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米、厘米的认识教案范文

    怎样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一,先说一说成语《得寸进尺》。这里的尺寸都是被淘汰的长度单位。比划一下。

    二,让几个同学自报身高。有的不知道,有的会说,我一米二。等等。

    三,同学使劲伸开自己的左手,看看大拇指与小拇指指尖的距离。可以相互之间比一比。

    四,此时把一米长的尺子拿出来,让他们中间的一个人,指出多么长是一米的一半?

    五,假如我们把它分成100个相等的份数呢?一份有多么长?

    六,进入教学正题。

    七,小结。布置作业 :测量一下自己的数学课本长度宽度厚度。……

    怎样才能教会孩子认识数学课的分米,厘米,毫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对毫米和分米建立初步的认知,知道毫米和分米的用途以及1毫米和1分米分别有多长,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并能合理利用测量工具较准确地测量实际物体的长度。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喜爱,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

    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课件 直尺 米尺

    学生用具:直尺,米尺、一分硬币、吸管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PPT课件、米尺三把;一、情境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

    教学准备:PPT课件、米尺三把一、情境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 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手指比划告诉同桌吗?2、小结:大家讲得非常好。

    游乐园里真好玩儿,长颈鹿大哥带着它的小乌龟弟弟也要到游乐园去玩,我们看看他们遇到什么情况了。 (PPT出示情境图)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给拦在了门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因为游乐园要求“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那么1米是多长呢?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1、认识米。①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

    那1米大约有多长呢?你们伸开双臂,我来给大家量一量。②猜一猜:同学们,你能猜一猜一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吗? 师将米尺竖放,让学生估计,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长度。

    ③比一比:再和米尺比一比,验证自己的猜测,看一看1米究竟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④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2、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①认识1米=100厘米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有多少厘米? 生:1米有100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板书) ②给学生一把直米尺,让他们用短直尺量一量1米有多长?。

    北师大版《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PPT课件、米尺三把;一、情境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难点: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

    教学准备:PPT课件、米尺三把

    一、情境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厘米。 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手指比划告诉同桌吗?

    2、小结:大家讲得非常好。游乐园里真好玩儿,长颈鹿大哥带着它的小乌龟弟弟也要到游乐园去玩,我们看看他们遇到什么情况了。 (PPT出示情境图)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给拦在了门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因为游乐园要求“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那么1米是多长呢?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米。

    ①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那1米大约有多长呢?你们伸开双臂,我来给大家量一量。

    ②猜一猜:同学们,你能猜一猜一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吗? 师将米尺竖放,让学生估计,引导学生认识1米的长度。

    ③比一比:再和米尺比一比,验证自己的猜测,看一看1米究竟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

    ④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①认识1米=100厘米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有多少厘米? 生:1米有100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板书) ②给学生一把直米尺,让他们用短直尺量一量1米有多长?

    ③汇报量的结果

    3、量一量

    A量一量我们的教室有多长?量一量黑板有多长?门有多长?

    B教师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学生三人一组 分三组

    师提示:先将木直米尺的“0”刻度线对准教室的一端然后量一米打个记号,一直量到教室后如果不是整米数,就是几米几厘米。 一组量完可再找同学组成一组继续量。

    C、汇报量的结果。

    D、认识米的作用: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1厘米长的小棒,准备用这些小棒测量教室的长度,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小棒太短,测量起来太麻烦。

    (2)小结: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米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经常会遇到它。(板书)

    三、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单位

    铅笔长约17( ) 橡皮长约3( ) 毛巾长约60( ) 旗杆高约8( ) 丝瓜长约35( ) 房子高约3( ) 一辆公共汽车长9( ) 图钉的长大约是1( ) 课桌高是70( ) 李老师的身高是175( ) 一棵大树高约15( )

