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老龄化关爱老年人范文
如何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要作文哦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压力、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报告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该报告提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人口总抚养比将最终超过50%,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期”将于2033年结束;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该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在处理代际关系方面,解决庞大老年人群和劳动年龄人群利益冲突的压力巨大;在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方面,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和老少边穷地区老龄问题的压力巨大.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还必须付出巨大成本来调整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 该报告强调,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要全方位地作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时间十分紧迫. 报告建议,要把老龄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树立老龄意识,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在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切实从老龄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把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列入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之一.。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应对老龄化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法如下:(一)改变传统老龄观:从“健康老龄化”向“积极老龄化”转变“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和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若有较大比例属于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制约或缓解,则其老龄化过程或现象就可能是健康的老龄化或成功的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是我们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基本战略,但它还不是我们的终级目标,如何使老年人群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精神,超越健康老龄化这一较为传统的观念,实现向“积极老龄化”观念的转变。(二)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东方文化和价值观十分推崇家庭养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非常典型地宣扬了养老责任高于个人发展的理念。
多少年来,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唯一的养老模式,在促进代际和谐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尽管这一模式受到了挑战,但我们仍然坚持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此外,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还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使社会化养老成为家庭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培育:第一,积极培育为老年人服务的各种社会组织。这类社会组织在我国还处在一个初步成长阶段,他们的发育需要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促进,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其在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支生力军。
第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多向老龄事业投资,减轻国家公共资金的投入。
发展老年产业,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创新多种服务方式,推进社会化养老。老年产业可以把服务延伸到准老人,在保险、理财、住宅、保健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服务,让准老人做好进入老年期的各种准备。
第三,发挥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优势。我国社会力量养老的一个制度创新是以社区为依托,推行居家养老,这是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举措。
在社区养老能更有效地利用既有资源,老年人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安度晚年。(三)发展老年医学,延长“生活期望寿命” 我国自然人均期望寿命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但老年群体的生活期望寿命在世界上还比较低,即居民的健康生活时间较短。
因疾病、伤残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显著增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负担。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各项医疗费用的进一步增加将给社会经济带来更大负担。
解决医疗负担过重问题是解决一系列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一环。为此,要大力发展老年医学,实现医疗资源的平衡性,特别是要做好老年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为老年人提供适当、及时的初级保健照顾。
这主要包括疾病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医疗管理和后期照顾等环节。发展老年医学是解决老龄化带来医疗费用增加问题的重要途径。
因为越早发现疾病,就越容易治疗。如果保健系统错过了及时诊治老龄病的机会而造成了老龄病的增加与恶化,就会进一步增加社会负担,加大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四)推进老年立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推进我国老龄事业。
我国1996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有关老年工作的法制建设仍滞后于老龄化的发展,在处理很多涉及老年人民事纠纷时缺乏专项法律法规依据。为了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应尽快制定社区服务法、老年人住宅法和老年福利法等。
实践证明,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法规体系,可以更好地调整涉及老年人的法律关系,制裁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促进家庭和睦,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供保障。(五)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合理利用老年人才 适时提高劳动年龄的上限,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供养系数保持在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上,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表明劳动力资源丰富,供养系数低,有利于经济发展;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低会导致劳动力资源减少和供养系数加大而制约经济发展。我国以59 岁为劳动年龄上限,是上世纪50年代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均预期寿命确定的。
5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大大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已延长到70 岁,如果退休年龄仍维持在50 年前的水平,则对于劳动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以及人口老龄化危机的应对都不利。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对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和产业,适当放宽退休年龄。
国家可以通过技能开发和培训学习提高人们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能力,延缓退休年龄,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各地可以建立老年人才库,合理利用老年人才,使一部分力所能及的老人,例如教师、医生、律师、科技人员等重返职场,或者投入社区,加入到为老年人服务的行列,缓解我国社会保障所面临的口老龄化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如何应对?100字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法如下:(一)改变传统老龄观:从“健康老龄化”向“积极老龄化”转变“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和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若有较大比例属于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制约或缓解,则其老龄化过程或现象就可能是健康的老龄化或成功的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是我们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基本战略,但它还不是我们的终级目标,如何使老年人群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精神,超越健康老龄化这一较为传统的观念,实现向“积极老龄化”观念的转变。(二)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化养老模式东方文化和价值观十分推崇家庭养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非常典型地宣扬了养老责任高于个人发展的理念。
