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识字能力结题报告范文
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结题报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能引进日常教学。
教师如何利用身边现有资源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首先要从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入手。1、目标转移。
低年级学生对于形象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在接触一篇课文时,首先关注的是课本中形象的画面以及生动的故事内容。
对抽象的汉字符号以及汉字的组成不能引起关注。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学中心不能直接放在识字教学上。
目标转移,是指暂时忽略识字教学这一目标,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上。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识字的兴趣。
例如:从儿童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入手导入教学;创设情境,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等。2、方法指导。
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和画面,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阅读中去,这是识字教学的一个良好开端。但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面对一些生字的阻碍,学生可能就会转移注意力。如果一味地放任自主阅读这一环节,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自主识字的能力。
必要的方法指导(如:具体指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该怎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为学生下一步的巩固识字,形成记忆打下良好的基础。
3、目标激励。汉字在头脑中形成“印象”后,必须及时加以巩固,反复练读、熟读成诵是巩固自主识字效果的最佳办法。
依据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以为学生创设目标情境,鼓励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完成熟读目标,及时巩固自主识字的效果。二、遵循规律,形成记忆经历了第一阶段的自主识字,学生对生字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只是依附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之下的。
脱离了这一语言环境,学生对汉字仍然可能感到陌生。因此,教师在以下的教学环节中必须帮助学生完成对汉字的再认识。
这个过程应该是渐进的过程,即由生动的语言到抽象的汉字,再由抽象的汉字到生动的语言。只有这样,才真正完成了识字教学的全过程。
1、由语言到汉字语言是和生活经验密切结合的,汉字是抽象出来的特殊符号。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识记与生活经验密切结合的词语或句子,要比识记孤零零的汉字容易得多。
因此,识字教学有必要经历由句到词,再由词到字的过渡。具体的做法在日常教学中易于操作,且收效很好。
教师可以出示与汉字相关的词句,学生读记,然后逐步擦去其它字,独立识记汉字。2、自主探索识字方法。
识字方法有很多种,如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编儿歌,编顺口溜,联想画面识字等等。同样一个汉字,不同的学生会想出不同的识记方法。
在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寻记字方法,灵活运用识字方法。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有效运用汉之星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课题结题报告书
我们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识字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我在使用人教版实验教材的识字教学实践中,采用新的识字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努力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但容易分散,况且单纯的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乏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挂图等),帮助并促进学生识字。如教“踢”、“拍”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还可以结合儿歌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如第三册《语文园地四》中“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
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泡、饱、跑、抱、袍、炮”用儿歌来认识这六个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趣味性,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二、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多种识字方法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自己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把识字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
1、归类识字法从汉字的构字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我们老师如果能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有利于提高识记效果,又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字的范围。
如教学“柏、、枝、材”等形声字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这些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同时,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想一想还认识那些带有“木”字旁的字,并进行交流。
2、故事识字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段小故事。
如:教“会“字时,我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在云上走,原来他会气功。”3、猜谜识字法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字谜中学习生字,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如:“六十天——朋”、 “一口咬断牛尾巴——告”.4、儿歌识字法教学中,我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汉字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如:合手拿,人门闪,土里埋等。
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自主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记忆“喝”和“渴”时,学生就能自编儿歌:“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是口字旁,喝水要用嘴。”
5、多媒体识字法课件形象、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文字学习的兴趣。我通过课件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学活。
学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识字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等,同时跟随教学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教生字“升”时,计算机生动地演示上升过程,学生更容易记住字形与字义。
6、拆字识字法“聪明”的“聪”字笔画比较多,学生刚接触汉字,对笔画多的字有畏难情绪,觉得它不容易掌握。此时教师这样对学生说: “要想做聪明的孩子就得用耳(耳)听;嘴(口)上说,心(心)里想。”
