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茶博物馆解说词范文

    茶叶博物馆观后感

    以茶为伴

    茶是我们杭州一大特产。今天我们就来到“茶叶博物馆”,来探访那有渊源历史的茶。

    一进博物馆,看见一个刻有“茶”的石碑,水在石碑上“哗,哗”的流,让人立刻进入了幻想,多么美啊!

    之后是前言,概括的介绍了茶。

    接着就是茶的历史了,大多以画为主,旁边还有许多典故,介绍。

    我们看得津津有味,学到了许多知识,像制茶的过程,还有茶的来源。

    不禁痴迷于茶了,看了一幅画,看了一则介绍。慢慢地走,默默地看,看了一篇又一篇,累了,也不愿停下来。这可能就是茶的魅力吧!

    还有一些特殊的茶名,像紧压茶、造型茶。

    再有就是茶具厅,大多都是场景,有大厅,有茅屋,有卧室……无一不摆上一套茶具。没想到,茶是这么深受人的所爱啊!

    站在山上,山下的景色尽收眼底,有博物馆,品茶的亭子,但最美的还是那一大片翠绿——茶园。

    远远望去,只看见一颗颗绿色的小绒球,但细看,每一片叶子都挨得那么紧,密密的组成了“绿球”。

    在博物馆里我学到了以往没有的知识,我知道了乾隆、康熙爱茶,我知道了“神农尝百草,日通七十二毒,得而解之”茶有药的效用。

    但我在茶园感受到的是大自然和人的伟大的杰作。人们在大自然探索,发现了茶,才有品茶等享受。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茶可以令人痴迷,可以令人健康。我不觉已被茶迷惑

    杭州茶叶博物馆观后感急

    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就开车去中国茶叶博物馆游玩,刚从车上下来,就闻到一股茶香。

    路旁都是一排一排的茶树,清翠欲滴,真使人心旷神怡。 我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字——茶。

    接着,我们来到了展厅。我们先走进了茶史厅,这里有各种各样古代精致的茶具,还有许多关于茶的知识介绍,我们还在这里玩有奖竞答题,我还得了个一等奖。

    其中就讲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这使我感到莫大的自豪。

    然后,我们又来到茶萃厅,这里陈列了好多种茶叶,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还知道了茶总体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还有加工茶类,如花茶、紧压茶等。

    最有趣的是紧压茶,紧压茶是用许多干茶压成各种形状制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展厅里就有好几种形状的紧压茶,有一个南瓜形的紧压茶最逼真,怎么看都象一个大南瓜,非常有意思,我都忍不住想摸一摸。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茶事厅、茶缘厅、茶具厅、茶俗厅这四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特点,让人看了还想再看一遍。 今天我不但看到了许多从来没看到过的东西,还对我国的茶文化有了许多亲身体会,这次游览可真是满载而归啊。

    云南省博物馆导游词怎么写

    一 概 况 茶马古道风景区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境内,距离益阳市区150公里。

    素以南方最后一支马帮和最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存著称于世,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高山民居风光和峡谷风光,远离尘嚣,秀美独特,故被称为“高山之城,茶马遗风”。 茶马古道风景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1、2月稍冷,7、8月较热而无持续高温,其他各月均为气候舒适季节。

    因地处高山,早晚偏凉。年平均气温16.2——17.6摄氏度,无霜期长达275天,日照1335.8小时,降水1706.1毫米。

    茶马古道风景区是一处融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风景区。在这里,您可以体验骑马观光的乐趣,也可以探寻马帮文化的历史遗存。

    景区内林秀水美,山高谷深,集“雄、奇、险、秀、幽”等风景特色于一身: 雄者:景区内峡谷深涧,危崖耸立,雄浑有力,气势磅礴,充满雄伟之美。 奇者:景区内处处可见奇峰怪石,或拟人,或拟兽,形态各异,气象万千,造型丰富,鬼斧神工。

