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物流管理调查报告企业示例
针对某企业的物流管理报告,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概况,如企业性质、注册资金、职工人数、年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率、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相关的资质等,如国家或地方给予的荣誉、颁发的证书等,使读者能全面地了解该企业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详细介绍被调查企业的物流现状,分几个方面,(1)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储设备、运输设备,包括向外租借的或外包的设施设备;(2)现有的物流管理队伍,主要是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3)目前的操作模式,如全部是自己操作的,或自营与外包相结合,或全部外包的,等等;(4)目前的操作流程,针对主营业务详细描述该企业的物流操作流程;(5)物流信息技术,或者是物流信息处理方式,这部分内容在操作模式或操作流程中会提到,但针对物流信息量大或者物流信息技术较好的企业,应单独列出来重点介绍。
该部分是报告的最主要部分。第三部分,问题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主要内容的调查,分析其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按照以上思路,整3000字的报告非常简单。
本人原创。
物流市场调查报告1500字
中国物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2009_资深版)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物流产品界定及分类 第一章 中国物流市场主要经济特性 —、产品概述 1.产品分类 2.各类产品发展背景 3.产业链概述 二、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物流行业经济运行环境 四、工艺技术发展状况 五、物流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六、市场进入/退出壁垒 七、物流行业盈利水平 第二章 物流产品生产分析 一、2005-2008年物流行业生产规模及增长速度 二、地区分布情况 三、2009-2012年物流行业产量产能变化趋势 四、行业领导者的生产现状及产品策略 五、物流行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物流行业市场分析 一、物流产业链 二、2005-2008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 三、影响物流产品市场规模的因素 四、2009-2012年物流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五、2005-2008年重点企业市场份额及变化 六、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七、市场需求发展趋势 第四章 物流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一、2008年各省市物流产品市场规模及占比 二、2009-2012年各省市物流产品市场规模及占比预测 三、重点省市物流市场状况深度分析 第五章 物流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一、各细分产品的产品特色 二、各细分产品市场规模 三、2009-2012年各细分产品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四、重点细分产品市场前景分析预测 第六章 物流产品价格分析 一、物流产品价格弹性 二、物流产品价格与成本的关系 三、主要物流企业价位及价格策略 四、价格在物流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五、金融危机对物流产品价格的影响 六、2009-2012年物流产品价格变化趋势 第七章 物流产品竞争分析 一、竞争分析理论基础 二、物流行业竞争格局 三、竞争组群分析 四、物流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五、竞争的关键因素 第八章 物流产品工艺技术发展分析 一、物流产品工艺技术发展现状 二、物流产品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第九章 物流产品进出口分析 一、出口分析 1.我国物流产品出口总量及增长情况 2.物流行业经营海外市场的主要品牌 3.全球经济形式对物流产品出口的影响 二、进口分析 1.我国物流产品进口总量及增长情况 2.进口品牌对物流行业的促进与影响 3.全球经济形式对物流产品进口的影响 第十章 物流上游行业分析 一、物流上游行业发展状况 二、上游行业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三、物流上游行业发展趋势 四、金融危机对物流上游行业的影响 第十一章 物流下游行业分析 一、物流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二、下游行业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三、物流下游行业发展趋势 四、金融危机对物流下游行业的影响 第十二章 渠道分析 一、渠道形式及对比 二、各渠道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三、渠道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因素 四、主要物流企业渠道策略研究 五、各区域主要代理商情况 第十三章 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对物流产品的影响 二、替代品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当前经济形势对物流替代品的影响 第十四章 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对物流产品的影响 二、互补品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当前经济形势对物流互补品的影响 第十五章 物流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 一、国家政策导向 二、相关行业发展 三、行业技术发展 四、社会需求变化 第十六章 物流产品政策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 二、行业政策 三、金融危机引起的政策变化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第十七章 重点物流企业分析 一、行业前10家企业简介 二、行业前10家企业竞争力分析 三、行业前10家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第十八章 物流行业风险分析 一、环境风险 二、产业链上下游风险 三、物流行业政策风险 四、市场风险 五、其他风险 第十九章 物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机会分析 一、物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二、物流细分市场机会分析 三、新进入者投资机会分析 四、物流行业横向产业链投资机会 五、物流行业纵向产业链投资机会 六、物流行业总体机会评价 第二十章 相关策略建议 一、产品定位与定价 二、成本控制建议 三、技术创新 四、渠道建设与营销策略 五、投资策略 六、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形势 主要图表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 图表:2009-2012年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预测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重点企业市场份额 图表:2008年物流行业区域结构 图表:2008年物流行业渠道结构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需求总量 图表:2009-2012年物流行业需求总量预测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需求集中度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需求增长速度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市场饱和度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供给总量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供给增长速度 图表:2009-2012年物流行业供给量预测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供给集中度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销售量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库存量 图表:2008年物流行业企业区域分布 图表:2008年物流行业销售渠道分布 图表:2008年物流行业主要代理商分布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产品价格走势 图表:2009-2012年物流行业产品价格趋势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利润及增长速度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销售毛利率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销售利润率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总资产利润率 图表:2005-2008年物流行业。