只说了一遍学生就把这个字记得牢牢的了,教学效果很好。三、分享识字的乐趣可以巩固识字效果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分享是最好的展示和愉悦的享受。
爱因斯坦说:“学会分享将会使自己所学得以巩固。”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分享识字的成果。
1、主动找小朋友做游戏教学中我将所学合体字依据结构分成两部分,写在卡片上,分发给内外两圈的同学。然后让两圈同学分别亮出卡片,逆方向奔跑,当跑到能与自己组成新字的同学面前就停下来,跳出游戏圈,齐读新字,并组词。
比比谁先找到自己的朋友。2、建立“错字”医务所我们都知道,在识字过程中,学生写错字是难以避免的,教师找出了学生易错的字,写在黑板上。
并请小学生当医生,找出这些“字”娃娃的病症,把他们的“病”治好。当“小医生们”擦去多余的笔画,补上缺少的部分,或将部位不对的部分改正过来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色。
此外,我还在每节课的复习阶段,经常开展“比一比”、 “错字大王”等竞赛活动,使儿童集中注意力,开开心心地参加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智力潜能,他们的识字效果也得到了巩固。四、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领域——课堂,家庭,社会。
可见,只是指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在课外生活中识字,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它是课堂识字的补充与扩展。
我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把生活当成他们识字的大课堂。鼓励他们多留意生活实际,如认商店里各种商品的名称、食品包装袋和报刊杂志上的字等,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就请教别人或查字典。
做生活的有心人,让生活教会自己更多的汉字。比如,提示学生注。
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结题报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能引进日常教学。教师如何利用身边现有资源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首先要从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入手。
1、目标转移。低年级学生对于形象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在接触一篇课文时,首先关注的是课本中形象的画面以及生动的故事内容。对抽象的汉字符号以及汉字的组成不能引起关注。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学中心不能直接放在识字教学上。目标转移,是指暂时忽略识字教学这一目标,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上。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识字的兴趣。例如:从儿童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入手导入教学;创设情境,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等。
2、方法指导。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和画面,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阅读中去,这是识字教学的一个良好开端。但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面对一些生字的阻碍,学生可能就会转移注意力。如果一味地放任自主阅读这一环节,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自主识字的能力。必要的方法指导(如:具体指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该怎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为学生下一步的巩固识字,形成记忆打下良好的基础。
3、目标激励。汉字在头脑中形成“印象”后,必须及时加以巩固,反复练读、熟读成诵是巩固自主识字效果的最佳办法。依据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以为学生创设目标情境,鼓励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完成熟读目标,及时巩固自主识字的效果。
二、遵循规律,形成记忆
经历了第一阶段的自主识字,学生对生字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只是依附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之下的。脱离了这一语言环境,学生对汉字仍然可能感到陌生。因此,教师在以下的教学环节中必须帮助学生完成对汉字的再认识。这个过程应该是渐进的过程,即由生动的语言到抽象的汉字,再由抽象的汉字到生动的语言。只有这样,才真正完成了识字教学的全过程。
1、由语言到汉字
语言是和生活经验密切结合的,汉字是抽象出来的特殊符号。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识记与生活经验密切结合的词语或句子,要比识记孤零零的汉字容易得多。因此,识字教学有必要经历由句到词,再由词到字的过渡。具体的做法在日常教学中易于操作,且收效很好。教师可以出示与汉字相关的词句,学生读记,然后逐步擦去其它字,独立识记汉字。
2、自主探索识字方法。
识字方法有很多种,如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编儿歌,编顺口溜,联想画面识字等等。同样一个汉字,不同的学生会想出不同的识记方法。在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寻记字方法,灵活运用识字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课题《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字》结题报告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把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文美观整齐,有一定的速度,不仅可以巩固识字,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而且还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
因此,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本学期继续开展教小课题“如何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两学期研究以来,有了许多收获,也产生了新的困惑,现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能力 开学初,根据课题组计划安排,首先认真学习了课题实施方案,仔细研读了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有关写字教学的要求,深入领会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努力转变教学教育观念。
查阅了《写字课教学用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教学书籍、杂志以及媒体信息资源,并做了认真地摘录,内化了认识,在不断地学习中夯实自己的工作理论基石,同时,把学到的理论用于平常的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 二、激发书写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写字和绘画一样,要培养一种情趣。首先用学生自己书写的作品,更具有激励性。
因为学生自己的作品来源于学生之中,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其次,利用书法作品中本身具有的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熏陶作用。
教学中,教师从学生作业中,从书法作品中,挑选出优秀的作品,引导他们欣赏,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导他们临摹和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小学生爱听故事,利用书法家的轶事感染学生,激发他们书写的热情和兴趣。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讲书法家的故事的主题活动,在黑板报上刊登书法家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激发兴趣,乐于书写。教学中,及时总结出简便易学、通俗易懂的写字口诀,比如主笔突出、笔画谦让、疏密匀称、首笔定位等,孩子们用这些方法观察字、分析字、书写字,效果显著,兴趣盎然、快乐写字。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书写技能。指导书写时,扶放结合,选择难写的字、有规律性的字,作为重点指导。
