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制鞋企业内部质量管理范文

    如何写鞋业质量整改报告

    制鞋工艺流程:原辅材料仓库→裁断车间→调配中心→针车车间→鞋底车间→半成品仓库→夹帮成型车间→擦胶及贴底成型→整理及包装生产劳动过程中总是会存在问题,老板自己也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公司效益的提高,这就需要管理者进行整顿改革,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整个鞋厂的生产效率,提高鞋厂产品的质量,创立自己的品牌,获取更多的效益。

    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原辅材料的浪费是个严重的问题,这是很多工厂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原辅材料的浪费主要表现在:原辅材料进出库不记录明确、原材料的裁切不合理、原辅材料颜色弄混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原辅材料中转调配时弄混甚至丢失。

    2、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鞋面制作时的疏忽导致返工重做,影响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是制约整个生产产量的瓶颈。3、半成品、成品仓库管理的问题:产品在仓库中不合理摆放,影响下一步生产的进行,影响发货速度,造成库存积压。

    4、产品包装出现差错,影响产品形象,制约生产效益的实现。针对问题的改革措施:针对以上的问题,在厂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很有针对性的整改,对各个流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对原辅材料的仓库进行微机管理,每日原辅材料进出库必须做好材料帐及库存帐,进料和发料必须专人管理,进料时必须有质检人员在场,检验品质是否正确、颜色是否合理,以免出现错误;提高员工对原辅材料的认识,适材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任何裁出的部件、特别是有色皮料、布类应同时做质检、配色、配双及数量清点等工作,以免到针车部门时做重复工作;裁切主管人员应辅导员工做好机器及刀模的日常保养工作;管理人员须随时巡视员工使用斩是否按指令单的刀号操作并教导员工如何自我检验;调配中心依据订单情况,将裁切好的部件排列整齐,等待加工;已裁切好的部件如需印刷、削皮、贴内里、烫印等,均由调配中心负责;加工好的材料交付给中仓备料组,由中仓备料组发料至针车车间加工;裁切好的部件如中底板、鞋垫等,如果不需要特别车缝加工的,可在完成必要处理后送半成品仓库;在调配中心,待所有部件完成后,一定要将鞋面所有部件质量及统计数字妥善整理,准备交付给针车车间。2、针车员工是整个生产的主力军,针车车间的车帮及做帮的工艺流程和员工配置,依据鞋面设计的不同而变化,并适时对员工进行培训;车缝时必须注意车线边距,针距是否控制良好,与要求的标准是否相符;车缝时必须注意鞋面部件上各记号点的正确性,如车缝时未按正确的记号,鞋面完成后将会不正,造成夹帮困难,影响成品鞋的品质;做好的鞋帮必须经过质管部检验,再依每张订单所需鞋号适当整理后送半成品库,由半成品库再发给夹帮成型车间;教导操作人员定时保养机台,以免机台故障率高,影响品质及产量。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整个厂里的生产效率,厂里决定实施“末位管理”,对超额完成产量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不能完成产量的员工提出批评,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竞争机制。

    对于疏忽的返工,实行责任制,把生产中失误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3、半成品仓库是鞋类生产过程中面部及底部工艺流程的中转站,半成品仓库管理应根据生产顺序表所排定的时间,适时给针车车间催促,同时对夹帮成型车间的发料又给予控制;在帮面、鞋底发料给夹帮成型车间前,半成品仓库管理人员必须特别注意按工艺流程表,先做好品质管理及数量统计工作;每张订单须备齐帮面、中底、大底、鞋垫、内盒、外箱、纸标等各种材料,方可发料给夹帮成型车间;应按所订楦头数量决定每日生产回转数,成型车间则照表领取生产;对于成品鞋,及时发货给客户,减少库存积压。