    险者:景区内的游道大多依崖壁而建,虽然增加了足够的安全措施,仍不失惊险刺激,正如古诗云“栈道依松划,危楼叠石连”。 秀者:即秀丽之美。

    景区内林木葱郁,溪水潺潺,阴柔共媚。远山逶迤,四季繁花,苍翠欲滴,富有高山民居特色的木屋民居掩映期间,秀美极致。

    幽者:乃幽深、幽静之美。这里山高谷深,群山围闭,远离尘嚣,是超脱逸世、凡尘不染之佳境。

    行于林间小道,便会油然产生超凡、隐逸之情,是闲暇度假,修心养性的风水宝地。有诗赞曰:“古壁嶙峋跨石台,悠然盘径绝尘埃,一溪水色浸台径,四面涛声入玉杯”。

    茶马古道风景区下辖三个单元景区:关山峡谷游览区、高城文化体验景区、川岩景区。关山峡谷以“雄、险”见长,适合探险攀爬体验,惊险刺激;高城是体验高山人家民俗民风以及安化茶文化的景区,适合休闲度假,是厌倦城市喧嚣的人们可以“让心放下的地方”;川岩景区景观秀美奇特,阴凉而幽雅,被人称作“骑在马背上的峡谷”,带给人骑马观光的独特体验。

    二 历史文化遗迹 茶马古道风景区位于大熊山森林公园北麓,自古就是一方圣土,留下了众多的传说、故事、历史遗存。 (一)大熊山的由来 古人常根据天上星宿来确定方位和测定季节时令,因此,古代山川河流的命名多与天上星宿相对应。

    大熊座,即北斗七星,“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为玄武之神(即真武星君、真武大帝)镇守。

    大熊山又名熊胆山,神山,传说大熊山乃真武星君之福地,故名。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

    《混洞赤文》载,“玄帝乃于黄帝时下降,附太阳之精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身孕十四月,则太上八十二化也。生而神灵,长而勇猛,不统王位,年十五辞父母而寻幽谷,内炼元真,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

    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道教经书中描绘真武的形象是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形象十分威猛。

    《楚辞·远游》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

    身有鳞甲,故曰武”。“玄武”为龟蛇合体、龟与蛇交。

    《佑圣咒》称真武大帝是“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

    周行六合,威慑万灵”。《后汉书·王梁传》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斗,镇北方,主风雨。”雨水为万物生存所必需,故真武星君的水神属性,深受人们的信奉,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

    司马迁《史记》有“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的记载。据考证,“熊湘”即指大熊山。

    南宋祝穆名著《方舆胜揽》亦称“山川熊山,己昔黄帝登熊山,意其此也”。近年大熊山古寺遗址内还发现了“轩辕黄帝游此山”的碑记,印证了大熊山神奇悠久的历史。

    原大熊山顶有真武大帝庙一座,惜已坍毁,不可复见。 (二)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是采用安化境内山区特有的大叶茶群体品种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以及人工后发酵、自然陈化等独特工艺形成的具有独特风味的黑茶。

    品质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橙黄,香气纯正,茶味醇和,耐冲泡。 安化黑茶系列产品包括: 1、花卷茶:即俗称的“安化千两茶”,根据包装重量的不同分为千两、五百两、百两、十两茶等,是传统的人工踩制紧压茶类。

    2、砖茶:有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等,是以机制为主的紧压茶类。 3、三尖茶:按档次分为天尖、贡尖、生尖茶三种,有散装,也有紧压类。

    安化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崇山峻岭,云雾缭绕,有“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宜茶环境;特定的环境形成了具有特殊制茶品质的国家级茶树良种——云台山大叶茶群体品种。 安化黑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膳夫经手录》(公元856年)中,便有“渠江薄片,其色如铁”的记载,而直到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才开梅山置县,故安化有“先有茶,后有县”的说法。

    茶艺师解说词

    铁观音茶艺解说词整理 各位好!欢迎您来此品茗赏艺,很高兴今天由我们的茶艺师为各位冲泡功夫茶,但愿能通过我们的服务伴您度过这愉快的时光!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和利用茶的国家,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茶艺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一份美学。