放手让学生自己写简单的字,同时以儿歌、口诀帮助学生注意双姿,培养学生自检、自评、互评的习惯。这样一来,不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书写的习惯和技能。
这堂课,使我对写字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围绕课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自本课题开题以来,我做到了意识地备好写字课,备课时自己先观察后再练写,书写的过程中,总结写好这个字的要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并积极思考:这堂课我要采用方式才能让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能力达到预期的目标?课堂上根据课堂的实情,进行灵活的引导,并注重从培养学生书写习惯开始做起,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课后结合教学实情,认真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到位。
在作业批改中适当放低要求,多给学生批注鼓励的话,有进步就表扬,如:你的进步真快哦,你的字和人一样漂亮等,尤其是后进生,要尽力挖掘闪光点,只要有一点进步,哪怕是一个偏旁、一个笔画写得好,都加以肯定。个别辅导时,尽量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这样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自身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四、开展多元化评价 为了更好的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多形式、多方式落实写字素养的培养目标。比如,以每天的午间练习活动和写字课为主要抓手,对学生写字给予指导,加强平日语文课对学生书写的重视,注意积累成功经验;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跟踪分析,关注写字过程的评价,将写字兴趣、写字习惯、写字姿势和写字技能都有机地纳入到评价中来,实现写字评价的全面化、全程化。
在班级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写字展示和写字交流活动,开展自我纵向评比,小组动态评比,进一步发挥学生中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快乐书写接力本,让学生、全体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到小学生写字教育活动评价中来,构建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写字水平的评价大环境。 五、我的收获与困惑 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验,我有了许多感悟与想法,知道了写字教学时应通过“比天地、量宽窄”引导学生观察。
在习字一刻钟的写字时间里怎样进行讲解、练习、复习、巩固也初步形成模式。了解了学生存在的不足及产生的原因,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实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
学生通过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写字端正率,笔画、笔顺的正确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困惑,主要集中于这几点: 1.个别笔画的书写学生难以掌握。
3.课堂枯燥无味,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出现了厌烦情绪,渴望得到相关的示范引领。 六、努力的方向 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与其他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多上研讨课,多确立个案研究对象,及时记录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力争使得写字教学研究富有成效。
小学语文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有效识字
《小学语文低年级自主识字方法研究》一、课题名称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自主识字方法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的关键是速度、数量、记忆,怎样才能达到快速、识多、记牢的目的呢?怎样巧妙识字,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达到快速识记大批汉字的目的呢?我计划试着探究,和低年级教师共同交流经验,寻求一种符合新的教育要求、符合儿童本性及语文学科特点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主识字,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增加识字量,提高在一定时间内识字效率,尽早实现阅读。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 识字是小学生入学遇到的首要问题。对此,国内外一大批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生理学家、教育学家特别是一线教师,做了大量的颇有价值的研究。
但如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饶有兴趣地学习呢?叶澜教授倡导的新基础教育理论是现代最符合教学实际的理论,主张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完善的过程,追求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师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自主识字”就是要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的需要、爱好、兴趣、价值观紧密地联系起来,用多种方式、方法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兴趣,汉字的识记效果肯定就好。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活动。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的自我教育。”
纵观局势自主性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儿童的语文知识,以至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的,识字,直接决定着孩子很大范围的学习活动。
而识字的本质之一,就是学习并掌握一种阅读和交流的工具,以便学习者能够领会、理解各种书面材料的意义,具备涉猎各种知识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五、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本人从教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特别是这次网络培训学习提供了如此完美的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可以向专家咨询,向同行老师请教,详细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注重孩子自主识字教育,是顺应学生读书学习的需求,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六、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习得语言文化,是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自主识字是相对于被动机械接受式识字而言的。
自主识字能力是学生个体独立认识生字,满足个体早期阅读需求的基础,它有利于提高语文识字效率,增加识字量,实现尽早阅读,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业成绩。本课题从大语文观出发,本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以及从学生的识字能力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与情感,探索自主识字的途径与方法,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和汉字构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识字意识,使教师指导识字与学生自主识字相互协调、和谐发展。
