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经济发展调研范文
丽江发展的论文怎么写
我关于丽江旅游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丽江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遐迩闻名,成为国内外颇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丽江旅游已经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的著名旅游品牌。丽江旅游的发展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缩影。
在将近30年的旅游发展过程中,丽江取得了卓著的成绩,赢得诸多荣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创造了独特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的旅游发展做出了令人羡慕的贡献。和全国各地一样,在中央政府关于旅游发展新战略也为丽江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丽江也要调整思路,明确新的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丽江:中国旅游发展的一个特例丽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已蜚声中外。然而,从发展旅游的角度看,这个边陲小镇没有能进入中国早期旅游发展的第一系列。
由于多种历史的原因,全国解放以后,丽江正式对外开放的时间较晚。因此,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关注旅游发展的时候,当时国内出版的导游手册上很少提及云南,即使是在北京外文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国旅游导游》(英文版)一书中,云南省的旅游地也只提及了昆明、大理、石林和西双版纳。
在很长时间内,关于中国旅游城市和景区介绍中,往往总是有广西的漓江,却很少谈到云南的丽江。从丽江旅游的发展过程来看,它有着与许多其它省份的旅游目的地不同的特点,其中以下两点最为突出:1. 是外国人首先把丽江介绍给世界从历史上看,首先把丽江介绍给西方世界的是外国人。
在海外出版的诸多旅游导游书中,每当提及丽江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三位著名人物和他们的著述。首先是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据说他本人到过中国的西藏,以其亲身的经历和丰富的想象力写出的震惊世界的幻想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1933年出版,这本小说率先向世界推出了神秘的梦境“香格里拉”。
另外一位就是奥地利裔美国植物学家、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摄影师约瑟夫·洛克(Joseph F.Rock),他是真正研究丽江和纳西文化的专家。他曾先后在中国的丽江等地生活了27年,写下了《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The Ancient Naxi Kingdom of Southwest China)介绍丽江风情和纳西文化的专著,1947年首先在英国出版。
另外,他还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有意思的是,据说英国作家希尔顿撰写《消失的地平线》时,其创意基础源于美国《国家地理》上刊载的洛克在丽江所拍摄的照片和报道。
实际上,洛克先生不仅关注风景和生物多样性,而是更关注文化,他所强调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土著文化才是真正的精髓。尽管洛克对当地的文化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割舍的偏见,然而他却是真正向西方世界全面详细介绍丽江的西方人。
还有一位则是俄国人顾彼得(Peter Goullart),他的专著《被遗忘的王国》(Forgotten Kingdom)首先于1955年出版。这个人虽然是俄国人,但有着浓厚的东方情结,他不是以一个西方探险家的身份到丽江,而是以中国工合组织的成员肩负着重要使命在丽江工作。
9年的丽江生活使他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了丽江、纳西人和纳西文化,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作为纳西人中的一员”写下了这部不朽的著作,打开了让西方人了解丽江的窗口。当然,向世界介绍丽江和纳西文化的人很多,但在诸多外国人中,以上三位是上个世纪30~50年代把丽江介绍给的代表性人物,使他们的著作激起了西方人访问丽江、了解丽江和体验丽江的兴趣,也是很多人到访丽江之前的必读的“旅游指南”。
2. 外国人是丽江旅游的先锋实际上,很多西方人是因为读了以上提及的著作和以他们的著述为蓝本的其它形式的作品了解了丽江,诱发了寻找这些“被遗忘”或“消失了”的神秘地方的兴趣。早在中国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之前,他们就已经开始了对丽江的探寻。
尽管在这以前能够到丽江访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谈不上轻松舒适和方便,但这都没有成为造访丽江的障碍。因此说,丽江以及不少云南地区,在中国旅游业真正大发展之前,对外国人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对很多国民的吸引力,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是丽江及周围地区访问者的先锋。
反过来,又是他们把一些新的信息、新的变化和新的感受再次传到海外。因此说,很多以不同身份访问丽江的人并非是由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宣传促销产生了影响,而是外国人要实现多年夙愿的冲动。
早期的西方访问丽江的人不是一般的观光客,而是怀着特定目的探访者。尽管国内相关的旅游导游书开始关注丽江的时间较晚,而国外的旅游指南上介绍丽江则比国内的文献早得多。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专业旅游指南出版机构——澳大利亚的“孤独的星球(Lonely Planet)”。它在1976年出版《中国——描述与旅行》(CHINA-Description and Travel)第一版时,就有了关于丽江的介绍,在其第二版《中国——旅行救生包》(CHINA-a travel survival kit)中关于丽江的介绍有6页,而到1994年第四版时,对丽江的介绍长达12页,包括了丽江地区包括虎跳峡、中甸、梅里雪山、白水台等许多著名景点。
笔者在这里之所以重复地讲述这个大家可能已经熟知的历史过程。
我要写一篇去云南的考察报告,谁可以推荐一篇一下
这是重庆和云南两省的考察报告,其中云南以丽江为主要。
供楼主参考 赴云南重庆两省市重点文化古镇考察报告 ——合山市文化建设考察团第二组 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以市委副书记陆汉杰为团长的“云南重庆两省市重点文化古镇考察团”一行21人于11月10日至18日前往云南丽江古城、重庆巫山县大昌古镇等地进行考察,目的是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学习这些地方在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城镇、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有哪些好思路、好措施、好经验,并结合我市发展现状进行思考,对今后合山如何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建设力度、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提高城市文化水平、加快“富、强、美”工矿园林城市建设步伐等方面提出初步的较有价值的建议和构想。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
为了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考察任务,我们 “云南重庆两省市重点文化古镇考察团”事先召集全体组员开会,确定了考察活动的行程线路和考察重点。考察团还设有 “联络组”、“材料组”和“后勤组”等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确保整个行程有条不紊。
我们在出发前分别与云南丽江市古城区、重庆巫山县委办、大昌古镇政府等单位进行了联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考察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大家高兴出发,满意而归,于11月18日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后顺利回到合山。
(一)云南丽江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两个模式 11月11日,在昆明作了简单的休整后,考察团于12日早晨乘班机直奔世界东巴文化中心——丽江市,开始了对丽江古城为期2天的考察。在丽江古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分两个步骤进行考察。
第一步,先考察丽江城区西北部的束河茶马古镇;第二步,考察丽江古城。 1、束河模式:立足保护搞开发,搞好开发促保护,旅游发展促增收 束河茶马古镇位于丽江城区西北部,离城区约4公里,是纳西族先民的聚居地,是茶马古道上保存最完好的集镇之一,有“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活标本”之称,同时被誉为“雪山下的世外桃源”、“千年清泉之乡”等美誉。
