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句子 > 句子
  • 科学家的名字

    一、中国著名科学家的名字

    1、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

    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 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

    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

    5、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拓展资料 科学家是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客观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的人士。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波兰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美籍科学家爱因斯坦,黑洞之王霍金等。

    科学家的品质对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所具备的素质,首先必须是要有好奇心,对于自然的好奇,对于普遍事物的好奇。据我所知的优秀科学家,他们对于所有事物都非常好奇。

    他们想探知事物的规律,他们具有看到事物最为本质一面的本领。作为科学家,他们能够将事物归纳为最基本的简单而重要的法则,并通过这些基本法则去了解许多其它事物。

    二、【中国现代科学家的名字3个,我也不知道的啊,题就是这样的的啊】

    科学家的很多的哪方面的 科学家1.钱学森(1911.12.11~今)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也有一说是1889年11月18日)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3.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4.钱三强(1913~1992):原名钱秉穹,浙江湖州人.导师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约里奥·居里.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他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三、5个爱国科学家的名字和故事名字我急

    钱学森同志,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王淦昌是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1941年,他独具卓见地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并为实验所证实.1959年,他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把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1984年,他又领导开辟了氟化氪准分子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新领域.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数学大师,汉族,江苏太湖西北金坛县城镇人,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他还是多复变函数论的创立者,丘成桐说过,几十年来,多复变函数论的专家正是沿着华罗庚开创的道路走的.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童第周师昌绪开创了我国高温合金、无镍铬耐热、低温钢和接近使用条件下的材料性能研究领域,研制并开发了多种国防建设急需的新材料并推向应用,师昌绪是一位爱国科学家、建国初期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中国著名航天控制系统科学家梁思礼.梁思礼是中国航天科学界的前辈,他是在中国建国初期,与钱学森等人一道回国报效国家的一批科学家之一.。