七、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1、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试通过对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整套快速高效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方式方法;二是切实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变识字教学为自主识字开放识字。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探索识字方法与学生快速高效识字、自主识字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即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多种识字方式方法的运用,引导、启发、激励学生自觉主动运用巧妙识字的方式方法,识记随时遇到的生字,使学生自己运用独特的想法进行识字,在兴趣中识字,在自己营造的笑声中识字,达到即遇即识、自能识记、对所识生字“过耳不忘、过目不忘”、切实提高自主识字能力的目的2、主要内容深入走近学生,引导发动学生寻找、创造适合孩子心理、能力习惯的识字方法,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为切入口,以“奇特联想”为基础,包含歌诀识字法、字理识字法、图画识字法等多种识字方法。 3、过程(一)实验准备阶段(2010年11月至2010年12月)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和活动计划。
(二)实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0月)(1)以授课班级为试点完成实验前测工作。(2)开展以自主识字为主的课堂教学实践。
(3)积累实验资料,与同行探究交流。(4)实验活动综合评测。
(三)总结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1)资料整理。(2)形成结题报告。
3、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采用边应用边实验的方法,以实际应用研究为主,来指导实验。(2)经验总结法:发现、提炼、概括实验中成功的。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结题报告
1、学生方面:(1)学生兴趣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针对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现状,课题研究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老师给学生布置阅读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教师每天检查,督促学生去阅读,经过一段时间家校的配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基本养成,每天都能自主去阅读,从不愿意读书到我要读书,态度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阅读的书籍也变得丰富多样,识字量,阅读量有了质的飞越。(2)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有了一套科学的阅读方法、技巧。
通过问卷调查,各老师发现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发现要提高阅读的能力,方法最关键。各位课题组的老师通过查找资料,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识字量,制订了本班的阅读计划,把阅读方法的指导渗透在教学中,并有独立的阅读课,教会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如何去阅读各类的文章,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实践中,逐步摸索,掌握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
阅读能力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3)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带动作文水平的提升。
学生以前最怕的就是作文和口语交际,尤其是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有作文课,学生往往不知道该些什么,如何去写。在开展了“我爱读书、我要读书”的活动中,学生积极阅读,课堂的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口头表达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多样性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在通过要求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落,学生的语言有了一定的积累,带动了作文水平的提升。(4)语文成绩的稳步提高。
课题研究转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语文成绩呈上身趋势。(5)阅读带动行为,学生更加知礼仪、懂感恩。
书籍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迷茫的双眼;书籍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懵懂的心灵。阅读可以明理,阅读可以开拓视野。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从读书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生从书中知道了礼仪,懂得了感恩,明白了互助。
班级中同学们之间打架、骂人的现象越来越少了,互帮互助的风气已然形成。这是意外的收获。
2、教师方面(1)、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我从理论上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增强了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实践性,转变了教学理念,从做好一个授课型的老师转变成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2)、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操作,我初步摸索出一套关于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渗透阅读方法和技巧,解决了学生阅读中存在的困惑,有效的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带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数和质量明显提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语文成绩呈上升趋势。
(3)、促进了学校的教研工作。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我教学理念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的面貌大为改观。
而且经常与同事的交流,带动了学校的教研工作,给学校教研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使学校的教研面貌焕然一新。(二)、显性成果:1、学生方面:(1)、中华经典诵读中才华的精彩呈现。
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长久保持阅读的新鲜感和激情,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时时感觉到阅读的魅力,学生在参加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广大博深,增强了自信。学校的朗诵《中华少年》获得镇教育办学生组的一等奖,获得县中华经典诵读二等奖。
(2)、优秀读书笔记的展示。本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同时通过对优秀读书笔记的展示,帮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争胜心,在我校涌现了不少优秀的读书笔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稳步提高。
(3)、优秀作文投稿。学生的优秀作文被推荐到各类的作文大赛中,其中刘佳杰、周文颖两位同学在书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王欣、魏亚杰两位同学的作文获得了三等奖。
(4)、读书小报的制作。为了保持学生读书的热情,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最显著的就是四、五年级读书小报的制作,小报的内容丰富,有读书感悟、读书名言、优秀文章等。