    品茶艺术,注重韵味,茶佳水好茶具美,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冲泡功夫茶所用的精美茶具: 紫砂壶 茶海 品茗杯 闻香杯 茶盘 茶道 茶荷 茶巾 1 白鹤沐浴 白鹤沐浴,用高温的开水将茶具淋烫一遍,以提高茶具的温度。

    茶是天地之灵物,茶之泡饮对器具也有讲究。今天使用的是江苏宜兴的紫砂壶,。

    紫砂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在清代被列为贡品。紫砂茶具质朴高雅,异彩纷呈,久用后的紫砂壶直接注入清水也能溢出茶香,有“此处无茶胜有茶”之感。

    2 细看佳茗 今天为大家冲泡的是————茶,请大家观赏一个它的外形。 3 乌龙入宫 将茶叶从茶荷拨入茶壶,我们称为乌龙入宫。

    茶叶的用量应视其性质而定,过多则味苦,过少淡而无味,所以要掌握好茶叶的用量。 4 壶中催香 茶叶投入茶壶后,盖上壶盖,前后的摇晃数下,使干茶的香气更好的散发出来,我们称为壶中催香。

    5 碧洒流霞 全唐诗中写道:“只得流霞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泡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所以冲水应提壶高冲。 6 轻推花浮 用壶盖轻轻的刮去壶口的泡沫,称为轻推花浮。

    可以使茶更显清新明亮。 7 祥龙行雨 祥龙行雨,将茶快速均匀的注入每个闻香杯内,好似祥龙行雨,甘霖普降,为了使每杯茶浓淡一致,倒茶时水速应不急不缓,如行云流水一般。

    8 凤凰点头 凤凰点头,壶中所留的茶汁是茶的精华,应用点斟的手法点入闻香杯内,这就好比凤凰点头向各位致意。 9 龙凤呈祥 接下来我们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为“龙凤呈祥”也可称为“夫妻好合” 10 鲤鱼翻身 将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跃龙门可化龙登天而去。在此我借助这道程序祝所有的朋友一切如意! 11 淡闻兰香 淡闻兰香,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佤溥兰芷”淡闻兰香,是请各位闻香,闻香时,用左手扶住品茗杯,右手轻轻将闻香杯旋转提起,双手合掌挫动闻香。

    12 静品香茗 静品香茗,一小杯茶分三口品饮,一品其香,二品其味,三品其回甘。有心泡好茶才能细心品茗,也唯有细心品茗才能得茶趣,有诗云:“识得此中滋味,觅来天上清凉。”

    现在,请各位静下心来,慢慢品尝这茶中之趣吧! 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如果说,鲜嫩清新的绿茶象十八的处子 那么,香艳浓韵的乌龙,便如那激情四溢的美妇 绿茶的嫩尖,令你痛惜初恋的短暂 乌龙的翠衣,唤起你曾经沧海的如梦似幻 黝黑油亮,是普洱的脸庞,那是高原阳光的恩赐 粗壮朴实,是普洱的身躯,那是山野寒风的功德 没有醉人的芬芳,也没有销魂的美艳 在岁月的尘埃里,走过的是她平凡的身影 当你静下纷乱的思绪,轻轻洗去岁月的铅华 透过淡淡的馨香,淡淡的陈韵 赫然发现,这平平淡淡,竟然会是 你一生的守候: 清:即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

    敬: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

    怡: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可见『怡』字含意广博。

    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澹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普洱熟茶红色透明,生茶淡黄清澈,饮茶后,宁静致远,天人合一,自然的神妙无处不在,真是养心养志又养人!。

    绿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绿茶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品种最多、产量最高、消费面最广的茶类。

    这套茶艺师的绿茶茶艺表演解说词共有十一道程序: 1.冰心去凡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需至清至洁。用开水再烫洗一遍茶杯,做到冰清玉结,一尘不染。

    2.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芽茶类,茶芽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则会破坏茶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所以将水温降至80摄氏度左右再进行冲泡,用这样的水泡出的茶才会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泡出的茶色、香、味具佳. 3.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优质的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

    “清宫迎佳人”即用茶匙将茶叶倾置入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4.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曾把茶叶称为“润心莲”。

    “甘露润莲心”即是在开泡前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5.凤凰三点头 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的三起三落,犹如凤凰向各位嘉宾点头致意。

