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说课稿范文
《忆读书》的教材详解
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奶奶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
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理论性的说教。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学生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
而冰心奶奶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
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她终身难忘。
文章的脉络 明确:一、(1)总说。 二、(2—8)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
三、(9--10)侧重谈“读好书”。 四、(11)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全文的写作的重点内容是?说出原因。 明确:读书好。
(1)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性格和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2)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3)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4)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2、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 明确:作者认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这样的书,首先必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
具体地说就是古代小说要精彩而不烦琐,引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须充满真情实感而又质朴浅显的感情。 1 从作者的读书的经历和感受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甲:我觉得首先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做到多读书,广泛涉猎,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
乙:我认为我们从小就要用心读书的习惯,学会品味和鉴赏文学作品。 丙:读书不可毫无目的的去读,也不是什么书都拿来读,而应有所选择和比较。
总之,我们要做到如作者所说,多读书,读好书。 2 作者为什么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冰心认为读书能感染人、陶冶人的性情,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提高人的写作能力和文学创作素养。
3 作者为什么从十二三岁时开始看《红楼梦》直到中年才体会到它的滋味? 因为人对书的内容的理解是以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的知识层面为基础的。《红楼梦》的社会意义极为深刻,对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不易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到了中年便能较全面、深刻地认识这本书的深蕴。
作者读《红楼梦》的体会正是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理解过程,也就是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过程。 4 文学作品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类,细读课文,看看本文没有涉及的文学作品是哪一类? 本课中的《满江红》《声声慢》属诗歌中的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荡寇志》《精忠说岳》《封神榜》《茶花女》等八部书属长篇小说,《聊斋志异》属短篇小说,本课属散文。
因此只有戏剧没有涉及到。 5读书对冰心有什么帮助? 丰富了精神生活;提高了语言修养;懂得了做人处世独立思考的道理;拓展见闻 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福建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她歌颂母爱,童真,自然。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
深受人民的敬仰。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战争,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教学目标:(一)整体感受,理清记叙的顺序,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三)领会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体会。教学重点:理清记叙顺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并简介作者1、导入:诗人徐志摩曾表达过读书后的不可言说的愉悦:“我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
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
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
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2、作者简介二、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整体感知。
1、标序号。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3、 用2-3句话简要概述课文内容。概括模式:课文通过作者回忆 ,从而勉励青少年 概括文章内容学法指导: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1、 默读课文,作者之所以读如此多的书,你们认为最根本。
冰心的《忆读书》课文分析
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
通常在这一类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多是理论性的说教。如:读书会给我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好处等等,让学生读来索然无味,自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
而冰心先生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
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缀缓流进了学生的心中,让他终身难忘。
什么是说课
一、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
说课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表现。说课不仅要说清“怎样教”,而且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
这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增强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师资培训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二、“说课”的基本内容 说课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备课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从而证明自己的备课是有序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
因此,说课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1、说教材(即分析教材) (1)说本课题或本章节内容在整个学段和年级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如:语文出版社的第一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是冰心的《忆读书》,为什么把这篇文章放在开始,作者是有用意的。
因为这篇文章生动地回忆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而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好的阅读方法。所以它在教材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就是在于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开阔视野,丰厚文学素养。
(2)说本节课或章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三点:一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二是教材内容的要求,三是教学对象的实际。
要把这四点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来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另外,教学目标要全面。
