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香菇产业扶贫情况汇报范文

    香菇产业扶贫情况汇报范文

    精准扶贫工作队长第三季度总结

    宣传、服务与管理的重要。

    没有范文。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产业扶贫材料怎样写

    精准扶贫发言材料在全市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 小组会议上的发言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和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我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举措,制定最强有力的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下大力打好这张扶贫“精准牌”。

    ---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按照国家和省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区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最贫困的村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

    全区先后3次组织专门力量对61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村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识别贫困人口1.66万人,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平川区“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村、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区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动态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

    具体采取扶贫项目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捆绑发展、就近务工等扶贫模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

    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按照每村1名包片领导,2名驻村干部的人员配备标准,全区抽调36名干部在贫困村组建12个帮扶工作队,每月至少进村1次,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中心村建设起来,把偏远村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乡村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管“好”扶贫资金,确保精准扶贫“准确滴灌”。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区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重点从4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一是实行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扶贫管项目、财政管资金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按照计划、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和管理方式,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二是实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度,做到 “七个坚持”:坚持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并按规定工作日划转,坚持按批准的扶贫计划拨款,坚持按项目建设进度拨款,坚持按规定的比例拨款,坚持资金拨付逐级审批,坚持以合法票据报账,坚持在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质保金。

    三是实行检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项目完成后由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四是实行公开机制。

    项目资金到位后,扶贫、财政联合发文,将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各乡镇,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开,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同时,在项目实施乡村通过公告公示牌进行公开。

    ---吹“响”攻坚的号角,精准整合资源,打好连片脱贫攻坚战。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各级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东西协作等帮扶模式。

    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以区委区政府为搭建平台主体,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通过“渠道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面资金资源,明确财政专项资金投向,打破行业、部门限制,在各部门专项资金总量原则上不减少的同时,削减专项资金项目数量,放大财政杠杆作用,合理整合财政、农牧、林业、扶贫等涉农资金项目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村倾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扶贫工作总结

    2003年是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以来,扶贫项目落实的开局年,也是全面开展扶贫工作关键性的一年,我乡认真贯彻“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会议精神,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为我乡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萨尔托海乡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乡,目前仍有贫困户491户,共2662人,其中人均67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为164户,808人,人均670元至865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为327户,1854人。由于萨尔托海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耕地少、草场贫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缓慢,2003年人均收入仅达2477元,是青河县最为贫困的一个乡。

    为此我乡紧紧抓住扶贫重点乡的机遇,积极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开创了萨尔托海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一、 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管理。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要加强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农牧业村——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乡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宗教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牧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 为了确保扶贫领导机构切实能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组织实施扶贫工作,我乡还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领导者的行为,如《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督制度》等,还明确规定了各类领导小组、办事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完备的制度管理扶贫工作,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全考虑。

    一是广泛征求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意见,让农牧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二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确定我乡的发展思路为 “发展三项产业、搞好四项建设”,即:全力发展养殖业、积极调整种植业、大力建设林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饲草料地建设,加快牧民定居建设,促成牲畜良种基地建设,并紧密围绕这个思路,确定我乡的扶贫项目;三是与每年的工作计划相结合。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首先把当年的工作重点列入规划之中,如棚圈建设、饲草料地开发等,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四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

    在选定项目时,优先考虑农牧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哈拉乔拉卫生室建设、别斯铁列克村吊桥建设等,都是农牧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乡及时把它列入2004年扶贫项目中,进行申报。通过科学论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建议,我乡正确把握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服务、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的申报,为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责任到人、各司其责,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 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于扶贫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扶贫效果,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真正受益,摆脱贫困。

    2003年我乡共实施扶贫项目3个,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1万元,完成牲畜棚圈建设46座,购买生产母畜1125只,覆盖贫困户115户,贫困人口623人。为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我乡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

    我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我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如在2003年实施的两个进村入户项目《萨尔托海农。

    扶贫工作总结

    2003年是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以来,扶贫项目落实的开局年,也是全面开展扶贫工作关键性的一年,我乡认真贯彻“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会议精神,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为我乡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萨尔托海乡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乡,目前仍有贫困户491户,共2662人,其中人均670元以下的特困人口为164户,808人,人均670元至865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为327户,1854人。由于萨尔托海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耕地少、草场贫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缓慢,2003年人均收入仅达2477元,是青河县最为贫困的一个乡。