    6.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绿茶先是浮在水面,而后慢慢沉入杯底,将这一景象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7.观音捧玉瓶 佛教故事中传说观世音菩萨常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

    现将泡好的茶敬奉给各位,意在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8.春波展旗枪 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千姿百态的茶芽在杯中随波晃动,栩栩如生宛如春兰初绽,又似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9.慧心悟茶香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了“春波展旗枪”之后,再闻一闻茶香。

    绿茶与花茶和乌龙茶有所不同,绿茶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所以必须要用心灵去感悟,才能闻到绿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纯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10.淡中品至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茶韵醉人。

    只要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这淡淡的绿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11.自斟乐无穷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着青山绿水或置身于一个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为一乐;二曰“对品得趣”,即两个知心的朋友相对品茗,无需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倾诉衷肠,此亦一乐也。

    三曰“众品得慧”众人相聚品茗,相互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到书本中所学不到的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在品了头道茶之后,各位嘉宾可亲自实践。

    从茶事活动中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大红袍茶艺的解说词是什么

    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不仅是风景名山,文化名山,而且是茶 叶名山。

    提起武夷山,不少茶人都知道,这里是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如 今盛产武夷岩茶。提起武夷岩茶,则普天下茶人都渴望能有幸品到中国茶 王——大红袍。

    大红袍是清代贡茶中的极品,乾隆皇帝在品饮了各地的贡 茶后曾题诗评价说:“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 第一道:恭迎茶王“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武夷山“曲曲山回转, 峰峰水抱流,阴阳相激荡,和气满六合。”在碧水丹山的良好生态环境中,所 生产的大红袍“臻山川精英秀气之所钟,品倶岩骨花香之胜”。

    第二道:焚香静气茶须静品,香可通灵,冲泡品饮茶王,更要营造一个 祥和肃穆的氛围。 我们焚香一敬天地,感谢上苍赐给我们延年益寿的灵芽; 二敬祖先,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把灵芽变成了珍饮;三敬茶神,茶所具有的 那种赴汤蹈火、以身济世的精神我们一定会薪火相传。

    第三道:涤净心源在冲泡大红袍之前先要用泉水洗手。洗手时,洗掉 的不仅是手上的灰尘,而且也洗净了心中的凡尘,让自己的心变得纯洁、空 灵,只有这样才能从容不迫地泡出大红袍的神韵。

    第四道:喜遇知己这是请大家赏茶。清代乾隆皇帝在品饮了大红袍 之后曾赋诗说:“武夷应喜添知己,清苦原来是一家。”

    这位嗜茶皇帝,不愧 为大红袍的千古知音。大红袍外观“容貌如铁,资质刚劲”,确实不如一般 的名茶那么娟秀,但是,内质却风味恬淡,饮之能使人的精魂不觉洒然而醒。

    第五道:大彬沐淋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制作的紫 砂壶贵逾黄金,被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 为“大彬壶”。在茶人眼里“水是茶之母,壶为茶之父”。

    要冲泡大红袍这样 的茶王,只有用大彬壶才能相配。 第六道:茶王入宫即把大红袍请入茶壶。

    第七道:高山流水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有知 音,这倾泻而下的热水,如武夷山的瀑布在鸣奏着大自然的乐章,大家可静 心聆听,希望这高山流水能激起您心中的共鸣。

    第八道:春风拂面即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以 便使茶汤更加清澈亮丽。 第九道:乌龙入海武夷山人品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 华。”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其汤色呈亮丽的琥珀色,出汤时如皎龙吐水,我 们把头一泡的茶汤用于烫杯或直接注入茶盘,称之为“乌龙入海”。 ,第十道:一帘幽梦第二次冲入开水后,茶与水在壶中相依偎,相融合。

    这时,还要继续在壶的外部浇淋开水,以便让茶在滚烫的壶中,孕育出香,孕 育出味,孕育出妙不可言的岩韵。 第十一道:玉液移壶冲泡大红袍最忌讳在壶中长久积汤,因为这样会 使茶汤变得苦涩。

