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谁】

    名人姓名:车尔尼雪夫斯基 出生年代:1828-1889 名人职称:革命民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 名人国家:俄罗斯(俄国) 相关介绍: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俄国杰出的革命民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一生为真理而奔走呼号的战斗者.他除了写有著名长篇小说《怎么办?》以外,还著有许多有关社会、自然和文艺理论的论文. 1828年7月24日,车尔尼雪夫斯基出生在伏尔加河边美丽的萨拉托夫城.他的父亲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牧师,很有学问.家里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室,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有空就到这里来. 7岁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读书就简直入了迷,他经常一面吃饭,一面看书.有一天早晨,妈妈看到孩子好长时间没从厨房里出来,心想这孩子到底吃了些什么?于是,他母亲悄悄地走到厨房门前,只看到小车尔尼雪夫斯基正在那里为一篇小说中的人物而哭泣流泪.妈妈喊来了他的父亲,又拿了很多他平时喜欢读的书哄他,他才擦擦眼泪继续吃饭. 车尔尼雪夫斯基最喜欢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诗,喜欢英国作家狄更斯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小说,还读了许多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由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10岁时,就已赶上了15岁中学生的水平. 他14岁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萨拉托夫的教会中学.那里的教师多是一些不学无术的人,除了讲些老掉牙的教材外,不能给学生提供任何新鲜有用的知识.车尔尼雪夫斯基十分不满. 有一次,老师布置写作文,他不受老师的限制,很快写出了一篇关于读书学习方法的文章.他说:“知识就像一座有无数宝藏的大山,越往深处发掘,越能得到更多的东西.尤其是青少年,更应该在知识的园地里不屈不挠地耕耘.”文章写成之后,学生们就争相传阅,这像在他的心灵里,点燃了更旺盛的求知之火. 16岁时,车尔尼雪夫斯基已经通晓7种外国语,大量阅读了俄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赫尔岑的文章.第二年,他中学毕业后,又考入彼得堡大学文史系. 在大学读书的几年中,车尔尼雪夫斯基更加勤奋,读书常常是通宵达旦,被老师和同学戏谑地称为“伏尔加河边的读书迷”. “读书迷”,名不虚传,这也就是他最终能成为著名文学家的根本原因.。

    二、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怎样的人

    伟大的俄国革命家,杰出的小说 家、文艺理论家、文学批评家、经济 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

    出生于萨 拉托夫的一个神父家。中学时代曾阅 读赫尔岑和别林斯基的著作,大学时 关心国内外政治,接触革命团体,受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圣西门和傅立 叶的影响,并研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的哲学。

    从而初步形成了革命人生观、唯物主义世界观、革命民主主义的立 场和空想社会主义观点。19世纪50 年代初,开始发表论文。

    1862年被 捕,流放、拘禁长达20年之久。在失 去自由的日子里,撰写和翻译了大量 著作,如《怎么办》、《序幕》等。

    61 岁时回故乡,不久与世长辞。马克思、恩格斯在《论世界》中,高度评价车 尔尼雪夫斯基是“俄罗斯的伟大学者 和批评家”、“伟大的思想家”。

    三、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谁说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俄文艺理论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

    谁提出的艺术源于生活: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较早较多较完整的论述

    具体谁说的我不知道,但是,具体含义大体意思是这样的: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而作家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精练的语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节排列,渲染,夸张,集中矛盾等故事情节的等等描绘,就使一本小说或者是其他的文学作品更加的生动,耐人寻味.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有高于生活的例子:艺术就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它有时会把一些生活中的东西做的更纯粹,更极致。它是美的,纯粹的,带着创作者的个人倾向,必定是展现,提取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就这一点说,比起日常的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是高了。或许不是很准确,但举个例子 ,文学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使得作品与现实有了差异,更强烈,更震撼,等等。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高于生活”翻译成英语:Arts are come from life and higher than life.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