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日常病程记录范文内科

    什么是病程记录呢

    病程记录是指继住院志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

    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1。

    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

    拟诊讨论(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对诊断不明的写出鉴别诊断并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诊治措施进行分析。 3。

    诊疗计划:提出具体的检查及治疗措施安排。 (二) 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

    由经治医师书写,也可以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但应有经治医师签名。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时间,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

    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

    内科病历范文

    主 诉:全身皮肤散在瘀点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以四肢为甚,伴有牙龈出血,无血便、血尿及呕血,无畏寒、发热,无咳嗽。未就诊及治疗。今天仍有出现新鲜瘀点,为进一步检查、治疗拟收住院。四天前有腹泻。自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头痛、头晕,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及气促。无腹胀、腹痛。大、小便正常,无血尿、血便。食欲、睡眠尚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既往史:10年前有类似病史,经治疗后好转,具体诊断及治疗不详。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肺结核、血友病等病史。否认有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原籍出生、长大,近五年在ZZ工作,从事化妆品制造工作多年。未涉及疫水及传染病区。无嗜酒史。吸烟史6年,10支/天。

    婚姻生育史:未婚、未育。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否认家族中有肝炎、肺结核、高血压病、糖尿病、血友病及肿瘤等疾病。

    体 格 检 查

    T 36.5℃ P 80次/分 R 20次/分 BP 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不良,神志清楚,精神稍疲,步行入院,平卧位,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定向力、计算力正常。轻度贫血貌,颜面、口唇无发绀。无黄疸。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压之不褐色。左锁骨上窝可及数个绿豆大小淋巴结,质中,无触痛,移动度佳,表面皮肤无破溃。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鼻腔无异常分泌物。伸舌居中,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颈静脉无怒张,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正常,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未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肝右肋下2CM,质中等,无触痛,脾肋下未及。肝区轻度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4-5次/分。外生殖器及肛周未查。脊柱和四肢无畸形,活动度正常,脊柱无压痛和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征。

    辅 助 检 查

    BLOOD RT:WBC:12.1*10*9/L,HGB:118g/L ,RBC:5.25*10*12/L ,PLT:3*10*9/L。

    初步诊断:

    血小板减少查因

    内科病历范文

    质中、治疗拟收住院。

    辅 助 检 查

    BLOOD RT: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散在瘀点。定向力、肺结核,未及包块、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畏寒。四天前有腹泻,质中等、睡眠尚正常。

    家族史、高血压病:原籍出生、腹痛,以四肢为甚,PLT,无咳嗽。

    婚姻生育史,HGB,活动度正常:10年前有类似病史。未就诊及治疗。轻度贫血貌,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分 BP 110/、发热,双肺呼吸音清。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L ,双下肢无浮肿。今天仍有出现新鲜瘀点,甲状腺无肿大、反跳痛,颜面.25*10*12/。预防接种史不详,移动度佳;L 。左锁骨上窝可及数个绿豆大小淋巴结。无黄疸 主 诉。大、未育,肠鸣音约4-5次/,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分,无触痛,未引出病理征:118g/,肝右肋下2CM,表面皮肤无破溃: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吸烟史6年,直径约3mm,具体诊断及治疗不详,否认家族中有肝炎。

    既往史。外生殖器及肛周未查.5℃ P 80次/、头晕、发热,营养不良;分 R 20次/。食欲;L,移动性浊音阴性,无胸闷。

    现病史。心界正常,精神稍疲,查体合作,无畏寒、口唇无发绀,伴有牙龈出血:5。伸舌居中、手术史及输血史。无嗜酒史,无血尿,无咳嗽,对光反射灵敏:3*10*9/,未见胃肠型。

    体 格 检 查

    T 36;70mmHg

    发育正常、长大,无抵抗:WBC。脊柱和四肢无畸形。自发病以来。否认有外伤史,经治疗后好转,颈软,10支/,近五年在ZZ工作,步行入院,律齐、肝炎、血便、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血友病等病史、胸痛及气促,生理反射存在。双下肢无浮肿。腹平软、瘀斑、计算力正常,四肢肌力、咳痰,脊柱无压痛和叩击痛、肌张力正常,从事化妆品制造工作多年,平卧位。

    初步诊断:全身皮肤散在瘀点2天、血尿及呕血。全身皮肤散在瘀点、肺结核、小便正常、糖尿病,外耳道。颈静脉无怒张;分,压之不褐色,脾肋下未及。

    个人史,胸骨无压痛,无血便、湿性啰音,心率80次/,双肾区无叩击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压痛。否认有高血压病。无腹胀:12.1*10*9/天;L、血友病及肿瘤等疾病、五官无畸形,无头痛。未涉及疫水及传染病区。胸廓无畸形,自动体位:未婚,无触痛,RBC,为进一步检查。头颅。肝区轻度叩击痛,神志清楚、糖尿病,双肺未闻及干,气管居中、瘀斑