物流专业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目录[隐藏] 概念 调研报告特点 调研报告种类 调研报告格式 调研报告写作指导 [编辑本段]概念 调研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种。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
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
因此,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准确分析调查结果,明确给出调查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 [编辑本段]调研报告特点 1、针对性强 围绕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的写 2、凭借事实说话 以充分确凿的事实为根据 ,不允许夸张虚构 3、揭示事物的本质 对调研的事实进行总结分析,揭示其本质,阐明客观规律 [编辑本段]调研报告种类 1、按服务对象分,可分为市场需求者调研报告(消费者调研报告)、市场供应者调研报告(生产者调研报告)。
2、按调研范围分,可分为全国性市场调研报告、区域性市场调研报告、国际性市场调研报告。 3、按调研频率分,可分为经常性市场调研报告、定期性市场调研报告、临时性市场调研报告。
4、按调研对象分,可分为商品市场调研报告、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金融市场调研报告、投资市场调研报告等。 [编辑本段]调研报告格式 标题页: 1、 标题 2、 客户(委托人) 3、 调研公司 4、 日期 内容目录 1、 章节标题和副标题, 附页码 2、 图表目录 3、 附录目录 执行性摘要 1、 目标的简要陈述 2、 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 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4、 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5、 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 分析与结果(详细) 1、 调查基础信息 2、 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 表格与图形 4、 解释性的正文 结论与建议 调查方法 1、 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 2、 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 a、 样本单位的界定 b、 设计类型(概率性与非概率性,特殊性) 3、 调查问卷 a、 一般性描述 b、 对使用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 4、 特殊性问题或考虑 5、 局限 a、 样本规模的局限 b、 样本选择的局限 c、 其他局限(抽样误差、时机、分析等) 附录 1、 调查问卷 2、 技术性附录(如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3、 其他必要的附录(如调查地点的地图等) [编辑本段]调研报告写作指导 1.题页 题页点明报告的主题。
包括委托客户的单位名称、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调查报告的题目应尽可能贴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调查项目的性质。
2.目录表 3.调查结果和有关建议的概要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匝简短,切中要害。使阅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查的结果,又可从后面的本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有关建议的概要部分则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发现和结论,有时根据阅读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本文主体部分 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
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扩展阅读: 1.《应用写作》杂志 http://www.appliedwriting.com/ 2. http://www.appliedwriting.com/xuanchuan.htm 3.如何成为市场调查高手: http://lifestyle.dmworld.com.cn/blogger/?p=181 4.贺敬之范文网调研报告范文: http://www.hejingzhi.com/bg/dybg/ 5.调研报告参考: http://www.fanwen5u.com/list-33.html。
求关于物流的调查报告
第七题答案如下:
从国际经验来看,物流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和成熟的领域,物流企业正在转变为信息密集型企业群体。目前,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落后成为我国物流公司发展的最大软肋。
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最主要标志就是针对物流活动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使用大量信息技术支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目前,国际上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管理(SCM),部分企业由于对物流的需求只局限于仓储、或者对物流需求比较有限,则会选择使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 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中的物流管理部分。据调查显示,SCM、VMI及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我国企业中的实施尚不足十分之一,其中制造企业应用情况略好于流通企业,流通企业中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比例目前则仅为3%左右。
在信息技术没有广泛应用的情况下,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特别是集中在运输和仓储等传统储运活动方面,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只能通过其物流设施能力的提高和价格水平下降来体现。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对物流服务企业信赖,从而影响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 发达国家物流企业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持,物流服务和经营范围已经转向供应链全过程的物流管理和运作,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和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而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目前尚不具备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物流解决方案和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本身信息化程度也比较低,其内部物流功能整合和一体化也处在起步探索过程中,企业对全方位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还比较少;企业竞争仍然停留在围绕企业在不同物流环节的服务需求这个初级水平上。
由于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量的物流活动只能停留在企业内部。以制造企业为例,其近80%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务由企业自我服务系统和供应商承担的,只有20%的物流服务是有专业化物流企业提供的。同时由于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就企业内部的物流发展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也比较少,物流活动还没有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分散的、低水平的物流管理活动比较多见。