    我们通常要准备两把壶,一把用于泡茶,称为母壶;一把 用于储存茶汤,称为子壶,把泡好的茶倒入子壶称之为“玉液移壶”。 第十二道:祥龙行雨把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茶杯,称之 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第十三道:凤凰点头当壶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改用点斟的手法,称 之为“凤凰点头”,表明我们向嘉宾们行礼致敬。 第十四道:敬献香茗即把冲泡好的大红袍敬献给各位嘉宾。

    第十五道:三龙护鼎这是持杯的手势。三个手指喻为“三龙”,茶杯 如鼎,故名“三龙护鼎”,这样持杯既稳当又雅观。

    第十六道:鉴赏双色大红袍的茶汤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在观察时 要注意欣赏茶水的颜色以及茶水在杯沿、杯中和杯底会呈现出明亮的金色 光圈,故称为鉴赏双色。 第十七道:细闻天香大红袍的茶香锐则浓长、清则悠远,如梅之清逸, 如兰之高雅,如熟果之甜润,如乳香之温馨。

    诸多香型巧妙地混合在一起, 飘渺不定,变化无穷,所以茶人们把这种茶香称之为“天香”。 第十八道:初品奇茗即品头道茶。

    品头道茶时,我们在啜入一小口茶 汤后,不要急于咽下,而是用口吸气,让茶汤在口腔中流动并冲击舌面,以便 精确地品啜出这一泡茶的火功水平。 第十九道:再斟流霞大红袍的茶汤橙红艳丽,在斟入杯中时如朝霞般 流光溢彩,美妙动人,所以我们把第二次斟茶称为再斟流霞。

    第二十道:感受心香在第二道茶中,大红袍的本香已完全散发了出 来,大红袍的香包含了真香、兰香、清香和纯香。表里如一,曰纯香;采撷适 时,曰清香;火候停均,曰兰香;雨前神具,曰真香。

    大红袍的香气沁人心脾, 怡情悦志。乾隆皇帝闻茶香时,觉得如“古梅对我吹幽芬”。

    我们也只有凭 借着丰富而浪漫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大红袍的“心香”。 第二十一道:含英咀华清代大才子袁枚在总结品饮武夷岩茶的经验 时说,应“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确实如此,品大红袍,我们应当像在口中含 着一^朵小花一^样,慢慢阻嚼,细细品味。 第二十二道:三斟石乳石乳是元代武夷山的贡茶。

    三斟石乳,即为嘉 宾斟第三道茶Q 第二十三道:荡气回肠第三次闻香不再是用鼻子闻,而是从口腔大口 地吸入茶气,然后把茶香从口腔逼入鼻腔再呼出,这样可以更精细地感受到 大红袍茶香的特点。当地茶人把这种闻香的方法称之为“荡气回肠”。

    第二十四道:领悟岩韵大红袍生。

    禅茶茶艺的解说词是怎样的

    禅茶属于宗教茶艺。

    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禅茶中自有禅机。六如 禅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

    禅茶茶艺是最适合用于 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茶艺,六如禅茶茶艺共十八道程序,希望大家能放下 世俗的烦恼,抛去功利之心,以平和虚静之心,来领略“茶禅一味”的真谪。 (1) 礼佛:焚香合掌同时播放《赞佛曲》、《心经》、《戒定真香》、《三皈 依》等梵乐或梵唱,让悠雅、庄严、平和的佛乐声,像一只温柔的手,把我们的 心牵引到虚无缥渺的境界,使我们烦躁不宁的心平静下来。

    (2) 调息:达摩面壁达摩面壁是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 壁坐禅的故事。 面壁时助手可伴随着佛乐,有节奏地敲打木鱼和磬,进一步 营造祥和肃穆的气氛,主泡者应指导客人随着佛乐静坐调息,静坐的姿势以 佛门七支坐法为最好。

    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在静坐时肢体应注意七个要点: 其一,双足跏趺,也称为双盘足,如果不能双盘亦可用单盘。 左足放在 右足上面,叫做如意坐。