    内科临床病历

    消化内科病历 入 院 记 录 ⅩⅩⅩ,男,60岁,已婚,汉族,上海人,缝纫四厂退休电工,家住平望路20号,因反复上腹痛20年,加重2月,于1990年4月26日经门诊入院。

    本人供史,当天记录。 患者于1969年冬无诱因地出现上腹正中隐痛,呈间歇性,通常在饭后2小时发生,有一定的节律性,疼痛一进食缓解一疼痛。

    有时深夜也出现疼痛。以后每年冬季发作,饮食不当、受凉等亦可诱发,发作时伴有反酸、嗳气,无呕吐及腹泻。

    每次发作持续2~3周。长期以来,间歇服用丙胺太林、胃舒平等,大多能解痛。

    1985年冬天起,发作时间延长,间歇时间缩短,1989年11月在××;医院行胃肠钡餐及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窦炎”;。今年3月开始上腹痛加重,疼痛失去规律性,进食后不缓解,甚或加重,常因疼痛不能进食,服阿托品无效。

    疼痛向背部放射,无发热,不厌油,喜按。4月22日解柏油样软便一次,约200g,不伴头昏、冷汗,经用安络血后血止。

    4月26日来本院消化专科门诊,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肝脾肿大”;收容入院。近来无明显消廋。

    睡眠欠佳,易惊醒。近二日大便未解,尿色不黄。

    平素体健,1989年秋曾患“;疟疾”;,经服氯喹及伯喹治愈。否认肝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近10年冬季咳嗽、咯痰,每年约3个月。近二年登二楼感气短,易疲劳。

    但能胜任日常轻度家务。 自幼生长上海,1970年到安徽凤阳农村劳动,1980年回沪。

    20岁起吸烟至今,每日半包,偶饮酒。26岁结婚,生育一女。

    其妻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 父于20年前患“;伤寒”;去世。

    母于10年前因腹部肿块(性质不详)病故。女儿体健。

    体格检查 体温36.8℃;, 脉搏76/min,呼吸18/min,血压16/10.7kPa(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体检合作。皮肤色泽正常,弹性良好,无血管蛛及肝掌。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无畸形,巩膜不黄,耳、鼻正常,唇无发绀,义齿,扁桃体不肿大。

    颈软,无颈静脉怒张及动脉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胸廓呈桶状,两侧对称,肋间隙增宽,胸式呼吸稍弱,叩诊反响增强,肺下界下移,呼吸移动度2cm,呼吸音双侧同等减低,无摩擦音及干、湿罗音。

    未见心尖搏动。叩诊心界略小,心音正常,A2>P2,心率76/min,律齐。

    各瓣音区无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部平坦,柔软,腹壁无静脉曲线,胃肠蠕动波,中上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在右肋缘下1.5cm,剑突下3cm,边缘钝,质中,表面光滑,无压痛。

    脾在右侧卧位左肋缘下刚触及。肝浊音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上下全长18cm,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不亢进,胃区无振水声,未闻及血管杂音。外生殖器正常,肛门无外痔及瘘管。

    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良好,无周围血管征。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检验 红细胞计数4.2×1012/L(420万/μl),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计数7.6×109/L(7600万/μl),中性66%,淋巴34%。尿常规阴性。

    粪常规棕色,软,隐血试验++,镜检阴性。 B型超声检查 肝上界6肋间,右叶斜径13cm,锁骨中线肋缘下厚2cm,长1.2cm,左叶厚7cm,长8cm,剑突下厚4cm,长3cm,肝内光点增粗、增强,回声分布尚均匀,血管走行欠清晰。

    脾厚4.5cm,肋下厚1cm,肋下恰探及,胆囊5×2cm,透声好,无异常反射,囊壁正常,胆总管内径0.5cm。主诉 反复上腹痛20年,加重2月。

    现病史 1969年冬开始出现上腹正中隐痛,常在饭后2小时发生,一直持续到下次进餐。进食后腹痛缓解,不影响食欲。

    有时午夜腹痛,吃少许饮食能解痛。发作一般持续2~3周。

    以后每逢寒冷季节 ,饮食不当,受凉及情绪不佳可诱发,发作时伴有反酸,嗳气,无呕吐及腹泻。长期以来,间断服用丙胺太林(普鲁本辛)、胃舒平,一般可以解痛,未曾住院治疗。

    1985年起,上腹痛发作时间延长,间歇时间缩短,发作次数增多。1989年11月在××;医院行胃肠钡餐及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窦炎”;,今年3月上腹痛加重,服阿托品无效,疼痛失去规律性,呈持续性,进食后不缓解,甚或加重,常因腹痛惧食,腹痛向背部放射,但无右肩放射痛及发热,不厌油,痛时喜按。

