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查工作账务底稿范文

巡检年度工作总结怎么写
工作总结很好写的,就是要让你的领导了解你,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写好几点:1、你都做了哪些事,简明扼要2、这些事情中有哪些需要用你个人的技巧去解决,或需要你个人的脑子去解决,让领导看到你是用心用脑在工作,即使没有问题,你也要写出遇到有难度的问题,然后通过你的努力解决了,没有给公司带来负担或者带来哪些效益。3、通过的工作,你对岗位和工作的认识。
4、今后的工作你还要提高哪些能力或者需要再补充哪方面的知识,并已开始着手去做,去学了。5、上司喜欢自动自发的人,而不是推一推动一下的人。
所以,没有分派到你的工作但是你分内的工作,你要先有做的准备。
如何运用财务知识在巡视工作中发现问题
一看利润表,对比今年收入与去年收入的增长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像银广夏事件,利润表上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几百个百分点,这就是不可信的,问题非常明显。那些增长点在50%-100%之间的企业,都要特别关注。
二看企业的坏账准备。有些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但款项收不回来,但它在账面上却不计提或提取不足,这样的收入和利润就是不实的。
三看长期投资是否正常。有些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会有一些其他投资,看这种投资是否与其主营业务相关联,如果不相关联,那么,这种投资的风险就很大。
四看其他应收款是否清晰。有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其他应收款很乱,许多陈年老账都放在里面,有很多是收不回来的。
五看是否有关联交易,尤其注意年中大股东向上市公司借钱,到年底再利用银行借款还钱,从而在年底报表上无法体现大股东借款的做法。
六看现金流量表是否能正常地反映资金的流向,注意今后现金注入和流出的原因和事项。
如何有效开展财务检查工作
财务检查的程序一般包括准备、实施检查和终结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关键在于确定检查工作的项目,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1、拟定财务检查计划财务检查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统一而严密的工作。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保证财务检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以确保检查工作质量,在检查工作开始之前,应当在确定检查对象、明确检查重点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周密细致、切实可行的检查计划。
检查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方法、步骤、日程安排、组织分工、检查纪律和工作要求等。2、熟悉有关财务制度和收集有关财务资料,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各类公共组织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
因此,公共组织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方式都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为了实现政府的意图,搞好国家政权建设,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中,既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又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依法理财。这就决定了公共组织财务检查是一项政策性强,业务技术要求高的工作。
财务检查人员在财务检查工作开始之前,必须要先熟悉有关的财务制度,了解对有关经济业务的处理规定,同时还要搜集被检查单位的有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的核算资料,为检查工作准备充足的、准确可靠的依据。此外,还要准备好各种必要的检查仪器、计量工具,以及记录检查结果所用的表格、单据等,以保证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施检查阶段实施检查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做好查证核实工作,具体包括:1、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进行财务检查,要以公共组织的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核算资料为依据。一方面,要深入检查公共组织的各种会计核算资料所反映的业务是否合法合理,内容是否真实完整,数据是否准确可靠,说明是否清晰全面,有无故意歪曲、涂改、伪造、弄虚作假等情况,证账之间、账账之间,账表之间是否相符,运用科目是否正确。
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实际,对公共组织的设备、材料、物资等实物资产的存放、保管及领用等方面进行检查,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债权债务进行细致的清查、核对,检查各项财产物资帐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随时作好检查记录,以便进一步调查研究。
在检查过程中,不仅要肯定被检查单位的成绩,还要发现被检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明具体事实和原因,确定有关人员的责任。2、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为保证财务检查的严肃性及准确性,在财务检查工作中,除了进行细致的账务检查和实物检查之外,还应当深入公共组织内部各有关部门,接触组织有关领导,联系职工群众,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分清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
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倾听各种不同意见,进一步搜集证据,进行研究分析。必要时还可进行复查。
终结阶段在终结阶段,要做好分析研究工作,切实解决问题,写好检查报告。具体包括:1、写出检查报告,做出检查总结财务检查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做出检查总结,写出检查报告。
在检查报告中,应包括下列一些主要内容:(1)、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做法、成绩和经验;财务检查(2)、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工作的建议;(3)、指出在检查工作中查明的违法、违纪及违反财务制度规定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4)、对被检查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出评价。由于检查总结涉及到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因此,在做出检查总结时,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做出客观公正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既要肯定取得的成绩,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检查报告应及时报送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检查报告要及时认真地审查,对先进经验要积极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要妥善处理。
2、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对于财务检查中查出的差错及发现的问题,要区分不同情况、不同性质,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认真负责地加以改正,并督促和协助有关方面及时地作出善后处理。对于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应认真研究,及时改进工作,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对于违法乱纪问题,应根据问题的性质,按照有关规定移交纪检部门或司法机关进行处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刑事责任,督促财务工作者及领导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
税务稽查底稿怎样填写
税务稽查工作底稿,是指税务稽查人员在税务稽查过程中形成的税务稽查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税务稽查工作底稿应如实反映税务稽查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情况,包括与形成和发表税务稽查意见有关的所有重要事项,以及税务稽查人员的专业判断。
税务稽查工作底稿应当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
税务稽查工作底稿的繁简程度与以下基本因素相关:
(1)税务稽查事项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2)被稽查单位的经营规模及税务稽查事项的复杂程度;
(3)被稽查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4)被稽查单位的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合法、完整;
(5)是否有必要对业务助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特别指导、监督和检查;
(6)税务稽查意见类型。
税务稽查人员编制的税务稽查工作底稿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被稽查单位名称;
(2)税务稽查项目名称;
(3)税务稽查项目时点或期间;
(4)税务稽查过程记录;
(5)税务稽查标识及其说明;
(6)税务稽查结论;
(7)索引号及页次;
(8)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9)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10)其他应说明事项。
税务稽查工作底稿中由被稽查单位、其他第三者提供或代为编制的资料,税务稽
查人员除应注明资料来源外,还应实施必要的税务稽查程序,形成相应的税务稽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