企业要想增加自身物流供应链的竞争力,首先要对物流管理软件的重要性产生足够的重视。通过合理运用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整合各业务环节,协调同步的经营活动,实现实时的信息交流,确保各环节之间信息透明;协同物流上下游之间进行整合和合作,将整个物流的相关资源都连接起来协同管理;实现业务应用过程中的个性化、差异化;任意重新定义物流的业务组合以满足货主的要求或某些行业特定的要求,以最小的成本来为客户服务……最终达到优化物流供应链资源,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的长远目标。
仅靠企业自身还远远不够。国家应当尽快制定推进我国社会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或纲要,以加快我国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步伐,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同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相关应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开发,因此,国家要鼓励和支持与物流相关的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开发研究活动。一是在国家重点科研计划中加大对物流技术、特别是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二是鼓励和扶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进物流管理和运营手段;三是扶持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创新。
随着许多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物流企业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出了较高要求。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培训工作,并加快培育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
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成功应用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企业,也有一批发展迅速的物流先进企业。这些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应当认真总结,为更多企业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示范。
物流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物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信息化物流被业内人士称为“企业管理的又一次革命”,因为其在集中采购、集中库存、运输优化等方面的作用,较其他形式的物流业占据有绝对优势,物流信息化就是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流程和操作的优化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
因为很多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物资企业改制而来,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尽快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另外,由于我国制造业和商业分销领域的集中化程度不高,与其相适应的物流企业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所以,无论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都不高。
而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公司,他们早就完成了物流信息化,洋物流杀进来后,众多中国物流企业将面临生死存亡严峻问题。随着企业电子商务的崛起,分销渠道的进一步整合和供应链管理的出现,要求物流企业能够向客户提供全面的配送解决方案。
但信息技术应用的落后,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难以协调,让物流活动变成模糊的黑洞,成本高且可控制性差,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车辆运营的空载率约45%左右。
造成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企业无法准确知道运行车辆的具体位置,而且无法与司机随时随地的保持联系,不能为其组织货源和灵活配货。同时,司机只能凭个人经验确定路线,有时不能找到最佳路径,不仅延误时机而且增加运行成本。
另外,实际客户也不能及时了解货物配送过程的情况,不能和物流企业协调配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讯技术进步,跨平台、组件化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逐步成熟,基于GIS/GPS的应用将构造具有竞争力的透明物流企业。
GIS/GPS简介 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无论它来自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
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以及其他内容。目前GIS重要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OpenGIS的研究保证了用户可以存取在网络上的异构GIS数据和处理单元;关系数据库(RDBMS)和GIS的有效结合,使得许多RDBHS也将支持新的对象关系模型,从而可以更好地支持空间数据类型;GIS构件(Component)的开发使得原来的大型GIS系统正迅速走向构件化,分解为基本的GIS构件;WEB(Internet/Intranet)已经成为GIS的新的操作平台;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的发展,为知识发现提供了新的工具。
GIS的最新研究成果为GIS技术引入物流管理提供了基础的技术条件。GPS(Geographical Position System,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导航技术,它由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构成,发射装置由若干颗位于地球卫星静止轨道、不同方位的导航卫星构成,不断向地球表面发射无线电波。
接收装置通常装在移动的目标(如车辆、船、飞机)上,接收装置接收不同方位的导航卫星的定位信号,就可以计算出它当前的经纬度坐标,然后将其坐标信息记录下来或发回监控中心。地面监控中心利用GPS技术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等移动目标的位置,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向移动目标发出实时调度指令。
GPS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功能,由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三大子系统构成。由于物流运输过程是实物的空间位置转移过程,所以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对可能涉及到的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处理环节,对各个环节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投递路线的选择都可以通过运用GPS的导航功能、车辆跟踪、信息查询等功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这无疑将有助于配送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
GIS/GPS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优势 GIS应用于物流分析,主要是指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GP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等移动目标的位置,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向移动目标发出实时调度指令。
而GIS、GPS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再辅以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能够建立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变得实时并且成本最优。GIS/GPS在物流企业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打造数字物流企业,规范企业日常运作,提升企业形象。