    为此我乡紧紧抓住扶贫重点乡的机遇,积极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开创了萨尔托海乡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一、 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各级扶贫组织管理。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要加强领导,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农牧业村——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乡及时成立了乡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宗教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牧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 为了确保扶贫领导机构切实能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组织实施扶贫工作,我乡还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领导者的行为,如《扶贫资金管理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监督制度》等,还明确规定了各类领导小组、办事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完备的制度管理扶贫工作,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明确重点、理清思路,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扶贫项目的确定不但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全考虑。

    一是广泛征求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意见,让农牧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二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确定我乡的发展思路为 “发展三项产业、搞好四项建设”,即:全力发展养殖业、积极调整种植业、大力建设林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饲草料地建设,加快牧民定居建设,促成牲畜良种基地建设,并紧密围绕这个思路,确定我乡的扶贫项目;三是与每年的工作计划相结合。我乡在确定扶贫项目时,首先把当年的工作重点列入规划之中,如棚圈建设、饲草料地开发等,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四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

    在选定项目时,优先考虑农牧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哈拉乔拉卫生室建设、别斯铁列克村吊桥建设等,都是农牧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乡及时把它列入2004年扶贫项目中,进行申报。通过科学论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建议,我乡正确把握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服务、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的申报,为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责任到人、各司其责,狠抓扶贫项目的实施。 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在于扶贫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扶贫效果,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真正受益,摆脱贫困。

    2003年我乡共实施扶贫项目3个,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1万元,完成牲畜棚圈建设46座,购买生产母畜1125只,覆盖贫困户115户,贫困人口623人。为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我乡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

    我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我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如在2003年实施的两个进村入户项目《萨。

    产业扶贫材料怎样写

    精准扶贫发言材料

    在全市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 小组会议上的发言

    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和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我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举措,制定最强有力的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下大力打好这张扶贫“精准牌”。

    ---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区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最贫困的村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全区先后3次组织专门力量对61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村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识别贫困人口1.66万人,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平川区“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村、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区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动态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具体采取扶贫项目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捆绑发展、就近务工等扶贫模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

    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按照每村1名包片领导,2名驻村干部的人员配备标准,全区抽调36名干部在贫困村组建12个帮扶工作队,每月至少进村1次,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中心村建设起来,把偏远村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乡村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管“好”扶贫资金,确保精准扶贫“准确滴灌”。

    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区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重点从4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是实行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扶贫管项目、财政管资金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按照计划、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和管理方式,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二是实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度,做到 “七个坚持”:坚持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并按规定工作日划转,坚持按批准的扶贫计划拨款,坚持按项目建设进度拨款,坚持按规定的比例拨款,坚持资金拨付逐级审批,坚持以合法票据报账,坚持在项目验收合格

    后拨付质保金。三是实行检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完成后由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四是实行公开机制。项目资金到位后,扶贫、财政联合发文,将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各乡镇,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开,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同时,在项目实施乡村通过公告公示牌进行公开。

    ---吹“响”攻坚的号角,精准整合资源,打好连片脱贫攻坚战。

    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各级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东西协作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以区委区政府为搭建平台主体,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通过“渠道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面资金资源,明确财政专项资金投向,打破行业、部门限制,在各部门专项资金总量原则上不减少的同时,削减专项资金项目数量,放大财政杠杆作用,合理整合财政、农牧、林业、扶贫等涉农资金项目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村倾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基本方略,是推动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的重大举措。要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的要求,选准问题、精准发力。

    一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扶持谁”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也是基础性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好。调研中发现,一些乡镇(场)对贫困户、人口数根本没有调查清楚,贫困标准把握不准,家中有轿车、拖拉机的也定为贫困户,乡镇扶贫办只满足于村委上报的数据,稀里糊涂。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遵循标准、逐户核查、公示公告、分级确认、动态调整”的原则,要在去年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建档立卡大回访”活动,切实把“回头看”“挤水分”工作做实做细,确保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进,真正把贫困人口的底数摸清,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搞准,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挂图作战。对弄虚作假、数据信息不实的,将严肃追究所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要建立县、乡、村建档立卡网络信息平台,与自治区、地区扶贫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行精准化动态化管理。