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层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根据这三维并重的教学理念,我确定《空城记》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了解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B、学会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2、能力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中外古今的小说佳作。
改写并表演小话剧,培养学生想象和写作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3)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确立和突破的方法。新课标的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确立 重点难点要做到两看:一看教学内容,根据目标确立重点、难点。
二看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立重点、难点一定要分析学生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层次,心理特征、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发展方向等,有针对性的,决不可盲目地求全求高。
《空城计》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扣人心弦的情节,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难点: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以及细节描写。
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表演课本剧。 2、说教法(三部曲) (1)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2)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即录象带、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手段,在说课过程中,可以向大家简明扼要地说清它们使用的目的和作用。
(3)选择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无论是你借鉴的方法还是你正在探索实践的方法,一要介绍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二要介绍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比如:我所采用的五步教学法的理论根据是教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达到像叶圣陶先生讲的那样“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培养者,课堂上教师不是主角,学生是主体,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但无路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的原则。 3、说学法 说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
特别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将成为我们所有教师教学中的“指挥棒”。说学法,要注重对某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说明教师是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4、说程序 即说出教学过程的整体安排。这种安排既体现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又表现为可具体操作的程序:①引进课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看选择的内容能否让学生进入新的课堂情景,二看提出的问题是否服务于课堂重点,能否牵动全体学生的心——②讲授新课(根据学科知识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形成授课的结构思路)——③课堂练习——(根据教材知识点的示例,形成灵活多变的训练)——④内容小结(强化知识重点、概念)——⑤布置作业——⑥板书设计。
我在教学过程的流程是:导语激趣——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归纳小结——达标反馈——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探索的教法是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
一。
先从大的方面着手写说课稿离不开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如四年级的,你首先要认真阅读课程标准,知道课程标准对这一年级段的教学提出怎样的要求,知道这一点有什么好处呢?教学目标可离不开它。其次还需要认真阅读的是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
了解本册课文在整个年级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有哪些要求。对于精读课文的教学有什么要求。
这一点很重要。所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要紧紧地围绕着它。
二。明确知识点所谓知识点就是说在这篇课文当中你重点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
也就是你要定的知识目标。这一点还可以定为教学重点。
就比如《中彩那天》这篇课文,知识点应该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什么父亲中奖时他的神情是严肃的,那是他正处于思想矛盾之中。
他在面临着道德的难题,所以他高兴不起来。为什么要把这个定为知识点呢?那是因为新课标对于中年段的学生提出的习作要求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去描写人物。
有些老师往往会混淆这一点,有可能会把情感目标错当成知识点来讲,比如也可能会认为这一课的知识点在于教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是一笔财富这一道理。其实不是,这只是情感目标,而不是真正的知识点。
那么既然是知识点我们就要把它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去.三。教法要与学法统一起来有些教师在写说课稿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即把教法和学法分开来写,两者走不到一块儿来。
也就是讲一套做一套。比如这篇课文你明明是想通过创设情境法进行讲解,以讲解为主,而你说的学法却是自主学习法。
这就自相矛盾了。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要渗透到整个教学流程当中。
不要让人感觉到你在说一套做一套。总之,写说课稿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精透的过程,要写好它,就必须要先把课文熟个透。
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
一。
先从大的方面着手 写说课稿离不开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如四年级的,你首先要认真阅读课程标准,知道课程标准对这一年级段的教学提出怎样的要求,知道这一点有什么好处呢?教学目标可离不开它。其次还需要认真阅读的是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
了解本册课文在整个年级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有哪些要求。对于精读课文的教学有什么要求。
这一点很重要。所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要紧紧地围绕着它。
二。明确知识点 所谓知识点就是说在这篇课文当中你重点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
也就是你要定的知识目标。这一点还可以定为教学重点。
就比如《中彩那天》这篇课文,知识点应该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什么父亲中奖时他的神情是严肃的,那是他正处于思想矛盾之中。
他在面临着道德的难题,所以他高兴不起来。为什么要把这个定为知识点呢?那是因为新课标对于中年段的学生提出的习作要求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去描写人物。
有些老师往往会混淆这一点,有可能会把情感目标错当成知识点来讲,比如也可能会认为这一课的知识点在于教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是一笔财富这一道理。其实不是,这只是情感目标,而不是真正的知识点。
那么既然是知识点我们就要把它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去. 三。教法要与学法统一起来 有些教师在写说课稿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即把教法和学法分开来写,两者走不到一块儿来。
也就是讲一套做一套。比如这篇课文你明明是想通过创设情境法进行讲解,以讲解为主,而你说的学法却是自主学习法。
这就自相矛盾了。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要渗透到整个教学流程当中。
不要让人感觉到你在说一套做一套。 总之,写说课稿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精透的过程,要写好它,就必须要先把课文熟个透。
存货说课稿范例
和时间赛跑—说课 一、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