    4、拔除楦头后,鞋子须经过内外初步整理清洁; 需要喷光整理的,要正确调配喷光剂,喷光要均匀并能突出重点; 放入鞋垫,并正确胶牢;上鞋带 ;最后清洁整理,装入鞋头填塞纸; 最后品质检查 ;装入鞋盒或塑料袋 ;装箱发货给客户 。改革取得的成效:公司寻找、聘用了一批优秀的管理者,对整个工厂的生产进行整改,提出了以上那些改革措施。

    经过整改方案的贯彻实施,整个整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以前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1、以前原辅材料浪费的现象明显减少;2、对员工的适时培训,使得他们的技能得到了提升,针车车间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3、半成品、成品的流通速度明显比以前提高了许多,仓库存货压力也减少了很多;4、包装质量明显改善,更有助于创立自己的品牌形象;5、整个厂的生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经过科学的改革,生产中存在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生产力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科学个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助于生产成本的减低、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公司效益的实现。

    关于公司内部质量管理

    既然有合格率,肯定有标准,从标准入手,查看不足之处,譬如,如果有A、B、C三个方面的话,那么还要考虑A+B,B+C,A+C,A+B+C四种关联缺陷。

    这是第一步的分析。分析好以后,根据具体分工分别查询各个工段,即A、B、C三个工段的工作方案,要求他们各自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合格计算方案。

    如果各个工段还有具体的细小分工,那么就是继续如此下去。

    这是从上到下的树形处理法,你可以尝试一下。电机我不懂,不过工程类的应该是相似的,祝你早日获得成功。另外,经过核算,合格率有可能超过98%吧,前提是各个工段的准确操作性要非常好, 即每段都标准。

    为什么生产管理是制鞋企业的管理核心

    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为什么生产管理是制鞋企业的管理核心)

    1、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逐渐趋向消费者个性化,客户定制化,靠传统的经营方式以经无法获得大额的利润。有时甚至难以维持企业的生存,这迫使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时,更加需要做出准确的判断。

    只有获得市场认同并与消费者价值观产生共鸣的产品才能提高消费者购买的心理成本,从而提高其交换价值。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不断的创新。

    我们都在说创新,其实说起来容易但是做到位却并不容易。

    因为创新需要隐含在企业的每一个环节中,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有管理创新,我们要形成一个机制,这种机制能使企业产生一种内在动力,也就是日本人常说的“改善”精神。

    2、质量。众所周知,质优价廉的产品是在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中形成和实现的。

    因此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生产管理。

    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从事三项可赚取利润的主要活动:开发,生产和销售。

    生产管理既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心也是改善的源头。

    3、成本。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有效提升生产管理是关键。

    基础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产管理是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

    制造加工中,产品成本的50%-80%是在现场生产环节中产生的,90%的问题源于生产管理。

    因此生产管理是制造加工型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能否实施有效的生产管理,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求质量体系管理中的质管部的管理文件范文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以及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时处置的程序。 3. 职责 3.1 质量管理部 3.1.1 负责不合格品的登记、标识及隔离; 3.1.2负责对不合格品得到纠正后对其进行的再验证; 3.2 技术部 3.2.1 负责不合格品评审,提出纠正和纠正措施; 3.2.2负责编制不合格品的返工指导书; 3.3 营管部 3.3.1负责按公司的相关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实施采购,并向供应商做好相关质量索赔工作。

    3.3.2负责传递顾客对不合格产品信息的反馈; 3.3.3 负责对顾客退回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退至成品库隔离存放,通知质量管理部进行处理整改。 3.3.4 一旦发生不合格品被发运,负责立即通知顾客。

    3.4 生产部 3.4.1 负责生产过程不合格原因分析,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存放及处置工作; 3.4.2 负责按不合格品评审结论处置不合格品,包括按返工指导书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返修); 3.5 总工程师 负责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置的批准; 3.6总经理 负责重大质量事故评审和处置的批准。 4. 有关术语和定义 4.1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4.1.1 A类不合格:指对产品功能性有关键影响的不合格,如出现后就会引起产品功能失效的或对产品使用安全性由致命影响的不合格品,如材料严重过烧、金相组织不合格、尺寸无法安装。 4.1.2 B类不合格:指对产品功能性有一般影响的不合格品,如出现后不会引起功能失效,但会造成产品质量水平下降或使用寿命缩短的不合格。

