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范文
我的家乡---甘肃,作文300字左右,说明文
我的家乡在甘肃天水,那里风景优美,四季分明,鸟语花香,被人们称为“陇上小江南”。
这里有许多特产:酸甜可口的花牛苹果;又大又甜的秦安蜜桃;代代相传的天水罐罐茶;白得发亮、甜得醉人的秦安白脆瓜;美丽多姿的天水彩陶;享誉海内外的天水雕漆;美丽的清水庞公玉;小巧玲珑的天水草编;晶莹剔透的武山鸳鸯玉;精致的天水剪纸;香香的、麻麻的天水花椒;味道鲜美的秦安酸辣肚丝汤;红红的、辣辣的甘谷辣椒;天水美酒天河春;清热解毒的浆水面;还有美味可口的天水面鱼……
家乡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就数伏羲庙和麦积山石窟了。
相传人类的祖先伏羲就出生在天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为他修建了一座庙,便是伏羲庙。一进门迎面而来的是几棵高大的古柏,在大门的右方,放着当年女娲补天时用的补天石,再向里走,便走进了大殿,正面是伏羲的雕像,左边立着伏羲坐骑飞马,右边放着伏羲创造的打击乐器。出了伏羲大殿,往后走过一扇小拱门,便来到了荷花池。每年正月十五,人们就在这儿赏灯猜迷。走进伏羲广场,一个个快乐的身影在你眼前飞奔而过,每年伏羲大典,全球各地的华人都在这里祭祖。
我爱天水,爱它的神奇。伏羲在卦台山画过卦,女娲在万紫山补过天。我爱天水,爱它的古老。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大地湾修房子、烧彩陶。我爱天水,爱它的美丽。麦积烟雨,石门夜月,春秋古柏,玉泉仙观……
美丽的天水,我爱你!
写一篇以美丽甘肃为主题的作文,救急
以美丽甘肃为主题的作文,救急
我的家乡在富饶美丽、山青水秀的甘肃。当冬天刚刚离去,小草就开始吐芽了。鸟儿在树枝上唱着欢快的歌。我常常驻足聆听。
苹果树、梨树、李子树花团锦簇。草地上鲜花星罗棋布,身边柳絮飘舞。农民伯伯们忙碌着耕种,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在一起玩小石子、木屑和土块。春天来到了。
夏天,万物进入了一个新的生长阶段。在庭院和草地上到处都可见鲜花怒放,其间蜜蜂采蜜、蝴蝶飞舞。不知名的昆虫到处吟唱、跳跃,我们常常喜欢捕捉它们并把它们装进小笼子里。我们也常常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一条小溪从山脚下流过,我们常常去里面捕捉小鱼,而每到雨后傍晚时分,溪边常能听到蛙声一片。另外我们也常常追逐牛、羊、马玩耍。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麦浪翻滚,果实压枝。庭院里到处挂满了玉米棒和辣椒,一派丰收的景象。晚秋,在清凉的秋风里大雁南飞。此时谷物入仓,牛羊肥壮。农民伯伯们把一年的丰收写在了脸上。
冬天是严酷的季节。早晨起来,推开窗门,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午饭后,我常常和妹妹一起去河边散步,嬉戏追逐,看着河里的野鸭来回游弋,冰雪将融,春天不远了。
我的家乡如此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以“绚丽甘肃”为题的800字书信作文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
敦煌莫高窟翩翩飞天,几度踏梦而来;嘉峪雄关狼烟虽已散去,依然令人神往不已;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流光溢彩、如梦如幻,奏响了华夏文化壮美的序曲。这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交汇地,这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奠基地,这里是现代文化的重要创造地。
这里,就是甘肃。 提及甘肃,你会想到什么?是上古神话中的人文始祖伏羲,还是丝绸之路上的厚重敦煌,亦或是豪情万丈的边塞诗歌?当然,你也会想到这个西部省份经济稍显落后,人民善良而朴实。
历史上的甘肃为人们留下了太多文化宝藏。 从顶层到基层,甘肃文化建设跑步前行不仅仅是文化产业,甘肃的文化事业也将和文化产业一起,借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是,脆弱的生态环境、目前较为落后的配套硬件设施,依然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发展时需要直面的问题。未来,高科技的展示方式将极大满足观众需要,从而实现游客分流,避免对文物古迹和脆弱自然环境的破坏。
而在配套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甘肃也会按照计划逐步改善。文化给了甘肃重新崛起的机会。
希望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包括甘肃在内的整个西北地区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 ,重现历史上的辉煌。
甘肃都有那些成就与事迹?