古镇自2002年实施保护与发展项目以来,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全国最佳人居魅力名镇、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日均游客超过5400人。古镇居民人均收入从800元跃升到4000多元。
在推进农村向城市过渡、农民向市民转变、民间资本参与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方面创造了“中国经验”,走出了一条立足保护搞开发、搞好开发促保护、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据了解,经过严格规划和审批,束河茶马古镇的保护与发展项目分三期实施,规划总投资5.6亿元,一期工程于2003年5月正式动工,项目严格按照“科学规划、规范保护”的原则,将整个古镇划分为三个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古镇核心区,在此区域内所有房屋及街道布局都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整治;二级保护区为核心区外围保护区,在此区域内,所有建筑不得超过规定样式和高度,混合结构建筑必须穿衣戴帽用瓦屋面覆盖;三级保护区为新城区与古镇结合带,在此区域,所有建筑控制标高,使整个古镇与外界自然过渡。
三级保护区的划分和实施,使束河茶马古镇的整体建筑风格实现了规范统一,青砖绿瓦、错落有致的纳西族传统民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宁静和谐的高原水乡风貌自然形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镇注重保护原有生态,在严格执行总体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坚持不拆一栋房,不砍一棵树,保留原有的生态和水系,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和田园风光,对古镇原有的菜地、树木、粮场等,由投资企业统一出资购买后,又交还农民按原来的方式种植或管理,保持原来的生产生活状况。
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业方面,根据束河茶马古镇的特点,按一定的标准配置服务设施,开辟“庭院旅馆”、“民居客栈”、“庭院商店”、餐饮酒吧、手工作坊、骑马旅游等项目,带动广大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使古镇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规模、档次不断提升。 目前,束河古镇人气越来越旺,魅力越来越大。
我们漫步古镇街巷时,经常碰见迎面驶来各式各样精致的马车,或游客骑马走街,铃声清脆,马蹄声声,悠然自得,别有情趣,为古镇平添了几份独特的茶马韵味。 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实施,使政府、企业、居民实现了共赢,被誉为“束河模式”,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束河模式”成为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总结回顾中的一成功案例,被列为“中国经验—云南篇”的代表作。 2、丽江模式:以城养城,重点保护,科学开发,突出特色,实现民族文化与经济成功对接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有800多年历史,面积3.8平方公里,有居民6200多户,人口2.5万。
丽江古城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滇、川、藏交汇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历史以来多种民族在这里交往,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历史文化积淀丰富。古城以玉龙雪山为背景,认真科学的选址,高超的水系利用,独特的城建格局,曲折有致的古老街巷,高低错落的民居建筑,穿街过巷的流水,形成了。
家乡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对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对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 一、 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2007年2月7号至2007年2月27号。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七里店村及附近几个村庄:沙坡池村,王庄村,毛庄村,孙庄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 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
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2、 按不同人群来说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
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 赌博风的抬头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
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格式种类及相关调研报告的写法 不同种类的调研报告,其调研报告格式与写法总体上大致相同,但由于强调的重点和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每种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也有一定的区别。
下面,对几种常用调研报告格式及 调研报告的写法分别作一些简要介绍。 1.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主要用于反映某一地区、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的基本面貌,目的在于报告全面的情况,为决策者制定方针政策、规定任务、采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常用于向上级报告工作,如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机关,以及部门和单位领导下基层了解面上情况后所写的调研报告,多用于此类调研报告格式。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偏重于反映客观情况,分析研究的成份相对少一些,一般也不要求提出理论性的主题思想。
在写作过程中,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点明是关于什么单位或者地区、什么问题的调查。其前言一般是介绍调查的缘由、目的、时间、地点、范围和方式等。
由于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主体内容涉及面一般都比较宽,因此,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在写作上往往采用横向结构。如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情况,可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组织领导等若干方面来撰写;如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则可分为基本概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若干层次。
当然,每个大的部分中还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的问题来写。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主要用于对先进典型进行深人调查分析后,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有效措施,以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
因此,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写法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突出成绩、具体做法、主要体会等。这类调研报告格式的标题一般要反映主题。
前言大多采用概述主要成绩、发展变化,并提示基本经验的写法。主体部分需要充分展开,不仅要写具体做法,而且要写切身体会;不仅要写感性认识,而且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具体做法,体会就是空的;不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就难以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结尾可以归纳全文、强调主旨,或者指出不足、展望未来。
在行文的语气上,经验调研报告格式与经验总结不同,经验总结用第一人称,行文语气必须谦虚,而调研报告则用第三人称,可以热情赞扬,以促进经验的推广。 3.反映新生事物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主要是用于报告和评价新生事物,帮助人们提高对新生事物的认识。