GIS/GPS的应用,必将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日常运作数字化,包括企业拥有的物流设备或者客户的任何一笔货物都能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不仅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同时提升企业形象,能够争取更多的。
物流管理实践报告
物流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陕西省海星物流配送中心 实习时间: 2007年5月21日——2007年6月1日[共十天] 实习班级:陕西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0534班 一:实习目的: 为了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本学期末,由学校统一组织到陕西省海星物流配送中心实习,实习时间共计十天。
在这十天时间里我们主要感官物流业的宏观和微观发展以及主要的物流流程。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
二:实习要求: 了解物流的特点,主要设备和作业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依据学习的理论提出自己的意见.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流程。 三:实习单位概要: 1. 物流配送中心简介: 物流配送中心是社会物流网络中处于主要位置的结点,但不是所有物流结点都能称为物流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必须是具有较大规模的物资集散或转运地点。属于物资集散类型的如大型物资仓库,它主要在物流系统中起调节和缓冲作用,解决供需节奏或批量不平衡的矛盾。
又如商业连锁系统的配送中心,主要是为了降低物流系统的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物资输送末端系统效率等。属于转运类型如港口码头、空港等,其作用是实现运输方式的转换(海一陆。
空一陆)。又如,铁道货车编组站和汽车货运终端站,其作用是将货物重新组合,进人下一阶段的输送。
也有一种大规模的仓库群,形成以存储功能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 2. 陕西海星物流配送中心介绍: 陕西海星物流配送中心是一个中等规模的物流配送基地,是综合性的物流配送中心。
兼有转运和集散功能,也可以扩展至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因此在规划与设计方面可操作性更高。陕西海星物流配送中心主要分为:收货、分货、验货、退货四大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密不可分!陕西海星物流配送中心在选址上也有其独特的一面,之所以选在西安市凤城三路是因其交通方便,西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止西安绕城高速,濒临西安地铁,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地段。
进出城市方便,便于给各个超市和便利岛供货。提高了海星物流的作业水品! 四:实习感想: 刚到海星物流配送中心,至于物流的概念,仅仅是停留在浅显的书本知识。
对于物流的本身感到很神秘,不敢想象现实中的物流业和心目中的物流业有那些不同之处。对于物流,我只是知道它是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但没有想到它的实际操作却没有这么的简单。通过十天的简单了解,使我对于物流配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中国的物流业虽然没有国外发达,但这并代表中国物流业的落后,一些原则性[譬如中国劳动力廉价的国情]严重的制约了中国物流业信息技术化的发展速度。这一点作为国人的物流人士有着切肤的体会。
货物运转速度慢,货差货损率高难以避免,高层货架利用率严重低下。野蛮的装卸态度更是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五:实习结论及建议: 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 A.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差,物流区域布局不合理; B.仓库高层货架的利用率过低,有的不到三分之一; C.野蛮装卸导致货损、货差率过高; D.供货方、中介方和销售方的物流信息不畅,严重导致退货量过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F.配送中心各部门和各配送区间没有得到更大程度的有效利用; 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A.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和联系力度,合理分配各部门之间的物流作业,有效利用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区域,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简化作业流程;缩短生产周期;力求投资最低;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B.仓库高层货架的利用率过低严重的制约着物流配送中心的有效发展。
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合理、可靠的供应链信息管理体系,把过高的库存转嫁给供应商,或着重新布局自己的仓储结构,把多余的仓储提供给急需要库存的单位和个人,发展第三方物流业,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求关于物流的调查报告
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报告 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期对第三方物流市场开展了合作调查后,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观点,要点如下: 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 客户对第三方物流需求千差万别,物流外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很快,但面临一些共有的挑战,也存在各自的困难,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寻求合作,以提高服务能力。
下面是有关概要内容。 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合作,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对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进行调研,美智专业人员用面对面访谈及电话访谈的形式,调查了70个企业,其中客户(需方生产企业)调查了IT和电信、汽车、食品和饮料、快速消费品、消费类电子、化工、服装和纺织、医药8个行业的48个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供方)调查了19家企业,其中包括外国物流提供商,生产与流通企业物流部门,新兴的中国物流公司,传统的中国运输与仓储企业转型的物流企业。
美智管理顾问公司是一家国际性的战略顾问公司,在运输和物流行业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在全世界有21个办事处,专业顾问超过1400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中国物流企业与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全国性行业组织,致力于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通过调查,美智管理顾问公司写出了«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2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的主要发现»。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一、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 1.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000亿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
但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处于发展初期,2001年的市场规模在400亿人民币以上。70%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在过去的三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