食:从吃不饱到“吃”文化 “那时候总吃不饱,总惦记着吃。
现在可好,还就想喝点小米粥。”78岁的兰州老人陈丽华说。
60年前,地处西北苦寒之地的甘肃,从废墟中走来,一穷二白,民生凋敝。1949年,甘肃粮食产量只有206万吨,而人口却有968.45万,“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集中力量解决吃饭问题,成为党和政府首要而紧迫的任务。1979年1月,人均口粮92公斤的“红色小镇”哈达铺公社,与小岗村遥相呼应,报响了“包产到户”的春雷第一声。
这标志着农村改革的大幕在甘肃拉开。 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就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甘肃实现了省内粮食的自求平衡。2001年底,甘肃1000多万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吃饱饭——这个数千年来未曾实现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省统计局数据表明,2008年,甘肃粮食产量是888.5万吨,与1949年粮食产量相比,增加了3.3倍。
2008年,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38.07公斤,比1949年增加125.36公斤。根据巴甫洛夫需求层次定律,当吃饭最初的功能实现后,“吃”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在普通民众中流行起来。
衣:从穿不暖到穿时尚“穿哪件衣服好?” 这是很让女人头疼的问题。有人说,“这不是因为衣服少,而是太多了。”
确实,过去人们穿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些贫困山区,有的人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
曾经穿衣买布凭布票,服装也是蓝白灰一统天下。在上世纪70年代,谁有件的确良衬衫是会备受羡慕的。
如今,自然、休闲、舒服、时尚,成为人们穿衣的新追求。从多人一衣到一人多衣,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从“凭票买布”到成衣消费,衣着上的变化真不少。
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30年,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407.5元增长到2008年的10969.41元,增长了25.92倍。 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结构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2008年,甘肃省农民家庭人均衣着类支出为134.7元,比1978年增加122.4元,增长10倍。 住:从没处住到住得敞 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全家8口人挤进16平方米的小屋里,像沙丁鱼罐头。
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的老百姓对于住房的要求。以前,城里人想要房子,只能等着分房。
统计资料显示,1979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63平方米。许多家庭三代人同居一室,甚至还有四世同堂的尴尬。
而在农村,农民家里有地,手里没钱,能盖上“亮堂堂的大瓦房”,就是一个家庭富裕的标志。当大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时候,住房只能是个太奢侈太遥远的想法。
而今天,住房已经不再是不可企及的梦。在省城兰州,在各市州,在县乡基层,建筑工地无不热火朝天,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
商品房时代,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到2008年,甘肃省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增加到27.19平方米。
“水景楼盘”“高尚社区”,这些房地产商的广告语,也说明了人们在住房观念上的变化。“住得下”不再是唯一的要求。
在农村,一排排“一砖到顶”的新房已经不再罕见。阔气的门楼,宽大的场院,一拧就来的自来水,水冲式的卫生间,不见烟的沼气厨房……富起来的农民盖起了小洋楼,居住条件越来越好。
行:从出行难到走四方 金秋时节,市民赵鹏胜开着新买的小车去上班。从“飞鸽”、“永久”到“标致307”,赵鹏胜换车史,也是很多甘肃人出行的变奏曲。
60年前,出行基本全靠一双脚;30年前,出行基本靠自行车和公交车。数据显示,1990年甘肃每百户拥有自行车209.28辆,平均每户有两辆自行车,而2006年,每百户拥有自行车下降到135.23辆。
与此同时,呈上升趋势的是,公交事业快速发展和电动车、摩托车、出租车及家用汽车拥有量的迅速提高。2008年每百户私家车拥有量为2.15辆。
与出行方式多样化相同,甘肃交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甘肃省道路主要是土路,全省公路通车里程仅有3703公里。
1990年,全省二级公路仅有700余公里。 为改变困境,甘肃投入大量建设资金,相继实施了“突破中部”、“挺进西部”、“东部会战”战略。
从1998年起到2009年,甘肃累计投入千亿元资金。甘肃公路由少到多,由线成网,由普及到提高,道路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4年,甘肃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天水建成通车,仅13公里。2005年,甘肃成为全国第18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
到200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56万公里(含村道),比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增10.24万公里。陇原大地平均每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23.25公里长的公路。
同期,甘肃省农村有98.3%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路。
甘肃的爱国事迹,名人
6、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