同时,优秀的作品在全校展览,既树立了榜样,表扬了优秀学生,又激发了其他同学的争胜心。2教师方面(1)初步形成了适合我校学生阅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2)在教研组的活动中,我通过多种途径亮出自己课题研究的成果,多次开设课题研究课,“立靶子,树典型”,不怕犯错,大胆实践,请同仁们批评指正,以促进课题研究的开展。我的三节语文课分别以公开课的形式,在教研组内交流、研讨。
我讲授的《灯祭》在县优质课评比中,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3)课题研究离不开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对自己的教学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在每次的研究课活动后,我都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得失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将这种反思用教学后记、教学感悟等一些有效方式记录下来,及时进行搜集和整理,形成教育教学论文。一。
小课题《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字》结题报告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把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文美观整齐,有一定的速度,不仅可以巩固识字,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而且还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
因此,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本学期继续开展教小课题“如何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两学期研究以来,有了许多收获,也产生了新的困惑,现小结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能力开学初,根据课题组计划安排,首先认真学习了课题实施方案,仔细研读了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有关写字教学的要求,深入领会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努力转变教学教育观念。
查阅了《写字课教学用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教学书籍、杂志以及媒体信息资源,并做了认真地摘录,内化了认识,在不断地学习中夯实自己的工作理论基石,同时,把学到的理论用于平常的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完善。二、激发书写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写字和绘画一样,要培养一种情趣。首先用学生自己书写的作品,更具有激励性。
因为学生自己的作品来源于学生之中,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其次,利用书法作品中本身具有的赏心悦目的感染力,对学生起熏陶作用。
教学中,教师从学生作业中,从书法作品中,挑选出优秀的作品,引导他们欣赏,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导他们临摹和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小学生爱听故事,利用书法家的轶事感染学生,激发他们书写的热情和兴趣。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讲书法家的故事的主题活动,在黑板报上刊登书法家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激发兴趣,乐于书写。教学中,及时总结出简便易学、通俗易懂的写字口诀,比如主笔突出、笔画谦让、疏密匀称、首笔定位等,孩子们用这些方法观察字、分析字、书写字,效果显著,兴趣盎然、快乐写字。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书写技能。指导书写时,扶放结合,选择难写的字、有规律性的字,作为重点指导。
放手让学生自己写简单的字,同时以儿歌、口诀帮助学生注意双姿,培养学生自检、自评、互评的习惯。这样一来,不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书写的习惯和技能。
这堂课,使我对写字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三、围绕课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自本课题开题以来,我做到了意识地备好写字课,备课时自己先观察后再练写,书写的过程中,总结写好这个字的要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并积极思考:这堂课我要采用方式才能让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能力达到预期的目标?课堂上根据课堂的实情,进行灵活的引导,并注重从培养学生书写习惯开始做起,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课后结合教学实情,认真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到位。
在作业批改中适当放低要求,多给学生批注鼓励的话,有进步就表扬,如:你的进步真快哦,你的字和人一样漂亮等,尤其是后进生,要尽力挖掘闪光点,只要有一点进步,哪怕是一个偏旁、一个笔画写得好,都加以肯定。个别辅导时,尽量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这样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自身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四、开展多元化评价为了更好的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多形式、多方式落实写字素养的培养目标。比如,以每天的午间练习活动和写字课为主要抓手,对学生写字给予指导,加强平日语文课对学生书写的重视,注意积累成功经验;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跟踪分析,关注写字过程的评价,将写字兴趣、写字习惯、写字姿势和写字技能都有机地纳入到评价中来,实现写字评价的全面化、全程化。
在班级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写字展示和写字交流活动,开展自我纵向评比,小组动态评比,进一步发挥学生中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快乐书写接力本,让学生、全体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到小学生写字教育活动评价中来,构建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写字水平的评价大环境。五、我的收获与困惑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验,我有了许多感悟与想法,知道了写字教学时应通过“比天地、量宽窄”引导学生观察。
在习字一刻钟的写字时间里怎样进行讲解、练习、复习、巩固也初步形成模式。了解了学生存在的不足及产生的原因,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实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
学生通过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写字端正率,笔画、笔顺的正确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困惑,主要集中于这几点:1.个别笔画的书写学生难以掌握。
3.课堂枯燥无味,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出现了厌烦情绪,渴望得到相关的示范引领。六、努力的方向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与其他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多上研讨课,多确立个案研究对象,及时记录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力争使得写字教学研究富有成效。
小学语文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有效识字
《小学语文低年级自主识字方法研究》一、课题名称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自主识字方法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的关键是速度、数量、记忆,怎样才能达到快速、识多、记牢的目的呢?怎样巧妙识字,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达到快速识记大批汉字的目的呢?我计划试着探究,和低年级教师共同交流经验,寻求一种符合新的教育要求、符合儿童本性及语文学科特点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主识字,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增加识字量,提高在一定时间内识字效率,尽早实现阅读。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 识字是小学生入学遇到的首要问题。对此,国内外一大批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生理学家、教育学家特别是一线教师,做了大量的颇有价值的研究。