    右足放在左足上,叫做金刚坐。 其二,脊梁直竖,使背脊的每个骨节都如盘珠子迭竖在一起一样,使肌 肉放松。

    其三,左右两手环结在丹田的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两手手心向上,把 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栂指轻轻相抵,这叫“结手印”,也叫做 “三昧印”或“定印”。 其四,左右双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不可沉肩弯背。

    其五,头正,后脑稍微向后收放,前颚内收而不低头。 其六,双目似闭还开,视若无睹,目光可定在座前7、8尺处。

    其七,舌头轻微舔抵上腭,面部微带笑容,全身神经与肌肉都自然放松。 在佛乐中保持这种静坐的姿势约1〇分钟。

    静坐时应配有坐垫,厚约两 三寸。如果配有椅子,亦可正襟危坐。

    (3) 煮水:丹霞烧佛在调息静坐的过程中,一名助手开始生火烧水,称 之为“丹霞烧佛”。 丹霞烧佛典出于《祖堂集》卷四。

    据记载丹,霞天然禅师于惠林寺遇到 天寒,就把佛像劈了烧火取暖,寺中主人讥讽他,禅师说:“我焚佛尸寻求舍 利子(即佛骨)。 ”主人说:“这是木头的,哪有什么舍利子。”

    禅师说:“既然是 这样,我烧的是木头,为什么还责怪我呢? ”于是寺主无言以对。“丹霞烧 佛”时要注意观察火相,从燃烧的火焰中去感悟人生的短促以及生命的 辉煌。

    (4) 候汤:法海听潮佛教认为“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从小中可以见大,从煮水候汤听水的初沸、鼎沸声中,我们能产生“法海潮 音,随机普应”的感悟。

    (5) 洗杯:法轮常转法轮常转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二十。径山宝印 禅师云:“世尊初成正觉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陈如比丘最初悟道。”

    法 轮喻指佛法,而佛法就在日常平凡的生活琐事之中。 洗杯时眼前转的是杯 子,心中动的是佛法,洗杯的目的是使茶杯洁净无尘,礼佛修身的目的是使 心中洁净无尘,在洗杯时或许可因杯转而心动悟道。

    (6) 烫壶:香汤浴佛佛教最大的节日有两天:一是四月初八的佛诞日, 二是七月十五的自恣日,这两天都叫做“佛欢喜日”。 在佛诞日要举行“浴 佛法会”,僧侣及信徒们要用香汤沐浴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像)。

    我们用 开水烫洗茶壶称之为“香汤浴佛”,表示佛无处不在,亦表明“即心即佛”。 (7) 赏茶:佛祖拈花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

    世尊曰: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 摩柯迦叶”。 我们借助“佛祖拈花”这道程序,向客人展示茶叶。

    (8) 投茶:菩萨入狱地藏王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据佛典记载:为了 救度众生,救度鬼魂,地藏王菩萨表示:“地狱中只要还有一个鬼,我永不成 佛”,“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投茶入壶,如菩萨入狱,赴汤蹈火,泡出的 茶水可振万民精神,如菩萨救度众生,在这里茶性与佛理是相通的。 (1) 冲水:漫天法雨佛法无边,润泽众生,泡茶冲水如漫天法雨普降, 使人如“醍醐灌顶”,由迷达悟。

    壶中升起的热气如慈云氤氲,使人如坐春 风,心发善念。 (2) 洗茶:万流归宗五台山著名的金阁寺有一副对联:“ 一尘不染清 净地,万善同归般若门。

    ” 茶本洁净仍然要洗,追求的是一尘不染。佛教传到中国后,一花开五 叶,千佛万神各门各派追求的都是大悟大彻。

    “万流归宗”,归的都是般若 之门。般若是梵语音译词,即无量智慧,具有智慧便可成佛。

    泡茶:涵盖乾坤涵盖乾坤典出于《五灯会元》卷十八,惠泉禅师: “昔日云门有三句,谓涵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 这三句是云 门宗的三要义,涵盖乾坤意谓真如佛性处处存在,包容一切,万事万 (1) 物无不 是真如妙体,在小小的茶壶中也蕴藏博大精深的佛理和禅机Q (2) 分茶:偃溪水声偃溪水声典出于《景德传灯录》卷十八。