多少年来,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唯一的养老模式,在促进代际和谐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尽管这一模式受到了挑战,但我们仍然坚持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此外,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还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使社会化养老成为家庭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培育:第一,积极培育为老年人服务的各种社会组织。这类社会组织在我国还处在一个初步成长阶段,他们的发育需要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促进,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其在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支生力军。
第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多向老龄事业投资,减轻国家公共资金的投入。
发展老年产业,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创新多种服务方式,推进社会化养老。老年产业可以把服务延伸到准老人,在保险、理财、住宅、保健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服务,让准老人做好进入老年期的各种准备。
第三,发挥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优势。我国社会力量养老的一个制度创新是以社区为依托,推行居家养老,这是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举措。
在社区养老能更有效地利用既有资源,老年人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安度晚年。
请大家帮帮忙,帮我找一篇关于《应对社会老龄化》的论文,谢谢大
朱尧耿 王欢: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口老龄化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未富”的背景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
198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 “五普”结果表明,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①。
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 据有关专家预测(中方案),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亿以上,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②。
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口中的高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预计到2040年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0.56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农村地区的平均生育水平高于城市,但是,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当前农村老龄化比重为7.35%,城镇为6.30%③,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地区更为严重。
我国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趋势也十分引人注目。目前,我国高龄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780万④。
中国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人口过多和人口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的结果。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们目前人均GNP不足1000美元。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具有突发性,超前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这必将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目前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育率已经达到更替水平以下。
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二、老龄人口生活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城市老人希望由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收养的愿望日趋强烈,但当前福利机构的数量仍难以满足老人的需要。
据民政部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⑤:我国目前有国家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2816家,床位数22万张,收养了17万多人;有集体举办的福利机构3700家,床位数87万多张,收养了66万多人。两者合计共有公办福利机构4万多家,床位数109万多张,收养了83万多人。
这与我国数以亿计的福利服务对象(老年人口1.3亿多,还有数百万的孤残儿童和“三无”残疾人)相比,集中收养的床位数只占0.7%多一点,而集中收养的人数则不足0.6%,与发达国家一般集中收养人数占5-7%的比例相差甚远。 (二)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老年人口同非老年人口相比,在生理上会出现一些与年龄相关的特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机能日趋衰退,抵抗能力不断降低,健康状况下降。
据国家卫生部门1994年统计,“我国城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60.2%,城市总人口患病率为23.7%,老年人口患病率高出总人口的1.54倍。农村老年人患病率22.6%,农村总人口患病率7.4%,老年人比总人口患病率高出2.1倍。
⑥” 这些都表明,一个社会的老年人越多,其患病的可能性及由此产生的医疗服务需求将越大。特别是在农村,老年人口享有公费医疗的比例相当低,我国庞大的农村老年人群将对相对匮乏的农村卫生资源产生巨大压力。
(三)老年人生存环境亟待改善。对大多数的老人而言,现在正是他们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然而对无法安度晚年的老人来说,老年阶段却是他们人生最后的苦难期。
部分老年人面临着四种侵害:一是身体侵害。部分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并且得不到子女的照顾,生活十分艰难。
有时发生以暴力打骂老人,遗弃老人,更有甚至杀害老人。 二是精神侵害。
社会上一些年轻人对老年人不礼让、不尊重,甚至欺侮,造成对老人的精神损害。 三是社会侵害。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们的分辨能力也在下降,一些社会上的人就对他们擅加欺骗,卖低劣产品给老人,在法律、民事上蒙骗老人。 四是物质侵害。
子女和亲属强占住房、争夺财产事例在各地多有发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低保的实施,物质侵害老人问题中有所缓解,但仍不容忽视。
(四)养老基金严重不足。由于退休人员增加和待遇水平提高等原因,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每年不断增加,致使部分地区当期收支缺口逐年扩大。
2000年,全国只有3790.7万人领取了离退休金,2001年只有3381万人领取了养老保险金⑦。 目前养老金当期收支的缺口,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但有关专家指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继续攀升,养老保险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要继续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仅仅依靠基金征缴和财政补助不够,必须进一步拓展养老基金的筹措渠道。
(五)我国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一是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劳动人口的负担。 二是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必将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是人口老龄化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量增加,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 四是人口老龄化要。
解决人口老龄化
1、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 实现老年人与其他人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
3、 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 老年福利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 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4、 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6章50条