讲的是“我”因外祖母的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发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教学这篇课文的目标是: 1、知识和技能:人人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及创编名言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展示积累、收集的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
2、过程与方法:从题入手,抓住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借助多媒体VCD,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从朗读中品味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本篇课文,课题“和时间赛跑”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全文的中心所在,文中的“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一人生启示,也与课题息息相关。所以教学本课时,我采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方式,由课题入用,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辐射全篇,使全篇的教学“形散而神不散”,最后达到披文入理、感悟人生的目的。
三、设计思路 (一)、紧扣课题,启发学生思考。 在预习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时间的认识。
“同学们,你对时间有什么理解?”有的学生说:“时间很宝贵。”有的学生说:“时间过得非常快,一眨眼就过去了。”
还有的学生说:“时间看不到也摸不着。”等等一些既生动又理性的感觉。
通过这种谈话方式,我顺势引出本课的课题:“时间这种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作者林清玄却要与他赛跑,这是怎么回事呢?让学生自读课文,读懂的画一画,不懂的提出来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这种教学设计,由题入手,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也为学生的个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二)、疏理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会提出许多散乱的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整理,关于课文内容,我发现学生基本上是围绕着以下三个问题提出的:(播放VCD)①“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②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结果如何?③通过与时间赛跑,我明白了什么?在教学时,我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紧扣全文。 1、探索中解决问题。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
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以课堂为主阵地,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当时学生提出疑问最多的,最不容易理解体会的就是“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同时这句话也是全文的难点。
教学时,我借助VCD向学生展示上文中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下文中“一天真的过完了,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让他们从读中感悟。
又摄取学生生活中的几个镜头,如:美好的童年、快乐的春游日、热闹的游艺会。然后我问他们:“你们小时候的生活美好吗?你们还可以回到从前吗?”学生回答:“不可以”。
“运动会、春游那么有意思,能无限延长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不可能”。学生通过结合上下文及自己的亲身实践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老师不必费心费力,逐字逐句地分析句子,那只是形式上的理解。 2、实践中感悟真谛。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我们也来和时间赛跑,好吗?”这种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感悟。(播入轻音乐)首先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充分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读一段课文、写几行感受、同桌交流看法等。学生兴趣大增,纷纷做起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来。
短暂的一分钟后,我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在刚才的一分钟内都做了什么?有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说自己一分钟读了260多个字,有的同学高举自己的作品,原来他写了50多个字,但也有的同学愁眉苦脸地说还没想好该做什么。我相机告诉他们如何把握好时间,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与体验,感受很深刻。
同学们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我真高兴,因为我与一位特别的朋友赛跑,我竟跑赢了它。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它就是时间。”
“今天的语文课让我深深明白了,假若我们一直和时间赛跑,我们就能更快、更早地取得成功。”这些感性的东西也从他们小小心中产生。
3、朗读中品味情感。 随着探究问题、理解内容的深入,我始终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个性朗读——发现问题时读,理解内容时读,体会情感时读。
可采用自由读、范读(借助VCD)、指读、评读、齐读等。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中读出了“我”因外祖母去世的哀痛,读出“我”体验时间流逝的哀愁,读出“我”跑在时间前面的喜悦。
通过这。
谁有课文《忆读书》的全部注释!都拿过来啊!还有作者读书的体会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要读有意义的书,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书。
行不?
设计简说
本文编排在语文版课标教材七(上)第二单元。单元说明中明确地指出这是“叙事文”,指出“阅读这些文章,要理清记叙的顺序,提取文章的要点,品味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揭示的意义”。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训练要求,可考虑在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品味语言,表达感受。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尽快抓住阅读要领,带着问题读课文。(这一步通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主要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朗读。要求读准读顺。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
重点词语:悬念 笸箩 酷爱 消遣 津津有味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自已
3、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4、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由“读书好”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
三、提取信息,概括要点
围绕着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请抓住关键词,从中概括第2段至第13段的思想内容要点。(这一步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思想内容要点:⑴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读书能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⑵多读书。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⑶读好书。作者说,她“会挑选、比较”。
四、品味语言,理解句意
1、朗读第1段,思考文中关联词“一……就”的表达效果。
明确:由这个关联词构成的句子,让人感受到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
2、讨论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五、感受读书,总结归纳
1、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2、教师总结归纳: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的多读书是分不开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好”。希望同学们多读书。
附: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能感染人、陶冶人
读书好 能扩大知识面
有助于写作
读书体会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从七岁开始读书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读好书:会挑选、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