    四、科学家的名字,至少100个

    袁隆平,李振声,钱学森,邓稼先,杨嘉墀,王淦昌,王大珩,陈芳允, 李四光 , 华罗庚, 钱三强 , 苏步青,王选,黄伯云,叶笃正,吴孟超,竺可桢,陈景润,茅以升,童第周,钱伟长,周培源,钱学森,杨乐,朱光亚,雷洁琼,严济慈,陈醒身,林巧稚,朱宪彝 下面都是些外国科学家:A Ahn, B. (Ionospheric Conductance Modeling) Allen, J. (Storm Effects) Altrock, R. (Interested in Developments) Anderson, B. (UARS Auroral Currents) Anderson, D. (Ionospheric Models, GTIM,PIM,PRISM) Andrews, G. (RICE Magnetospheric Specification Model Run) Angelopoulos, V. (Geotail Energetic Particles) B Baker, D. (SAMPEX Data, Energetic Electron Analysis) Baker, K. (SuperDARN Radar Data and Analysis) Behnke, R. (Interested in Developments) Bilitza, D. (IRI Ionospheric Modeling) Borovsky, J. (Los Alamos Magnetospheric Plasma Analyzers) Boteler, D. (Canadian Magnetic Observatory Network) Buonsanto, M. (Coordinator, CEDAR Storm Study/Millstone Hill Data) Burrage, M. (UARS/HRDI) Bust, G. (Ionospheric Tomography (MACE Data)) C Calderon, C. (Peruvian Ionosonde Data) Cafarella, L. (Antarctic Ground Magnetometer Data) Carr, S. (Ionospheric Modeling) Cattell, C. (Geotail Electric Field Data Analysis) Cayton, T. (GPS Data at 4.2 Re) Chen, J. (Global MHD Modeling) Chen, M. (Ring Current Modeling) Clauer, R. (MAGIC Magnetometer Data) Coffey, H. (NGDC Solar On-Line Data) Coles, R. (Canadian Magnetic Observatory Network) Conkright, R. (NGDC Ionospheric Data) Conner, M. (KRM Modeling and Analysis) Crooker, N. (Solar Wind/IMF/Plasma) Crowley, G. (TIME GCM Runs) D Davis, C. (Interested in Developments) Decker, D. (Ionospheric Models, GTIM,PIM,PRISM) Deng, W. (HRDI/WINDII Data Analysis) Detman, T. (Interplanetary Scintillation Data) Dryer, M. (SOLTIPS Coordinator) Dudeney, J. (Halley Antarctic Magnetometer, Riometer and Coherent Radar) E Emery, B. (AMIE Modeling) Engebreteson, M. (MACCS magnetometer data) Erwin, E. (NGDC Cosmic Ray Data On-Line) Evans, D. (TIROS/NOAA Particle Data) F Fejer, B. (Low Latitude E-Field Modeling) Fesen, C. (NCAR TIEGCM Runs) Foster, J. (Ionospheric Analysis/Millstone Hill Data) Frahm, R. (UARS PEM Magnetometer & X-ray) Fraser, B. (Southern Hemisphere magnetometers) Freeman, J. (RICE Magnetospheric Specification Model Run) Friis-Christensen, E. (Greenland Magnetometer and Imaging Riometer Data) G Gary, J. (FREJA Currents) Gosling, J. (Interested in Developments) Green, A. (INTERMAGNET DATA) H Hairston, M. (DMSP Ion Drift Data and RPA Data) Heelis, R. (DMSP Ion Drift Data and RPA Data) Henderson, M. (Los Alamos Energetic Particle Data) Ho, C. (GPS Tomography, Global Ionosphere Maps) Hoogeveen, G. (Los Alamos Magnetospheric Plasma Analyzers) Hudson, M. (Radiation Belt Modeling) Hughes, J. (MACCS magnetometer data) Hughes, T. (CANOPUS Magnetometer Data) Hume, E. (Interested in Developments) Hundhausen, A. (Mauna Loa K-Coronometer) I Inan, U. (VLF D-Region Measurements) J Jacobson, A. (Los Alamos Plasmaspheric-Drift Interferometer) K Kamide, Y. (KRM modeling) Kikuchi, T. (Equatorail Magnetomter Data Analysis) Kivelson, M. (Galileo Data, Low resolution B data at 3.6 AU) Knipp, D. (Coordinator, Data Assimilation to include AMIE) Kozyra, J. (Ring Current Modeling) Kroehl, H. (Interested in Developments) Kutiev, I. (Interested in Developments) L Lambour, R. (Modified Magnetospheric Spec Model Plasma Density) Lanzerotti, L. (Geopotentials/mid latitude magnetometer data) Lazarus, A. (IMP-8 Solar Wind Plasma) Li, X. (SAMPEX Data, Energetic Electron Analysis) link, R. (UARS PEM/WINDII, Photoelectrons and Energetic Particles) linker, J. (Solar Modeling) Lu, G. (Auroral Boundaries/Particle Spectra) Luehr, H. (IMAGE Magnetometer Data) Lui, T. (Geotail Energetic Particles) M Mannucci, A. (GPS Tomography, Global Ionosphere Maps) Manson, A. (Lower Thermosphere Winds) Masuda, S. (YOKHOH X-ray Image Data) Maurits, S. (University of Alaska Polar Ionospheric Model) McAllister, A. (YOHKOH Solar Images, Stream/CME ID and Interactions) McEwen, D. (Optical Data at Eureka 89 deg. Magnetic) McHarg, G. (Auroral Pulsations) McLandress, C. (UARS WINDII) Melendez, D. (Field Line Interhemispheric Model) Meriwether, J. (Lower Thermosphere Optical Data) Miller, K. (Thermospheric Winds, Transient Electric Fields) Milling, D. (SAMNET Magnetometer Data) Morris, L. (NGDC Geomagnetic On-Line Data) Mukai, T. (。

    五、科学家的名字和作品、

    张衡

    (78~139)

    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少游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通五经”,“贯六艺”,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两次为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生万物。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张衡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著作收集在清严可均所编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

    六、3位中国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概括主要事迹,一定要短一点,每个科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年1月19日 — 1819年8月19日)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 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七、我要一些生物科学家的名字和他们的研究成果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 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孟德尔: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路易斯·巴斯德: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他研究了微生物的类型、习性、营养、繁殖、作用等,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循此前进,在战胜狂犬病及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英国医生李斯特并据此解决了创口感染问题.从此,整个医学迈进了细菌学时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的寿命因此而在一个世纪里延长了三十年之久.林奈:林奈(Linnaeus),全名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e,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过去译成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作卡罗鲁斯·林奈乌斯(Carolus Linnaeus),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另有革命烈士林奈.富兰克琳:英国女生物学家富兰克琳(1920~1958)是最早认定DNA具有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并且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拍摄到了清晰而优美的DNA照片,为探明其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她还精确地计算出DNA分子内部结构的轴向与距离. 1956年富兰克琳被诊断出患有患癌症,手术后她仍坚持研究工作.她于1958年逝世,年仅38岁.4年后,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因对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富兰克琳榜上无名.因为诺贝尔奖不授予已逝世的科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1994年逝世.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科普作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这个世界的音乐》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