5、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 家庭保障安全网 社区养老服务安全网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网 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养老机制
6、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
由于扶养老年人与扶养少年人所需社会资源不同,负担也大不相同。各国研究结果都得到相类似的结论:抚养一位老人的平均费用与儿童的费用大体上为2∶1—3∶1。尽管中国儿童人口比例的下降抵消了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扶养人口总比例增加不多,但社会费用的支出仍将稳定地增长。医疗费用及退休金是社会对老年人主要的支出项目。在西欧的一些国家中,由于实行高所得税、高社会福利的政策,社会保障费用已接近国民收入的1/3。美国某些年的养老金开支超过国防费用,成为主要的财政支出项目。我国1978年离退休职工支出为17.3亿元,1990年上升到388.9亿元,2003年已达到4088.6亿元;医疗费用从1990年的76.2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71.3亿元。我国上世纪90年代社会保障费用也曾高达GDP的13%,近年稳定在5%左右。
老年人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老年人自杀率居高不下,各种类型精神疾病困扰着广大的老年人群,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家庭联系松散,丧偶以后独居的老人尤其感到孤立无助。我国则强调尊老爱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家庭和社区组织等部门在关爱老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老年人需要充实的物质生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人的收入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调查,2000年城市老年人平均收入比1992年提高3.1倍,同期农村老人收入增长1.7倍。我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显示,城市75.6%和农村55.6%的老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有保障。在农村,86.1%的老年人认为比起过去在生产队里的老人,自己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也有70.3%的老人认为自己比过去离退休职工“经济上更加有保障”。城市中的老人家庭现代生活设施从1992年的4种增加到2000年的8种,50%的城市老人有独立的煤气、电话、电冰箱和室内厕所设施,户均住房面积达到70多平方米。农村老人50%有两种现代化家庭设施,户均住房面积达到80多平方米。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老年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其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还很小,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他们的家庭财产也明显少于青壮年。国家统计局2002年对4000户城市居民调查显示,60—70岁老年户家庭财产平均为16.2万元,70岁以上者15.7万元,比35—40岁青壮年户家庭财产少43%。
你认为应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难题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本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
但是老龄化问题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处理的好,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处理不好,则可能成为制约因素。根据我国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结合老龄工作的实际,特提出21世纪前十五年的国家老龄工作宏观政策措施建议。
1、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我们提出 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
具体建议是: 第一,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我国人口 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第二,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十五" 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我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
第三,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本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2、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 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
具体建议是: 第一,居家养老环境。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
第二,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第三,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
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第四,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3、 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 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老龄产业,一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具体建议是: 第一,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
国家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经济管理部门应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为老服务产业发展。
第二,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要逐步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在财政给予必要资助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
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在税费征收政策上,考虑扶持为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4、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应是下个世纪老龄工作重要内容。具体建议是: 第一,加大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法律部门要坚决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合理调整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第二,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
作文让我们关爱老人让让坐45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人口的老龄化加剧,那些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需要社会的关爱、子女的照顾。使他们在物质上有所满足,精神上得以慰藉,享受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正如有首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如果人人都关爱老人,这个社会将会变得多么和谐美好啊!
我的奶奶是一个慈祥的老人。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稍矮的鼻梁下嵌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嘴角微微上扬,一看就知道是个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热心老人。
在一个阴雨天的清晨,身体一向硬朗的奶奶因为忙碌和伤风着凉病倒了,她从菜市场买了菜回来就蒙头去睡,一直到我爸爸接我放学回到家。这可急坏了爸爸,他又是为自己的粗心愧疚,又是为奶奶倒水、喂药,盖好被子。我见了,也上前帮忙,安慰卧病在床的奶奶,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慢慢地,奶奶脸上露着一些笑容,安祥地进入了梦乡。看到这个情景,爸爸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才急忙到厨房为我和奶奶煮午餐。
突然,奶奶断断续续地叫道“桶……桶……垃圾桶……”原来奶奶从睡梦中惊醒,在不停地作呕吐状,我心领神会,一边心急如焚地拿来垃圾桶,一边焦急地叫着爸爸,爸爸听见了,三步并作两步,从厨房急冲冲地赶来。只见奶奶面如土色,干呕不止,爸爸见了,连忙轻拍着奶奶的背,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终于,奶奶不再呕吐,可身体还是很虚弱,爸爸不放心,送我上学后,就请假回家,无微不至地照顾奶奶:有时为奶奶端来热水;有时和奶奶叨叨家常;还有的时候为奶奶削水果解渴。母子俩其乐融融。奶奶的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仿佛在说:“有儿如此,我已知足。”
在爸爸的细心照顾下,奶奶的病好了。几天后,房前屋后,又见奶奶忙进忙出的身影,听着奶奶洪亮的声音,吃着奶奶煮得香气扑鼻的饭菜。看见奶奶又生龙活虎起来,爸爸和我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没有奶奶就没有爸爸,没有爸爸就没有我,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关爱老人的民族是个没有可积淀的民族,一个不关爱老人的国家是个没有可传承的国家。老人不是累赘,更不是一个沉甸甸的负担,而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我们一起关爱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