一)等,其中以《念奴娇》为最著名。 该词联想丰富,意象纷呈,浩气弥漫,颇有李白《月下独酌》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的那般放荡不羁和豪迈气象。

    有《东湖集》,不传。 【说明】这首诗把春天湖边景色写得明媚可人。

    第三、四句描写春江雨后水势高涨,把石桥都给淹没了,行人只好坐船摆渡过去。 景致虽小,颇见情趣。

    这首诗很受人传诵,甚至一想到“春雨断桥”,就联想到了徐师川的名字。 【解释】①这句意思是:转眼之间春意已经很浓了。

    ②夹岸--两岸。蘸水--碰到了湖水。

    这句形容湖水高涨,使岸上低垂的桃花轻轻贴着水面开放。 ③断桥--把桥面淹没了。

    度--同“渡”。文字 参考资料:百度词条。

    五、徐俯的“卜算子”这首词有什么寓意

    词中写的是离愁,但又不柔媚。

    词一开头,即将胸中的万斛愁情倾泻而出。夫愁本在胸中,何 以一下子挂在斜阳树上呢?细玩词意,盖故人在天方,故而词人举目远望,惟见斜阳照处,烟雾迷 茫,一带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

    词人触景生情,以情融景,故有这样无理而有情之句。 一本起 句作“胸有千种愁”,语言通俗,然不如“天生百种愁”雅致。

    所谓“天生”者,此愁与生倶来,挥之 不去。 “绿叶”二句承上句之意,描写景物。

    “绿叶”因“树”而生,“草”“莺”应时而发,皆一时之景也, 结构至为紧密。由于词之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趋于缓和。

    就词意而言,由于词人满心 忧愁,因此便觉满树愁情,骤生怅触;尔后冷静观察,则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亦是 极妙。

    上阕只说愁,却没有愁的缘故,到了下阕便具体化了。“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

    从这两句 看,原来词人所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 “凌波步”,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 音如天籁一般,此处是贬义褒用。古典诗词中刻画人物形象,由于笔墨有限,不能作细致的描绘,故 而只是略写几笔,此处亦是如此。

    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绕于词人的脑迹。因 被重山阻隔望眼,所以忆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

    这两句既对应起首二句,也引出了结尾 二句,虽为实写,却是词中的关键之笔。 结尾二句借喻新奇,很受称赞。

    词人在这里没有用山来直接喻愁,而以山作为遮挡物,企图阻 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可知也。愁之所以从山那边来,是因所思之人在斜 阳外、山那边。

    此词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呼应。歇拍又加一“遮”字为衬,读来颇有力 度,有种特殊的美。

    六、徐俯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1. 徐俯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

    2. 人物简介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3. 主要作品

    徐俯是宋代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著有《东湖居士集》6卷。早期诗风受黄庭坚影响,崇尚疲硬,强调活法,要求“字字有来处”,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晚年的徐俯,在诗歌创作中力求创新,诗风趋向平实自然,清新淡雅,别具一格。歌咏德兴故园的《春游湖》(一名《新营市》)是徐俯晚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七言绝句以明快的风格、富有动感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雨后山乡春景图。诗云:“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水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全宋诗》、《宋诗三百首》等诗集都不约而同将此诗收入其中。

    七、卜算子 徐俯赏析

    卜算子

    (宋)徐俯

    天生百种愁,

    挂在斜阳树。

    绿叶阴阴占得春,

    草满莺啼处。

    不见生尘步。

    空忆如簧语。

    柳外重重叠叠山,

    遮不断、愁来路。

    【赏析】

    此词写离愁,能独辟蹊径,创造出一种刚健质朴的意境。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在胸中,怎么会挂在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至的感情,亦有所本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诗云:“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写他的心“西挂咸阳树”,全赖“狂风吹”三字作为动力。而徐俯词中的境界则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在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接下来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 ,空忆如簧语 。”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凌波步”,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的姿态,语出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语出《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但把原来的贬义改为褒义。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在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忆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在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在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