    如耳孔偏大、耳宽偏窄等。 4.1.3 C类不合格:指对产品功能性影响不大的不合格品,如:不涉及产品性能指标,也不影响最终使用功能的外观磕碰、划伤等不合格品。

    4.2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4.3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4.4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4.5 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5. 工作程序 5.1 产品检验 5.1.1 质检员依据图纸或作业指导书对来料、过程及出厂产品进行检验; 5.1.2 顾客的进货检验或使用反馈; 5.1.3 其它人员或其它方式发现的状态未经标识或可疑的产品,检验人员对其进行复检。 5.2 不合格品的发现及通知 5.2.1 当进货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质检员立即通知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将不合格信息传递给供方,按评审意见进行处置;拒收的产品由营管部退货处理,需要时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传递给供应厂家。

    对于判定不合格的产品,根据《采购及供方控制程序》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考核。 5.2.2 当操作工在加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立即停止生产,通知质检员来确认,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附件辅料不合格品时,由操作者反馈生产部退库处理。

    5.2.3 质检员在生产过程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标识。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传递给生产负责人,由生产部负责分析原因,由技术部进行评审,评审结论由总工程师批准。

    5.2.4 当产品入库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停止包装,转到不合格品区,通知生产部,若发现类似不合格品已发运给顾客时,应立即通知营管部,由营管部通知顾客; 5.2.5 当顾客在进货检验或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由营管部负责将不合格信息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传递质量管理部,(包括不合格原因、批次及数量等)质量管理部形成信息汇总台账。 5.3 不合格品的登记、标识和隔离 5.3.1 公司内发现不合格品时,由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由责任部门对其进行原因标识,并隔离; 5.3.2 对顾客反馈的不合格品信息,由营管部通知质量管理部(包括原因、批次及数量等),对现场不合格品作及时处理,必要时标识、隔离。

    5.4 不合格品评审 不合格品评审的结论有:返工/返修;改制;报废;退货或挑选四种。 5.4.1来料检验中 5.4.1.1 对于来料检验,质检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按退货处理,并及时把退货信息通知营管部; 5.4.1.2 对于不能够直接判定的不合格批次,由质量管理部决定退货;必要时质量管理部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反馈给供应商。

    5.4.1.3 对于生产急需的来料产品,如果退货将无法保证生产和销售计划的完成,由营管部提出申请,经总工程师批准可以挑选使用。 5.4.2 生产过程中 5.4.2.1 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由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交由生产部分析原因,确认责任人,由技术部提出包括返工/返修、改制或报废处置意见,由总工程师批准。

    质量管理部验证。 5.4.2.3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外购件不合格信息,质量管理部根据信息类别,必要时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反馈给相应的供应商,要求供应商进行原因分析和措施整改。

    5.4.3 顾客的进货检验或使用 由顾客退回的不合格品,由营管部负责退至成品库,并做好标识,营管部说明退回理由,通知质量管理部分析原因,按5.4不合格品评审结论执行。 5.5 不合格品的处置 5.5.1 返工/返修 不合格品进行返工/返修时,。

    求质量体系管理中的质管部的管理文件范文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以及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时处置的程序。 3. 职责 3.1 质量管理部 3.1.1 负责不合格品的登记、标识及隔离; 3.1.2负责对不合格品得到纠正后对其进行的再验证; 3.2 技术部 3.2.1 负责不合格品评审,提出纠正和纠正措施; 3.2.2负责编制不合格品的返工指导书; 3.3 营管部 3.3.1负责按公司的相关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实施采购,并向供应商做好相关质量索赔工作。

    3.3.2负责传递顾客对不合格产品信息的反馈; 3.3.3 负责对顾客退回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退至成品库隔离存放,通知质量管理部进行处理整改。 3.3.4 一旦发生不合格品被发运,负责立即通知顾客。