但如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饶有兴趣地学习呢?叶澜教授倡导的新基础教育理论是现代最符合教学实际的理论,主张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完善的过程,追求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师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自主识字”就是要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的需要、爱好、兴趣、价值观紧密地联系起来,用多种方式、方法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兴趣,汉字的识记效果肯定就好。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活动。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的自我教育。”
纵观局势自主性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儿童的语文知识,以至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的,识字,直接决定着孩子很大范围的学习活动。
而识字的本质之一,就是学习并掌握一种阅读和交流的工具,以便学习者能够领会、理解各种书面材料的意义,具备涉猎各种知识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
五、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本人从教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特别是这次网络培训学习提供了如此完美的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可以向专家咨询,向同行老师请教,详细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注重孩子自主识字教育,是顺应学生读书学习的需求,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六、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习得语言文化,是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自主识字是相对于被动机械接受式识字而言的。
自主识字能力是学生个体独立认识生字,满足个体早期阅读需求的基础,它有利于提高语文识字效率,增加识字量,实现尽早阅读,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业成绩。本课题从大语文观出发,本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以及从学生的识字能力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与情感,探索自主识字的途径与方法,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和汉字构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识字意识,使教师指导识字与学生自主识字相互协调、和谐发展。
七、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1、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试通过对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整套快速高效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方式方法;二是切实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变识字教学为自主识字开放识字。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探索识字方法与学生快速高效识字、自主识字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即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多种识字方式方法的运用,引导、启发、激励学生自觉主动运用巧妙识字的方式方法,识记随时遇到的生字,使学生自己运用独特的想法进行识字,在兴趣中识字,在自己营造的笑声中识字,达到即遇即识、自能识记、对所识生字“过耳不忘、过目不忘”、切实提高自主识字能力的目的2、主要内容深入走近学生,引导发动学生寻找、创造适合孩子心理、能力习惯的识字方法,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为切入口,以“奇特联想”为基础,包含歌诀识字法、字理识字法、图画识字法等多种识字方法。 3、过程(一)实验准备阶段(2010年11月至2010年12月)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和活动计划。
(二)实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0月)(1)以授课班级为试点完成实验前测工作。(2)开展以自主识字为主的课堂教学实践。
(3)积累实验资料,与同行探究交流。(4)实验活动综合评测。
(三)总结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1)资料整理。(2)形成结题报告。
3、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采用边应用边实验的方法,以实际应用研究为主,来指导实验。(2)经验总结法:发现、提炼、概括实验中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并使之逐步。
有关小学生规范使用汉字的研究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体应运而生.影视,广告,出版物接踵而来,商品包装,广告招牌变着花样地吸引顾客……这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出现了许多不规范字,给识字尚少的小学生造成错觉,为他们以后的识字设置了障碍,也为人们办事带来许多不便.另外,在新课程改革中,确实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是,不免顾此失彼,老师们相对地淡化了识字,写字.加上考试科目,项目增多,学生任务重,头绪多,书写质量自然不高,不规范字越来越多,从学生的作文,日记等作业中明显地反映出来.基于以上这些状况,我们班拟订了"社会用字规范状况调查"活动方案. 二,实践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规范字,认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用字状况,加强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规范社会用字作出贡献. 三,实践活动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用字环境,实地考察出版物,影视屏幕,公共场所的设施及招牌,广告,商品包装说明,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行业中的用字规范状况,探究社会上的错字,别字,使用简化字,繁体字等不规范字的比率,对不规范的用字现象提出善意的批评,建议使用规范汉字. 四,实践活动准备:照相机,统计表格,电脑,笔和笔记本 五,实践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阶段 1,检查作业本,班队黑板报,学校宣传画中的用字状况,找出其中的错字,别字,简化字和其他不规范汉字. 讨论明确社会上也存在的许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联系实际谈谈不规范用字给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认清小学生在规范社会用字上应该起到的重要作用. 4,明确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学生自愿参加,自愿组合小组. (二)调查研究阶段 1,组织学习.激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汉字的知识.如电脑上网,查阅图书,采访专家等,了解汉字的发展史.组织学生阅读《简化汉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语言文字周报》等,了解规范汉字的标准. 实地调查.分小组分类型实地考察社会用字状况,并对不规范用 字情况进行分类与统计,填写社会用字状况调查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