    据载, 有人问师备禅师:“学人初入禅林,请大师指点门径。 ”师备禅师说,你听到 偃溪流水声了吗?”来人答:“听到。”

    师备便告诉他这就是你悟道的入门 途径。”禅茶茶艺讲究:壶中尽是三千功德水,分茶细听偃溪流水声。

    斟茶之 声亦如偃溪水声,可启人心智,警醒心性,助人悟道。 (3) 敬茶:普度众生禅宗六祖慧能有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 。

    花茶茶艺解说词

    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它融茶之韵与花香于一体,通过"引花香,增茶味",使花香茶味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从花茶中,我们可以品出春天的气息。所以在冲泡和品饮花茶时也要求有诗一样的程序。

    第一道:烫杯

    我们称之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苏东坡不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文豪,而且是一个至情至性的茶人。借助苏东坡的这句诗描述烫杯,请各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看一看在茶盘中经过开水烫洗之后,冒着热气的、洁白如玉的茶杯,像不像一只只在春江中游泳的小鸭子?

    第二道:赏茶

    我们称之为"香花绿叶相扶持"。赏茶也称为"目品"。"目品"是花茶三品(目品、鼻品、口品)中的头一品,目的即观察鉴赏花茶茶坯的质量,主要观察茶坯的品种、工艺、细嫩程度及保管质量。

    如特极茉莉花茶:这种花茶的茶坯多为优质绿茶,茶坯色绿质嫩,在茶中还混有少量的茉莉花干花,干的色泽应白净明亮,这称之为"锦上添花"。在用肉眼观察了茶坯之后,还要干闻花茶的香气。通过上述鉴赏,我们一定会感到好的花茶确实是"香花绿叶相扶持",极富诗意,令人心醉。

    第三道:投茶

    我们称之为"落英缤纷玉杯里"。"落英缤纷"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描述的美景。当我们用茶导把花茶从茶荷中拨进洁白如玉的茶杯时,花干和茶叶飘然而下,恰似"落英缤纷"。

    第四道:冲水

    我们称之为"春潮带雨晚来急"。冲泡花茶也讲究"高冲水"。冲泡特极茉莉花时,要用90度左右的开水。热水从壶中直泄而下,注入杯中,杯中的花茶随水浪上下翻滚,恰似"春潮带雨晚来急"。

    第五道:闷茶

    我们称之为"三才化育甘露美"。冲泡花茶一般要用"三才杯",茶杯的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茶杯代表"人"。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

    第六道:敬茶

    我们称之为"一盏香茗奉知己"。敬茶时应双手捧杯,举杯齐眉,注目嘉宾并行点头礼,然后从右到左,依次一杯一杯地把沏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第七道:闻香

    我们称之为"杯里清香浮清趣"。闻香也称为"鼻品",这是三品花茶中的第二品。品花茶讲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闻香时"三才杯"的天、地、人不可分离,应用左手端起杯托,右手轻轻地将杯盖揭开一条缝,从缝隙中去闻香。闻香时主要看三项指标:一闻香气的鲜灵度,二闻香气的浓郁度,三闻香气的纯度。细心地闻优质花茶的茶香,是一种精神享受,一定会感悟到在"天、地、人"之间,有一股新鲜、浓郁、纯正、清和的花香伴随着清悠高雅的花香,沁入心脾,使人陶醉。

    第八道:品茶

    我们称之为"舌端甘苦入心底"。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口品。在品茶时依然是天、地、人三才杯不分离,依然是用左手托杯,右手将杯盖的前沿下压,后沿翘起,然后从开缝中品茶,品茶时应小口喝入茶汤。

    第九道:回味

    我们称之为"茶味人生细品悟"。人们认为一杯茶中有人生百味,无论茶是苦涩、甘鲜还是平和、醇厚,从一杯茶中人们都会有良好的感悟和联想,所以品茶重在回味。

    第十道:谢茶

    我们称之为"饮罢两腋清风起"。唐代诗人卢仝的诗中写出了品茶的绝妙感觉。他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咕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