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十二五规划范文
有关十二五规划的论文1500字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这是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判断。“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
这一切,必将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五中全会已把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写入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把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作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重要内容。
专管全国人才工作的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也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指出,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各个方面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跟上毕业生将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成分的现实,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社会就业主要矛盾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
二是在政府促进就业政策安排上存在缺位。例如,在中央政府每年投入的上百亿元就业工作经费中,长期没有安排用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专项经费;出台的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政策与再就业的创业优惠基本相似,不能满足和适应毕业生创业的需要等。
三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阶段性滞后与毕业生高速增长的阶段性不匹配,以及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变革的滞后,增加了就业岗位与毕业生需求之间的错位。四是劳动力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和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到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就业。
五是教育费用分担机制设计上存在缺失,政府对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例如,高职、二级学院的高收费与学生毕业后低回报的矛盾,违背了高投入、高回报的普遍认知和经济规律,造成就业欲望与社会岗位需求的错位,促使有业不就状况的增加。
面对这些问题,首先,社会各个方面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的认识,增强对就业形势变化的心理承受的准备,形成良好的社会主流舆论环境。政府要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重要目标,加快社会、经济转型改革的步伐,完善促进创业的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其次,坚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方向,完善和发挥政府主导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环境和效益;完善国家的公共事业财政政策,调整教育费用分担比例;调整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重心,建立适应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主要竞争者的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服务的组织构架;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方面要有保障和倾斜性的安排。第三,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规范就业,防范毕业生大量出现体制外就业。
制定促进各种所有制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相应优惠政策;加强劳动执法,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在体制内就业。如果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在体制外就业,失去了社会保障,很容易成为边缘人群,必然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
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寻求四个突破: 第一,大学生就业应在就业观念上求突破。一是大学毕业生要明确就业的目的。
二是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就业环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
考研的学生也要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不要轻易错过难得的就业机会。 第二,大学生就业应在技能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上求突破。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 “预备就业”机制。 “预备就业”是大学生在 “学校待业”与正式 “上岗就业”之间,学生根据企业工种需求再学另一种职业技能的过渡阶段。
在校学习有余力的大学生,也应多学一门应用技能,以增加就业机会。二是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实施和完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书”制度。
第三,大学生就业应在打工型向创业致富型就业方式转变中求突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创业培训,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由 “找饭碗”向“造饭碗”模式转变,以创业促就业,通过成功创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掀起创业致富的热潮。
第四,大学生就业应在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上求突破。一是高校应建立人才库,对最优秀的人才向企业等用人单位输送,进行重点培养。
二是企业和学校实行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和造就适用人才。三是利用并进一步完善现有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更多的大学生。
四是通过与更多的国家的合作,拓宽大学生出国深造和工作的渠道,让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全球范围内择业。
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一、 前言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
简单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终生的工作经历。一般可以认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任职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终止于退休。
我们选择什么职业作为我们的工作,这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未来的衣食住用行等各种需要,包括许多年轻人梦想的出国旅游、买楼、买车,几乎都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来满足;想想看,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能赚到薪水,其他的一无所获,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该慎重的对待。
中国的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二、自我分析1. 性格特征本人为人诚恳、乐观向上、热爱运动、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事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毅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 兴趣爱好平时喜欢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还喜欢听音乐、唱歌、上网、聊天、打乒乓求、打篮球、踢足球。3. 个人缺点本人对一些事缺乏勇气跟信心,面对一般的场面比较胆怯,不善于与人沟通;喜欢睡懒觉,容易忘事。
4. 个人价值观我认为个人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的创造个人幸福,面对困难要不折不挠、坚持不懈,要有“努力了就不后悔”的积极态度;遇到机遇要果断的抓住、穷追不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个人价值。三、职业分析1. 家庭环境分析父母均为农民,收入一般,不过生活安定,家庭成员比较多,父母的人际关系不广,不能为我提供就业岗位;所以一切需要我自己努力去争取。
有句话说的好“人穷志不短”我定会为自己的事业而不懈努力。2. 学校环境分析目前就读于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资金充足、硬件设备齐全、教师教学质量较高的高职院校。
拥有足够多的飞机供给学生练习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不过学校缺少女生,这是个比较让人失望的问题。
3.社会环境分析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尽管面临金融危机,但经济仍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担当重要角色。自改革开放后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
同时中国民航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家将在“十二五”中会进一步加大对民航业的投资,为民航强国的发展做出努力。四、职业规划实施计划大学期间职业规划2009—2012大一期间努力学习本学科知识,努力争取奖学金;大二期间完成计算机二级考试以及英语四级考试,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且争取选为班干部,同时也要了解一下就业相关信息;大三期间继续努力,制作个人简历,并且找到自己的工作。
毕业后五年左右职业规划 2012—2017进入单位后,努力虚心的跟师傅学习各种操作技能,同时要对英语的提高做出相应的努力。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把“基础执照”搞定。
在工作中正确确定自己的目标,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工作十五左右职业规划 2017—2027事业方面:踏踏实实的工作,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努力成为该行业的工程师。