    二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根据上级要求,县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这对我们是压力,更是挑战。有关部门单位要按职履责,做到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优先对接、扶贫措施优先落实。县委农办、扶贫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访惠聚”工作组要坚持所在村不脱贫不脱钩,切实帮助解决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管理等实际困难。要进一步大力拓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扶贫模式。多年来的扶贫实践表明,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土地承包大户、养殖大户、离退休老干部、在外沙雅籍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生力军,积极鼓励并高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可以实现多赢局面。大家要转变扶贫观念,凝聚一个共识:脱贫攻坚是全党的事,全社会的责任,不能把脱贫攻坚只当作是政府的事、干部的事,需要发动我们社会力量、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来做。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优势所在,希望广大社会各界人士继续发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主动融入全县的扶贫脱贫工作机制当中,积极为脱贫攻坚和家乡建设出力,做贡献;要充分发挥金融企业的作用,探索政府与金融企业风险共担参与脱贫的办法,用政府的“小”资金带动金融“活”资金,撬动社会“大”资金,进一步深化定点扶贫,创新参与方式,广泛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三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因贫原因和类型施策,按照“七到村七到户七到人”的要求,制定帮扶措施,一户一策,对症下药。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在“怎么扶”的问题上,我想请大家注意几点。一是脱贫要形成合力,发动县级领导、乡镇领导、“访惠聚”工作组、定点包村联户帮扶牵头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土地承办大户、种养殖大户等社会力量九个层次来对接,攻坚难度要分类,合理均衡配置扶贫资源和力量。脱贫任务最艰巨、难度最大的村由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包联,情况稍好一点的常委包联。同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全部组织起来,集少成多,汇聚到一处形成大力量。二是脱贫工作要跳出以往的老路子,懂得创新思维,选择的脱贫方式一定是能脱贫的方式,不能一味争项目、要资金,对于有条件的贫困户,由政府协调,通过免租费、拉贷款等优惠政策,真正增强贫困户的自生动力,白给钱的事情不要干,逐步将“输血”变为“造血”。

    四要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要建立健全贫困村、贫困户有序退出机制。坚持严格评估,科学设定时间表、合理有序退出,严格脱贫验收办法,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无论是贫困户脱贫还是贫困村摘帽,都要和脱贫攻坚总要求、总任务对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对表,既要积极而为,又不能急躁冒进,每年退出多少要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成熟一个摘帽一个,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对弄虚作假、蒙混过关,以及玩数字游戏、搞数字扶贫的,一经查实,严肃追责。贫困村摘帽后需要培育和巩固自我发展能力,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摘帽不摘政策;对提前完成脱贫任务的乡镇(场)要给予奖励,保证苦干实干先脱贫的不吃亏。对贫困户脱贫后,帮扶措施要再保留一段时间,做到不稳定脱贫不脱钩,确保真脱贫、不返贫。

    求扶贫调查报告400字

    答复:以(精准扶贫)主题为中心思想?①工作提纲,简单阐述扶贫日记工作时间、内容、事例、对象及性质、要求;②工作提纲,精准扶贫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和需要罗列详细事务清单(改进方案);③工作提纲,扶贫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相关问题,予以大家讨论会,以集中分析问题,更要求集中协商处理问题,(事例)予以大家讨论达成共识;④工作提纲,跟进上级领导指示要求,以进行下一步工作目标部署与规划,以回望过去工作总结整体效益、业绩与成果,并作出扶贫工作汇报,以集中讨论精准扶贫过程中突出性问题,以进行大会集中研究和讨论,并作出会议议题的记录,以领导作指挥和评论扶贫工作;⑤个人对扶贫工作的事务纪要,以进行总结分析提论,以针对事务清单(列、项),以进行事务清单评估与考察,并批阅工作事务量的完成进度与工作进度的考核指标;⑥个人修改草稿及扶贫日记详细内容,最后并整理工作内容文案书稿,并装订成册(宗卷文件名称、扶贫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要求)等等。

    谢谢!。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怎么写村集体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XX乡XX村位于XX乡南端10公里处,是贫困村,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44亩,山地8295亩;共10个村民小组,316户、1476人,精准扶贫户75户328人,有正式党员33人(其中女党员3人)。