    3.4 生产部 3.4.1 负责生产过程不合格原因分析,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存放及处置工作; 3.4.2 负责按不合格品评审结论处置不合格品,包括按返工指导书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返修); 3.5 总工程师 负责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置的批准; 3.6总经理 负责重大质量事故评审和处置的批准。 4. 有关术语和定义 4.1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4.1.1 A类不合格:指对产品功能性有关键影响的不合格,如出现后就会引起产品功能失效的或对产品使用安全性由致命影响的不合格品,如材料严重过烧、金相组织不合格、尺寸无法安装。 4.1.2 B类不合格:指对产品功能性有一般影响的不合格品,如出现后不会引起功能失效,但会造成产品质量水平下降或使用寿命缩短的不合格。

    如耳孔偏大、耳宽偏窄等。 4.1.3 C类不合格:指对产品功能性影响不大的不合格品,如:不涉及产品性能指标,也不影响最终使用功能的外观磕碰、划伤等不合格品。

    4.2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4.3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4.4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4.5 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5. 工作程序 5.1 产品检验 5.1.1 质检员依据图纸或作业指导书对来料、过程及出厂产品进行检验; 5.1.2 顾客的进货检验或使用反馈; 5.1.3 其它人员或其它方式发现的状态未经标识或可疑的产品,检验人员对其进行复检。 5.2 不合格品的发现及通知 5.2.1 当进货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质检员立即通知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将不合格信息传递给供方,按评审意见进行处置;拒收的产品由营管部退货处理,需要时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传递给供应厂家。

    对于判定不合格的产品,根据《采购及供方控制程序》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考核。 5.2.2 当操作工在加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立即停止生产,通知质检员来确认,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附件辅料不合格品时,由操作者反馈生产部退库处理。

    5.2.3 质检员在生产过程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标识。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传递给生产负责人,由生产部负责分析原因,由技术部进行评审,评审结论由总工程师批准。

    5.2.4 当产品入库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停止包装,转到不合格品区,通知生产部,若发现类似不合格品已发运给顾客时,应立即通知营管部,由营管部通知顾客; 5.2.5 当顾客在进货检验或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由营管部负责将不合格信息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传递质量管理部,(包括不合格原因、批次及数量等)质量管理部形成信息汇总台账。 5.3 不合格品的登记、标识和隔离 5.3.1 公司内发现不合格品时,由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由责任部门对其进行原因标识,并隔离; 5.3.2 对顾客反馈的不合格品信息,由营管部通知质量管理部(包括原因、批次及数量等),对现场不合格品作及时处理,必要时标识、隔离。

    5.4 不合格品评审 不合格品评审的结论有:返工/返修;改制;报废;退货或挑选四种。 5.4.1来料检验中 5.4.1.1 对于来料检验,质检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按退货处理,并及时把退货信息通知营管部; 5.4.1.2 对于不能够直接判定的不合格批次,由质量管理部决定退货;必要时质量管理部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反馈给供应商。

    5.4.1.3 对于生产急需的来料产品,如果退货将无法保证生产和销售计划的完成,由营管部提出申请,经总工程师批准可以挑选使用。 5.4.2 生产过程中 5.4.2.1 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由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及处置记录》,交由生产部分析原因,确认责任人,由技术部提出包括返工/返修、改制或报废处置意见,由总工程师批准。

    质量管理部验证。 5.4.2.3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外购件不合格信息,质量管理部根据信息类别,必要时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反馈给相应的供应商,要求供应商进行原因分析和措施整改。

    5.4.3 顾客的进货检验或使用 由顾客退回的不合格品,由营管部负责退至成品库,并做好标识,营管部说明退回理由,通知质量管理部分析原因,按5.4不合格品评审结论执行。 5.5 不合格品的处置 5.5.1 返工/返修 不合格品进行返工/返修时,由技术部编。