家庭方面:拥有完满的家庭,在家是个负责、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五、评估调整1. 评估的内容职业目标评估:如果毕业后第一年找到的工作与我所学的专业不太相符,或是管理理念与我自身的理念不相适应,那么我会重新选择公司;职业路径评估:在大学阶段时,如果我发现我并不适合从事会计类工作,我会改变学习方向,重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在工作后,当我发现工作吃力时,我便会考虑报考公务员。
2. 评估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我定期一年评估规划,并在年头制定该年的具体计划,并做好总结工作,积极修正和核查策略和计划,保证目标有效实施。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酌情缩短规划周期,做到事事有计划。
六、结语确定自己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尽管路会很漫长,过程也会很曲折,但是我一定会拿出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所有的困难和挫折。其实职业生涯就是一场有目的的人生旅行,为我们提供机会认识自我,严格要求自我,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专业人才。
只要坚定自己的脚步,持续不断的努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我相信,成功就在我的眼前!。
求一篇论文关于十二五规划与大学生就业1000字左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行情危险!散户应该尽快离场? 哪些股票值得满仓买入? 某些股很可能还要涨50%! 机构资金目前已发生大变化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结合“十二五”规划谈谈大学生成长和就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百度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各个方面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跟上毕业生将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成分的现实,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社会就业主要矛盾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
二是在政府促进就业政策安排上存在缺位。例如,在中央政府每年投入的上百亿元就业工作经费中,长期没有安排用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专项经费;出台的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政策与再就业的创业优惠基本相似,不能满足和适应毕业生创业的需要等。
三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阶段性滞后与毕业生高速增长的阶段性不匹配,以及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变革的滞后,增加了就业岗位与毕业生需求之间的错位。四是劳动力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和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到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就业。
五是教育费用分担机制设计上存在缺失,政府对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例如,高职、二级学院的高收费与学生毕业后低回报的矛盾,违背了高投入、高回报的普遍认知和经济规律,造成就业欲望与社会岗位需求的错位,促使有业不就状况的增加。
面对这些问题,首先,社会各个方面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的认识,增强对就业形势变化的心理承受的准备,形成良好的社会主流舆论环境。政府要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重要目标,加快社会、经济转型改革的步伐,完善促进创业的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其次,坚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方向,完善和发挥政府主导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环境和效益;完善国家的公共事业财政政策,调整教育费用分担比例;调整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重心,建立适应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主要竞争者的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服务的组织构架;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方面要有保障和倾斜性的安排。第三,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规范就业,防范毕业生大量出现体制外就业。
制定促进各种所有制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相应优惠政策;加强劳动执法,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在体制内就业。如果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在体制外就业,失去了社会保障,很容易成为边缘人群,必然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
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寻求四个突破: 第一,大学生就业应在就业观念上求突破。一是大学毕业生要明确就业的目的。
二是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就业环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
考研的学生也要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不要轻易错过难得的就业机会。 第二,大学生就业应在技能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上求突破。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 “预备就业”机制。 “预备就业”是大学生在 “学校待业”与正式 “上岗就业”之间,学生根据企业工种需求再学另一种职业技能的过渡阶段。
在校学习有余力的大学生,也应多学一门应用技能,以增加就业机会。二是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实施和完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书”制度。
第三,大学生就业应在打工型向创业致富型就业方式转变中求突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创业培训,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由 “找饭碗”向“造饭碗”模式转变,以创业促就业,通过成功创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掀起创业致富的热潮。
第四,大学生就业应在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上求突破。一是高校应建立人才库,对最优秀的人才向企业等用人单位输送,进行重点培养。
二是企业和学校实行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和造就适用人才。三是利用并进一步完善现有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更多的大学生。
四是通过与更多的国家的合作,拓宽大学生出国深造和工作的渠道,让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全球范围内择业。
结合“十二五”规划谈谈大学生成长和就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各个方面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跟上毕业生将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成分的现实,缺乏对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社会就业主要矛盾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二是在政府促进就业政策安排上存在缺位。例如,在中央政府每年投入的上百亿元就业工作经费中,长期没有安排用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专项经费;出台的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政策与再就业的创业优惠基本相似,不能满足和适应毕业生创业的需要等。三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阶段性滞后与毕业生高速增长的阶段性不匹配,以及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变革的滞后,增加了就业岗位与毕业生需求之间的错位。四是劳动力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和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到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就业。五是教育费用分担机制设计上存在缺失,政府对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例如,高职、二级学院的高收费与学生毕业后低回报的矛盾,违背了高投入、高回报的普遍认知和经济规律,造成就业欲望与社会岗位需求的错位,促使有业不就状况的增加。
面对这些问题,首先,社会各个方面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即将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的认识,增强对就业形势变化的心理承受的准备,形成良好的社会主流舆论环境。政府要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重要目标,加快社会、经济转型改革的步伐,完善促进创业的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坚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的方向,完善和发挥政府主导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环境和效益;完善国家的公共事业财政政策,调整教育费用分担比例;调整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重心,建立适应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主要竞争者的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服务的组织构架;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方面要有保障和倾斜性的安排。第三,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规范就业,防范毕业生大量出现体制外就业。制定促进各种所有制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相应优惠政策;加强劳动执法,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在体制内就业。如果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在体制外就业,失去了社会保障,很容易成为边缘人群,必然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