    该村村民沿绵江河北边山脚下居住,民众勤劳,民风淳朴,邻里和睦。 半年来我以“三严三实”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履行职责,踏实工作,现就工作情况、体会、下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我以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境界,用一、二、三、四的工作法推进各项工作,即:抓住一个主题、狠抓二项产业、推进三大工程、办好四类民生实事。

    (一)抓住一个主题。在市委、市政府和XX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与驻村“连心”干部和乡村干部一道共同抓住“落实四个全面、建设和谐秀美幸福XX”这一主题。

    大力开展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的排查与化解,为村民营造一个和谐秀美幸福的环境。 (二)狠抓二项产业。

    我经过深入调研认为:“群众要想富,只有发展产业才有出路”,在农发办一班人和乡村干部共同努力下,积极理清思路,结合实际,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烟叶、养兔为该村大力推广产业。积极引导群众走产业致富的路子。

    1、发展肉兔养殖。一是与兴国益民兔业专业合作社联系,争取XX村民能加入合作社。

    二是组织有发展肉兔养殖的村民前往宁都、兴国参观学习。三是邀请肉兔养殖专家来XX进行养殖前培训。

    四是帮助村民解决发展肉兔养殖启动资金。通过“合作社 农户”的方式发展肉兔养殖。

    2、推动了烟叶产业的发展壮大。2015年种植烟叶40亩,养兔500余只。

    (三)狠抓三大工程1、狠抓“连心”工程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情。

    认真深入群众走访调查,联系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群众交朋友。 二是深入灾情一线,同甘共苦。

    在5。18特大暴雨洪灾中,积极深入抗洪救灾一线,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抗洪救灾,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使受灾减小到最低程度。

    灾后,联系企业捐资慰问灾民,与受灾群众交心积极应对灾情,采取生产自救,恢复生产。三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心系群众。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认真调查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一户一策。2、狠抓“强基”工程建设,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党组织工作效率。组织村里安装网络,获取发展信息。

    联系企业赞助1。5万余元购置电脑、打印机、安装控调,切实改善了村“两委”的办公条件,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是抓党建基础工作,增强了党组织工作活力。重视“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四议两公开”,“民主评议”等党建基础工作,增强了党组织的工作活力,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很好的体现。

    今年的各项工作在全乡名列前茅,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3、狠抓“模范”工程建设,提高党组织号召力。

    以XX村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对XX村爱老敬老、乐于公益事业、积极参与调解邻里纠纷的好人好事,做到大力宣扬,制作好人榜,向全村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四)办好四种民生实事本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得实惠”的服务宗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切实解决饮水难、灌溉难、用电难、获取信息办公难的问题,据统计今年村里共争取项目资金共计197万元。

    争取扶贫资金50余万元,用于大屋、松山排等小组2000米水渠硬化,及青山背自来水改造;争取农网改造资金80余万元,用于电网改造工程;向上争取农业开发办资金64万元,用于笠婆任、新屋等小组3900米水渠硬化;向企业争资1。5万余元帮助XX村委改善了办公条件。

    二、工作体会1、真心真情对待群众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桥梁。一是要真心地对待群众,不能在群众面前摆架子。

    要真心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积极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所以要怀有爱民之心,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 二是要真情地与群众交往,不能假情假意,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你对待群众真情,群众才会用心对待你,支持你,相信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好。相信党和政府的政策都是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所以在工作中,要争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群众的好朋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 而且还要有耐心。

    农村工作第一村支部书记要在宣传有关政策中、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思想做通,工作做好为止。2、掌握党的相关政策法规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提。

    干农村工作如果不了解国家的农村政策,自然是到处碰壁。 在工作之余,自觉学习国家的有关“三农”的政策、法律法规,如精准扶贫政策、农村医疗保险政策、计生工作条例、村委会组织法以及相关制度等等。

    3、处理好与班子群众的关系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与村干部的关系。

    协调好村委与村支部的关系,搞好团结,不能搞帮派。二是要处理好与村民间的关系。

    多到群众家坐一坐,聊聊家常,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我想这是取得村民信任,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4、为群众办好实事解难事是做好农村工作的途径。

    必须真心。

    2016扶贫工作总结

    2016年**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一、2016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

    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

    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

    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镇委、政府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

    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全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

    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

    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

    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镇地处高寒山区,每年气象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

    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

    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全镇人口22.4%,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4.2%。

    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

    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

    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

    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