    卫生和质量管理制度

    一,采购制度1,根据"按需购进,择优选购"的原则,依据市场动态,库存结构及质量部门反馈的信息编制购货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要建立供销平衡,保证供应,避免脱销或品种重复积压以致过期失效造成损失.2,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保健食品购进程序,确保从合法的企业购进合法和质量可靠的保健食品.3,要认真审查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经营范围和质量信誉,考察其履行合同的能力,必要时会同质量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现场考察,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协议书应注明购销双方的质量责任,并明确有效期.4,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档案.签订的购货合同必须注明相应的质量条款.5,质量管理部门要做好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工作.向供货单位索取加盖企业印章的,有效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产品检验合格证》,以及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和样品实样,执行《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制度》.6,购进保健食品应有合法票据,按规定做好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进记录保存至超过保健食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7,严禁采购以下保健食品:(1)无《卫生许可证》生产单位生产的保健食品.(2)无检验合格证明的保健食品.(3)有毒,变质,被污染或其他感观性状异常的保健食品.(4)超过保质期限的保健食品.(5)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健食品.二,贮存制度1,所有入库保健食品都必须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核实产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与批准的内容相符后,方准入库.2,仓库保管员应根据保健食品的储存要求,合理储存保健食品.需冷藏的保健食品储存于冷库(温度2-10℃),需阴凉,凉暗储存的储存于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可常温储存的储存于常温库(温度0-30℃),各库房均应有避光措施,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3,保健食品应离地,隔墙10cm放置,各堆垛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保健食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堆放保健食品必须牢固,整齐,不得倒置;对包装易变形或较重的保健食品,应适当控制堆放高度,并根据情况定期检查,翻垛.4,应保持库区,货架和出库保健食品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做好防火,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和防污染等工作.5,应定期检查保健食品的储存条件,做好仓库的防晒,温湿度监测和管理.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检查和记录,如温湿度超出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6,应根据库存保健食品的流转情况,定期检查保健食品的质量情况,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在该保健食品存放处放置"暂停发货"牌,并填写《质量问题报告表》,通知质管部复查并处理.三,销售制度1,所有销售人员必须经卫生知识和产品知识培训后方能上岗.2,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要求正确介绍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使用方法,食用量,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不得夸大宣传保健作用,严禁宣传疗效或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3,严禁以任何形式销售假劣保健食品.凡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或变质的保健食品,一律不得销售.4,销售过程中怀疑保健食品有质量问题的,应先停止销售,立即报告质管部,由质管部调查处理.5,卫生管理员负责做好防火,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工作,指导营业员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做好营业场所的温湿度检测和记录,如温湿度超出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6,在营业场所内外进行的保健食品营销宣传(包括灯箱广告,各种形式的宣传资料),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未取得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在营业场所内外发布广告;广告批文超过有效期的,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四,售后服务制度1,公司应建立一支专业的售后服务队伍,负责解答和处理顾客对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使用方法,食用量,储存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质量问题的咨询和投诉.2,售后服务部应建立售后服务档案,对顾客提出的意见和处理结果予以登记,定期汇总上报公司相关部门.3,定期开展用户访问,积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反馈客户质量查询或投诉信息,并落实相关质量改进措施.4,对消费者投诉的质量问题,应在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予以处理,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公司分管负责人,必要时向主管部门报告.5,营业场所内应设立顾客意见本,服务公约,服务电话和行业主管部门投诉电话,便于消费者监督.6,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积极予以采纳,并予以感谢.7,制定便民服务措施,提供义务咨询,免费送货上门等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经营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公司全体员工均应保持经营场所的干净,整洁.2,经营场所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3,经营场所内不得随地吐痰,乱丢果皮,杂物等.4,任何员工不得将易燃,易爆等物品带入经营场所内.5,个人办公区间物品应摆放整齐,办公台上不得摆放与办公无关的物品.6,不得在经营场所内用餐,如需用餐需在公司统一规定的区域内.7,注意个人卫生,不得穿背心,拖鞋进入办公区域.8,灭蚊灯,老鼠夹,杀。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