新生事物往往代表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写作这类调研报告格式时要抱着满腔热情的态度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写作的特殊性上,都缘于一个“新”字,不仅要说明新生事物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而且要指出它的背景,也就是说要指出它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遇到了那些矛盾、困难和问题;不仅要说明它的性质和特点,而且要指明它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对其发展前景的预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由于新生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往往不够成熟,甚至存在某些弱点和不足,所以在结尾时,一定要如实地指出它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和可能带来的新问题,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4.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以及不良倾向等而撰写的调研报告,其目的在于揭示问题、反映情况,而不在于追究责任者。
另一种是为了处理违法乱纪事件或严重事故等而撰写的调研报告,这一类调研报告格式的写法不仅要以确凿的事实分清是非,而且要弄清性质、分清责任,提出解决和处理的具体意见。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格式上,标题往往多采用揭露式的,有的标题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如《主城区违法建筑触目惊心》,这一个标题,不仅表明了调研报告的主旨,而且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能够起到强烈的警示与提示作用,吸引读者的眼球。
主体部分所反映的如果是一个具体事件,一般采用纵向结构;如果反映的是一种倾向和状况,多采用横向结构。在叙述完问题的主要事实后,要写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性质和危害程度。
结束语有的可呼吁对问题予以重视或关注,有的可扼要提出解决办法或处理意见。 5.考察历史事实的调研报告格式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通常是用于对某一历史现象或某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调查,用确凿的事实,揭示历史真相,作出正确的评价,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如为平反历史冤假错案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属于这种调研报告格式。这类调研报告 格式的政策性和针对性较强,反映的事件往往也比较复杂。
这类调研报告格式上,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事实的本来面目;二是被歪曲的情况;三是纠正和处理的意见。在这类调研报告格式在写作时,事实真相与被歪曲的情况相矛盾的地方,尤其要叙述清楚,要说明事实被歪曲的原因和有关的责任者。
写处理意见时,态度要明确,办法要具体。如果问题正在处理和解决中,就要把进展情况写出来;如果尚有阻力,就要把问题尖锐地提出来,。
求一篇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虽然生态旅游所阐发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依稀可以在我国古代先哲们那里找到思想的源泉,但是,作为明确的“生态旅游”这一提法,却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目前仍处于理论界研究发展,我国各地实际行为较少。
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
早在70年代初,旅游与环境这个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问题就引起了旅游界的注意,但是“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动接受的。直到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才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政策的操作面上得到了支持。
由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与会专家也只是就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保护的关系;如何在生态旅游中开展环境教育;中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生态旅游线路的优选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层面上的研讨,虽然会上还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并被誉为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但是并没有被专家和生态旅游景区所接受,恰恰相反,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有些概念和定义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是争议,一时间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众说纷纭。对于中国实际的生态旅游的开展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而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的举办,正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景区与线路相结合、普及生态旅游与发展会奖旅游相结合的新型展会。她将给近期关注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和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
关于生态旅游实践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我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虽然大幅度推进了我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元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用于展示国内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并把它与会奖旅游结合起来,走一条独特的展示之路、
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2)湖泊生态景区 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3)森林生态景区 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4)草原生态景区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5)海洋生态景区 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6)观鸟生态景区 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7)冰雪生态旅游区 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8)漂流生态景区 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 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 。
要写调查报告,是关于某街道经济发展情况的还有人可以给我个范文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材料一 近年来,丽江、平遥等古城倍受游客青睐,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
(1)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应当继承。
保护现存文物及周围环境非常重要,不能在大拆大建中破坏了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复建古城应努力实现“重现文物”的初衷,这对当地经济发展会有促进作用;反之,投资都可能收不回来。所以,地方政府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利益。
解答本题可坚持用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既要看到复建古城的积极正确的一面,又要看到其消极错误的一面。古城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古城体现的是传统建筑文化,应当继承。但又要看到复建古城的弊端,“破坏了现存文物及周围环境,失去了文化底蕴和内涵”,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重建是不可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