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寻求四个突破:
第一,大学生就业应在就业观念上求突破。一是大学毕业生要明确就业的目的。二是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就业环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考研的学生也要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不要轻易错过难得的就业机会。
第二,大学生就业应在技能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上求突破。一是要建立完善的 “预备就业”机制。 “预备就业”是大学生在 “学校待业”与正式 “上岗就业”之间,学生根据企业工种需求再学另一种职业技能的过渡阶段。在校学习有余力的大学生,也应多学一门应用技能,以增加就业机会。二是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实施和完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书”制度。
第三,大学生就业应在打工型向创业致富型就业方式转变中求突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创业培训,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由 “找饭碗”向“造饭碗”模式转变,以创业促就业,通过成功创业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掀起创业致富的热潮。
第四,大学生就业应在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上求突破。一是高校应建立人才库,对最优秀的人才向企业等用人单位输送,进行重点培养。二是企业和学校实行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和造就适用人才。三是利用并进一步完善现有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四是通过与更多的国家的合作,拓宽大学生出国深造和工作的渠道,让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全球范围内择业
十二五规划与大学生就业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全会公报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十二五规划与大学生就业展望,急求论文
随着2010年的即将结束,十一五也将要走入历史。
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五年中,我们取得了那些成就,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挑战,出现了哪些不足,这些答案随着十一五计划的结束也渐渐浮出水面。
首先,十一五规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总的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 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期间平均快速增长1.6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
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这是中国经济走过波澜壮阔的五年交出的成绩单,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交出的考试卷。
二、 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作为一个大国,就它的发展成就来说,老百姓能得到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那究竟老百姓得到了什么实惠?其实通过我国近几年关于民生问题相关政策地陆续出台,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党和国家是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如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障支出、教育支出,还有医疗卫生支出等,我国是连年加大预算安排。据数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0年,社会保障支出从2010亿元增长到3185亿元、教育支出从536亿元增长到2159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138亿元增长到1389亿元。
大家知道,在这及年里,我们既要抵御外来的金融风暴,又要大力的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特别是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一度困难,但民生投入不减反增,我国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增长了31.7%。从这连年实现跳跃式增长的数据不难看出,我们的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拳拳爱民之心。
三、经受住各种严峻复杂的挑战和考验。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灾难与困难的洗礼并顽强的战胜了他们。
如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我们在抵抗危机的同时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其次,我国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式正发生着着深刻变化。
全球经济在经济危机过后将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时期,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率都将降低一到两个百分点。而这种态势可能将在整个十二五过程中持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也面临着人口、就业、以及经济方式转变等严峻的问题。这些国内外的严峻形势都将是整个十二五时期所面临的巨大考验。
但放眼世界,整个国际大环境总体上是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成长,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世界正迈向经济一体化发展,在这个特殊的阶段,爆发战争是违背各国利益的。所以在各国利益多重化的特殊时期,大国间的战争是不可能的。
这就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 立足国内,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事实证明,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是适应国内环境的。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与市场资源优化的提高,面临国内如此巨大的市场和资源,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国的经济增长神话将会继续谱写下去。
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坚持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在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完成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
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取得社会经济建设的明显进步。为此我们需要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第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五,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七,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九,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最后,我国十二五规划较十一五及以往具有其独特的亮点和新意。
首先,规划建议的方向性更加清晰。是目标任务更加明了化,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 二,“科学发展”首次以主题形式纳入中国新五年规划。
科学发展观是本次十二五规划的一大亮点,为本次五年计划提供了指导思想,使发展更加明朗化理论化。将十二五规划与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更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宗旨。
三,更加突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方式的调整在本次十二五规划中式一个重。
"十二五"规划期间,你有着怎样的就业理念?又有着怎样的就业规划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刚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如今,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化脱节的问题。 “城市发展要一步一步来,此次《建议》提出的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主要针对的是我国的二三线城市。”
目前,大量的中小城市存在着人口密度不足的问题,而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的角度出发,这一现状亟须改变。 推进物联网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围绕物联网的技术、标准、应用示范等内容做相关的推进工作。报告建议,为推进中国物联网健康发展,在发展策略层面,国家应统筹规划,加快构建产业链。
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快融合,重点加强芯片设计制造、设备制造、运营、解决方案、系统集成等环节的产业链构建、整合和优化,尽快形成完整、贯通的产业链。相关省、市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差异化优势,有所侧重地发展物联网产业,并与本地原有的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产业的协同放大效应。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就提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关于“十二五”期间中国水电的布局,曾参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王民浩透露,“十二五”期间新开工水电将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预计建设投产的都是装机容量较大的水电项目;从我国常规水电发展布局来看,我国水电投产规模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澜沧江和黄河上游,其他中型水电和小水电分布较为分散。