    2、 计算:15厘米+8厘米=( )厘米 16厘米-9厘米=( )厘米 6米-5米=( )米 1米5厘米+1米3厘米=( )米( )厘米

    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1米有多长

    1米=100厘米

    量短一些的物体我们一般用厘米

    量长一些的物体我们一般用米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黑板有多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体会分米、厘米、毫米的含义,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 。

    2.记住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 3.能估计一 些较短物体的长度。

    4.会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工)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1分米、1厘米、1毫米的实际含义。

    2.教学难点: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米尺、透明塑料尺、壹分硬币 、两支铅笔。

    2.学具准备:每人学生尺一把、壹分硬币一枚、线一根、 长铁钉一枚。 (四)教学过程 1.搭好桥梁。

    (1)小朋友,想知道一个人有多高,黑板有多长,数学书本 又有多宽,可采用什么方法?(用尺量) (2)你怎么想到要用尺量呢?(尺上有刻度) (3)出示米尺:小朋友比划一下一米大约有多长? (4)估计:黑板大约有多长?教师实际量一量,得黑板长3米多。 多的部分不到1米,究竟是多少?我们需要用比米小的单位来帮忙。

    2.实践操作。 (1)认识厘米。

    ①实物投影仪上放上塑料尺,请学生观察,从“0”刻度线 到标有“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厘米cm) ②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1厘米的长度(手指宽,橡皮厚,1分 硬币的最大宽……),并用尺比量一量。

    ③量一量:铁钉有多长?(3cm) ④出示两支铅笔,一支10厘米,一支1厘米多一些,估计这两支铅笔大约有几个厘米长。 (2)认识分米。

    ①这支铅笔长10厘米,还可以叫做1分米长(板书:分米dm) ,所以1分米=()厘米。 ②同上,学生在尺上找1分米的长度,找身边的物品长(宽) 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可实际去量一量。

    (衬衣两纽扣之间、手掌宽……) ③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有几分米?也就是几个10厘米。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厘米。

    ④想一想:1米、1分米、1厘米有多长? 小游戏:伯;说我比划,即同桌1人说1米(或1分米、1厘米) ,另一人马上用手比划出来。 (3)认识毫米。

    ①还有一支铅笔为1厘米多一些,究竟是多少长呢?我们需要认识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一) ②1毫米用手难以比划·了,我们就用铅笔芯来点吧。 ③长度是1毫米的物品很难找吧?(1分硬币的厚度,数学练习簿的厚度……) ④猜一猜,再在尺子-上数一数()毫米=1厘米, 3.归纳运用。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完成课题 ) 你会给这些单位从大到小排排队吗? 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进率) (2)看看课本上是这样说的吗?(课本第85-86页) (3)练一练:课本第87页“练一练”1、2、3。(先观察,估计一下各物品的长度,再测量) (4)练一练:课本第87页“练一练”4、5、6。

    (其中6为同桌 合作题) (5)拿出线,同桌合作量一量是多少长?(1米2分米,4厘米6 毫米)。

    一年级数学《1米有多长》教学反思

    《米的认识》是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动机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测量黑板的长,在学生的操作中,因测量的物体较长,用20厘米长的学生用尺进行测量,比较麻烦,学生产生了换个比较长的尺子做测量工具或用比厘米大的单位米来进行测量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的新知识。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解决问题中遇到问题而产生求知的动力,激起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

    除此之外,我还想通过这个设计想向学生们渗透:在今后遇到困难时,没什么好怕的,可以通过学习新知加以解决,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精神。二、精心设计,采用多种途径理解和区分单位:厘米和米 孩子们两天内一下子学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些孩子容易混淆,其原因是对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认识不够,以至于在后面的学习中造用错单位的错误。

    这了让孩子们充分认识,我先让孩子们用米量:(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再让孩子们区别厘米和米:(1)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用两手比一下1米有多长。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比较感知厘米是比较小的单位,米比厘米要大得多。

    (2)用学生用尺量一量;数一数;看一看等方法了解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3)实物测量,使用正确的长度单位。

    课后孩子们对米的认识较好,能正确地用长度单位:米并进行有关测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