整个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0年至2005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5%。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在于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他们广泛的物流功能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和更加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压力而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是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
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增值服务低的原因,一方面,多于一半的物流服务商认为客户还没有做好外包准备,另一方面,客户认为中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再加上客户认为他们有条件自己把物流干好。
在这种状况下,一个物流供应商在赢得其客户对他的服务能力有充分信心之前,可能只能局限在相对低利润的物流服务上,一直到客户愿意外包增值服务为止。因此,物流供应商对在中国物流市场运作的早期利润率要有一个现实的估计。
3.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被访谈的物流服务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实践证明,在中国一个纯粹的、尽量少拥有资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运营模式很难实行,也无法做大。目前中国物流市场的地域集中度很高,80%的收益都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4.物流供应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务的发展。他们还同时反映复杂的行业监管环境和政府的限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比如,为了向顾客提供一个整合全国范围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物流服务商必须取得按省份的和运输方式的多个运营许可证。 5.中方客户更重视直接运输和仓储成本,管理和库存成本被排除在物流成本之。
只有33%的客户知道物流整体成本的数字。库存量过大与流动资金周转慢成了加大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
二、客户对第三方物流需求千差万别,物流外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求关于物流的调查报告
第七题答案如下:从国际经验来看,物流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和成熟的领域,物流企业正在转变为信息密集型企业群体。
目前,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落后成为我国物流公司发展的最大软肋。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最主要标志就是针对物流活动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使用大量信息技术支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
目前,国际上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管理(SCM),部分企业由于对物流的需求只局限于仓储、或者对物流需求比较有限,则会选择使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 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中的物流管理部分。据调查显示,SCM、VMI及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我国企业中的实施尚不足十分之一,其中制造企业应用情况略好于流通企业,流通企业中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比例目前则仅为3%左右。
在信息技术没有广泛应用的情况下,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特别是集中在运输和仓储等传统储运活动方面,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只能通过其物流设施能力的提高和价格水平下降来体现。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对物流服务企业信赖,从而影响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
发达国家物流企业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持,物流服务和经营范围已经转向供应链全过程的物流管理和运作,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和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而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目前尚不具备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物流解决方案和全方位服务的能力。
另一方面企业本身信息化程度也比较低,其内部物流功能整合和一体化也处在起步探索过程中,企业对全方位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还比较少;企业竞争仍然停留在围绕企业在不同物流环节的服务需求这个初级水平上。由于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量的物流活动只能停留在企业内部。
以制造企业为例,其近80%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务由企业自我服务系统和供应商承担的,只有20%的物流服务是有专业化物流企业提供的。同时由于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就企业内部的物流发展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也比较少,物流活动还没有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分散的、低水平的物流管理活动比较多见。
企业要想增加自身物流供应链的竞争力,首先要对物流管理软件的重要性产生足够的重视。通过合理运用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整合各业务环节,协调同步的经营活动,实现实时的信息交流,确保各环节之间信息透明;协同物流上下游之间进行整合和合作,将整个物流的相关资源都连接起来协同管理;实现业务应用过程中的个性化、差异化;任意重新定义物流的业务组合以满足货主的要求或某些行业特定的要求,以最小的成本来为客户服务……最终达到优化物流供应链资源,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的长远目标。
仅靠企业自身还远远不够。国家应当尽快制定推进我国社会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划或纲要,以加快我国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步伐,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
同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相关应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开发,因此,国家要鼓励和支持与物流相关的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开发研究活动。一是在国家重点科研计划中加大对物流技术、特别是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二是鼓励和扶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进物流管理和运营手段;三是扶持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创新。
随着许多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物流企业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出了较高要求。
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培训工作,并加快培育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成功应用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企业,也有一批发展迅速的物流先进企业。
这些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应当认真总结,为更多企业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