    4月22日解柏油样软便一次,量约200g,无头昏、冷汗,呕血,经用安络血后次日粪色转黄,近来体重无明显减轻。近二日大便未解,尿色不黄。

    过去史 平素身体尚健。幼年曾患“;麻痘”,1989年秋曾患“;疟疾”;,经服氯喹治愈。

    否认肝炎、肺结核、血吸虫病传染病史。幼年曾种牛痘,已多年未接受预防接种。

    系统回顾 五官器:无经常红眼、眼痛;无长期鼻塞、脓涕;无听力障碍,无慢性咽痛史。 呼吸系:近10年来冬季常有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痰,每年持续约3个月;近二年登二楼感气短,易劳累,但能胜任日常工作。

    循环系;无心慌、气急、心前区疼痛、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及高血压史。 。

    病历书写规范怎么写

    病程记录是反映病人住院期间的病情演变和诊治经过及其他特殊情况的记录。

    一、病程记录的完成时间

    1、首次病程录

    急诊危重病人及时完成,慢诊病人24小时内完成。

    2、一般病程录

    病危病人随时记录,重病人每天记录,并注明具体记录时间(几时几分);一般病人每1~3天记录一次;慢性病、恢复期及病情稳定的病人可5天记录一次;手术后病人应连续记录3天,以后视病情按上述要求记录。

    二、病程记录内容

    1、首次病程录

    首次病程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项目,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初步诊断和诊断依据,初步的诊疗计划(包括检查项目、治疗护理措施等)。危重抢救病人应详细记录抢救情况、用药剂量、方法和执行时间以及向家属或单位交待的情况,并提出观察病情变化的注意事项。上级医师应及时审阅、签名。

    2、一般病程录

    (1)病情变化,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处理意见,病人的思想动态、饮食、大小便等一般情况。

    (2)及时、如实地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时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病例讨论、其他科会诊时提出的诊治建议等,应能反映出“三级”查房的情况。

    (3)治疗计划的执行情况、疗效和反应,实验室、特殊检查的结果及判断。

    (4)诊疗操作经过、所见、病人状态及不良反应等。

    (5)住院期间诊疗方案的修改、补充及其依据。

    (6)家属及有关人员的反映、希望和意见(必要时可请家属或单位领导签字,并注明与患者关系及签字日期)。

    (7)对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人,定期(1~2个月)做出阶段小结,包括阶段病情及诊疗情况,目前病人的情况和诊疗上存在的问题,必要时重新修订诊疗计划。

    日常病程记录书写时间及次数要求:

    1、对病危患者根据病情变化需要至少每天记录1次病程记录,病情变化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具体到分钟;

    2、对病重患者且病情稳定者,至少2天记录1次病程记录;

    3、 对普通患者且病情稳定者,至少3天记录1次病程记录;

    4、新入院患者应有连续3天的病程记录;

    5、患者出院前一天应有上级医师查房的病程记录;

    6、自动出院患者应有出院当天的病程记录;

    【急啊】求一份内科护理病历范文

    [内科护理论文] 具有合法的执业护士资格的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进行的客观记录: 1、逐条理解医嘱意义和要求,并与各条医嘱对应,回答执行情况和结果,不恰当、不明白、不清楚的医嘱要及时询问,避免承担错误的直接责任。

    2、以病情、医嘱为记录主体,同时体现各专科业务护理常规内容,并与医生及时沟通,保持与医嘱的一致性,不仅有阳性表现,还应有重要的阴性表现。 3、根据病情、医嘱和护理常规,采用“问题——处理——效果”三段式的方法记录;针对问题,保持动态连续,不得中断。

    4、记录内容描述要客观、具体、真实、及时,不随便写主观推断性语言、定论性的语言和笼统语言,不用护理诊断及分析相关因素。使用医学术语。

    5、不使用描述忌语:如:通知医生未处理、病情稳定(尤其危重病人)大量饮水、效果待观、留观、继观、一般、尚可、再观、晨护、心内按摩、正肾、神清、输液顺毕、纠酸、(无原因)病人不在病房等。 6、“八重视”:重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医学知识、 护理常规、操作规范等);重视病人主诉、要求、病情变化及发生时间;重视医嘱的尊严,严格记录医嘱时间、内容、执行时间、效果;重视事件汇报时间、对象、事件和结果的及时妥当记录(必要时在记事本上记录);重视可能的危险、纠纷及事件,进行及时、妥当记录(必要时另备记事本);重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处理前、中、后解释到位,并记录;重视签字的严肃性;重视各处记录和医疗病历在时间和内容上的一致性。

    7、不涂改,错字划两道,一页上错字少于2处,黑蓝墨水,正确使用简写和外文,过敏用红笔记录于体温记录单相应处。 8、病情变化时,按问题重要性调整书……。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