由于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如金沙江的溪洛渡、向家坝等“十二五”期间投产的水电项目基本上都已经开工建设,按照估计,均可以在“十二五”期间顺利投产。
十二五规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将在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更为凸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到2015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9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3年,绍兴市今年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为 人。
未来几年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基本达到普及,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就业问题的主体,亦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的社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原因 第一,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将对技术型人才和应用性人才需求保持长期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些基层基础性岗位正是毕业生快速入门的基石。部分低层次、劳动密集性、资源消耗性的产业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已经无法继续发展下去,很多企业有意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产品、技术升级,这就造成对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旺盛需求。
而多年来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受计划经济和扩招的影响,基本没有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样导致培养的大学生无法就业。 第二,政府的创业环境与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十七大提出来要用创业带就业,鼓励大学生创业。而目前我国的创业环境,包括各种制度性条件、创业的门槛、创业的金融条件以及其他方面的条件,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的改善,但还不能适应于大学毕业生创业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另外,我国的户籍制度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大学生对城市的依恋,千方百计地希望在城市找到一个能拿到户口的工作机会。因此,只有改变户籍制度,才能有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缓解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
第三,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失灵。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学科配置和招生的专业结构直接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产品,与大学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积累等结构性问题直接有关。
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应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环境变化了,学校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培养方案。
而大学的扩招,导致大多数高校重视外延的扩张而忽略了内涵的提升,忽略了变化环境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失灵,学生无法就业。
第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问题。长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比较狭隘,希望留在城市实现公务员等岗位的就业,而愿意参与基层建设、西部开发、落后地区的发展的大学生不多。
而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选择的转变至关重要。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转型升级,毕业生就业也同样要转型调整,应尽快转变成为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找到自己的位置,赢得未来的发展。
二、多管齐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 根据上述原因,我们认为,只有进行各个方面配套的综合改革系统工程,大学生就业难才能解决。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三大方面的建议: (一)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改善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 尽管《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实施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但是,作为帮扶一个就业弱势群体,政府应继续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首先,改善户籍制度。
建立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以及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 其次,出台大学生创业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逐步形成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
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政府可以通过大学生创业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如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帮助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个体经营收费减免等相关扶持政策,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资金困难,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条件。
另一方面,完善大学生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的服务体系,在大学生创业中提供相应的政府服务意识。 第三,鼓励大学生去农村和西部创业。
继续完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做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实施和服务期满学生的服务工作。除了吸纳大学生村官外,地方政府能否采取一些特殊政策比如土地或其他农村资源方面的支持来吸引大学生去农村创业,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第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政府要建立长期促进毕业生就业专项服务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通过实地帮教、宣传引导等方法,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同时,对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就业进行重点帮助,对暂时失业的毕业生免费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卡》,享受的免费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需求信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 (二)发挥政府的服务和桥梁作用,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解决就业问题 首先,政府主管人事部门应为。
以“论十二五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对策”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
第一,发展低碳经济会影响某些传统行业的规模扩张,进而影响这些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到,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将会是某些国家部门的工作重点,很多小规模的煤厂、电厂、水泥厂、造纸厂等将会被关停。
这将加重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这也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与此相关的内容是,“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在过去的2010年中,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型行业的影响已经凸显出来,服装、玩具、机电类产品的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
如果资本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完全放开的话,人民币将会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这是大学生就业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
第三,金融部门的对外开放可能会压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
众所周知,金融部门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阵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从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影响。
首先,外资金融部门的进入会挤占国内金融部门的市场份额,从而缩减国内金融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数量。其次,外资金融部门的经营效率较高,它们进入国内市场会迫使国内金融部门提高效率、裁减冗员,这也会影响大学毕业生在金融部门的就业。
从总体形势来看,笔者认为,“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从专业结构来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民法及跟节能环保、新能源相关的专业面临的机遇较多;金融、外语及跟传统制造业相关的专业面临的挑战较多。